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儿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的研究

2018-10-19 08:1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王晓玲王江涛李雪琴熊红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败血症附表血小板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王晓玲 王江涛 李雪琴 熊红

近年来发现新生儿败血症常合并血小板减少,为了探究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情发展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的关系,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败血症并血小板减少患儿与5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并血小板减少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男、女分别为37、23例;年龄5~28d,平均年龄(12.24±2.37)d,其中早产儿35例,足月儿12例,足月小样儿13例;46例黄疸(76.67%),52例发热(86.67%),29例肺炎(48.33%),53例反应迟缓、吃奶差(88.33%);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分别为26、24例;年龄6~28d,平均年龄(13.19±1.71)d。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相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①标本采集,取两组新生儿空腹静脉血,离心静置分离出血清,冷藏保存。②检测方法,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sandwich-ELISA)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同时用半定量PT-PCR法检测外周血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RNA的相对量。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对象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水平比较;②相关性分析,分析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行配对样本t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各变量间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血小板、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比较 病例组的血清血小板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例组的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生成减少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呈正相关(P<0.05),见附表2。

3 讨论

目前常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来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已有研究表明该检测指标缺乏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笔者研究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探索该病新的检查指标。促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调节因子,可调节巨核细胞增生分化成熟和介导血小板生成,主要合成部位有骨髓基质细胞、肝细胞、肾近曲及远曲小管细胞,分布于血液中,其受体主要分布在巨核细胞、CD34细胞及血小板细胞膜上[2]。目前对促血小板生成素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血清中促血小板生成素的含量主要受血小板数的负调控,当血小板增多时,促血小板生成素与其受体结合被吸附降解后水平降低;反之,水平升高[3]。笔者观察结果与该研究相符:病例组患儿的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新生儿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生成减少与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呈正相关,因此推测检测新生儿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水平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指标。

附表1 两组血清血小板、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

附表2 两组资料相关性分析

综上所述,检测患儿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及其受体对诊断其是否患有新生儿败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败血症附表血小板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