宋璟
【摘 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優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意义、要求和方略来学习了解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关键词】十九大;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
现代化是反映人类社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程度的综合指标,是时代特征鲜明的动态历史进程,是过程和目标相统一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经济体系是指一群经济个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关系,个体间的通货可以互相兑换,任一个体的变动都会对总体造成影响。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技术进步的经济体系,是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体系。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现代化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和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动力体系、产业体系、技术体系、体制机制和调控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根据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而建立的,具有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加平衡、更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二、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目标的要求
1953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文件上批示:中国“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遵照毛主席的指示,三届人大的政治工作报告曾经提出,从第3个五年计划(1966)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事实是上,1974年前,我们提前五年多完成了第一步;1975年之后,就进入了第二步,即开始进入四个现代化建设。
1979年12月,邓小平描述“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世纪末“翻两番”目标,达到“小康水平”。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们要在九十年代,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之,我们要实现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建设的目标要求来建立的,有什么样的目标要求,就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系。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满足人们的需要;要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就要建立符合这一要求的经济体系。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的制度 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八大到十九大,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未能及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题,结果就会引起各种矛盾丛生,国家动荡,历史倒退。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要求的主动选择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跨越由“量”到“质”关口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基础。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2010年后,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84%。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国际规则的参与者、制定者。目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破解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遭遇的各种棘手问题、突发问题增多。随着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的要求。我国必须建立开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合作、互利、共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经济基础。
三、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现实经济体系为基础,按照新时代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来建立的,是一个目标体系。它的基本要求包括:
(一)“一个理念”: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的,与西方国家所走的大量破坏资源环境、殖民掠夺、贫富悬殊等为特征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中国所要实现的现代化不仅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而且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和价值取向、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新型现代化,是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是坚持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融为一体的现代化。这样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二)“两个优先”: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要求就是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产能过剩、产品库存,杠杆增加、风险加大、效益低下、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
(三)“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涉及方方面面,必须抓住主线,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主要工业品生产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但质量效益不高、增长动能转弱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导致经济增速持续走低,产能过剩、房地产库存、杠杆率过高问题凸显,积累了金融和债务风险。并且我国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所以,必须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紧紧扭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松劲,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配套性,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四)“三大变革”: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
当产品和服务“有没有”不再是问题时,“好不好”就成了关键;效率是经济永恒的主题,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经济亟待效率变革;动力转换能否无缝衔接、持续到位,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成效。通过“三大变革”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
(五)“四个协同”: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经济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着力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是最为重要的“四大支柱”。实体经济是“肌体”,是我国经济的主体,也是产业体系的根本。我们要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筋骨”,我们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升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现代金融是“血液”,我们要把金融“活水”合理引向实体经济。人力资源是“基因”,我们要大力培育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多层次人才。首先,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任务,必须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独特作用,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持续驱动力;必须以现代金融为保障,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绿色金融、风险投资、并购投资、保险等金融工具的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便捷、功能多样、成本合理的融资服务,强化金融的实体经济输血功能;必须以人力资源培育为支撑,为各行各业转型升级提供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各类实用型人才,以人力资本提升弥补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的不足。其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任何一方面出现短板,都会拖其他领域发展的后腿,从而影响整个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水平。因此,必须注重实体经济、科技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效应。
(六)“三有体制”: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必须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市场机制有效,就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并最终实现要素配置的优化。微观主体有活力,就是要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好企业经营决策自主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励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宏观调控有度,就是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提高政策效率。实施宏观调控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好“两只手”的作用,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目的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束缚微观主体活力的障碍,从体制和机制上保障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四、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六大方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领域广、影响范围大、涉及政策法律和体制机制的完善配套,也需要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第一,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作为重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供需动态平衡,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第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我们要时刻站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最前沿,捕捉新趋势新要求,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创造出新业态和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动能。第三,优化存量资源供给。虽然我国为制造业大国,但生产的产品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中的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所以我们必须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第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由于一段时间过度投资等原因,造成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超出了社会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去产能,并将范围扩大到更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平衡上取得更大进展。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把科技实力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到2035年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部署,是党中央在2006年提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面对世界变革的时与势,党的十九大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部署,为把我国建成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第一,基础研究“强起来”。基础研究是源头,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第二,创新体系“建起来”。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支撑、良性互动,构建高效完善的协同创新格局。第三,体制改革“活起来”。只有将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引领科技领域相关体制机制深刻变革,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现代农业快推进。 我们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第二,农村改革要深入。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调动农村积极性,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激发乡村活力。第三,人才队伍须建强。我们要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发展,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一线工作。同时,加强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和使用工作,加大新型农民的培训力度,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给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的根本之策。第一,区域协同。我们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部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化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第二,重点辐射。我们要重点优化提升城市群内部分工和功能整合,发挥其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上的引领作用,带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第三,陆海统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要坚定走向海洋,依海富国、以海强国,走出一条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蓝色发展之路。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既是全面完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能否顺利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抓住、进一步厘清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强化有效制度供给,提高制度供给质量,更有效地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第一,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4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各国共商合作发展大计奠定了基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始终遵循工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五通“交流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第二,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货物出口规模全球领先,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亦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变化中,要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成长,鼓励更多优势服务出口,促进服务贸易创新發展,支持创新型、创业型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激发外贸增长的新动力,实现外贸发展由大到强。第三,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较快发展,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我们要积极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建设、运营一体化,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第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过去我们的开放主要基于沿海地区,面向海洋、面向发达国家,今后这个方向的工作还要继续做。同时要更多地考虑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向西开放,向周边国家开发。第五,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新时代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8.1.
[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