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瑛 周 立
1)巢湖学院文学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安徽省巢湖市半汤路1号 2380242)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安徽省巢湖市半汤路1号 238024
“创新性是科技论文学术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是决定其学术水平的核心、关键特质及发表与否的首要依据”[1]。创新性的展现依赖于创新点的合理呈现,创新点是创新性的具体表达形式,“是要概括出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什么原本人们还不清楚或有误解的结果”[2]。创新点的合理呈现要求科技论文的创新性内容以恰当的语言、精准的内涵展现于文中适当的位置,以充分表达学术创新,提高稿件录用概率和扩大传播应用的范围。文献检索发现,科技期刊中含有“创新点”字样的论文很多,其中对“创新点”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创新点的本质及构成要素[3]、动态挖掘[4]、抽取[5]、主题属性识别[6]、自动发现[7]等问题,总体上以研究创新点揭示与发现的技术方法为主,对“创新点表达”略有述及[1,3],但不够全面、深入和细致,而未发现关于“创新点合理呈现”及其类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从科技期刊论文创新点表达的现状及问题着手,深入探讨创新点合理呈现的价值、方法、常用格式及理想模式和基本要求,指明论文创新点呈现的结构要素、在论文主要部位分布的侧重点及其层级关系、以及功能表达的要领,从而提高论文创新性表达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丰富科技论文创新性展示的理论内容,促进科技论文学术水平和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创新性、科学性和新颖性是科技论文发表的前提条件,论文具有创新性是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内外许多科技期刊都明确规定论文须有“创新点”或投稿时对创新点另作说明。因此,在论文中明确标注创新点是作者的责任与义务,是科研诚信的具体体现。同时,“论文具有创新点是研究者必须做却又很难做的事”[3],作者合理地标注创新点,既能充分说明文章的创新内容、展现其价值和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增强科研创新信心,不少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都主动附言介绍“文章的创新点及其价值”,这对提高自我科研能力、强化科研旨趣与奉献精神具有很好的砥砺作用。此外,用纯熟的写作技巧来突出论文的创新点,还有利于提高论文评审的通过率以及录用与发表的概率。
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及时有效地发掘、筛选、鉴定和整理论文的创新性[8],帮助作者提炼与凸显创新点[1]。囿于审稿专家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作者创新点呈现的不合理,对论文创新性的把握与提取成为审稿的焦点和难点,令业界和学界“对专家是否能够完全胜任对来稿创新性的鉴别”感到困惑或提出质疑[9]。为此,编辑和专家提出了诸多有助于判断论文创新性的方法[1,10-12],如借助中国知网检验主题、依据参考文献等判断论文的新颖性[12],利用“创新点自动发现系统”评估文章质量和影响力[7]等,但收效不佳。若作者明确标注论文的创新点,可以使编辑部快速地对来稿的学术不端性[13]、创新性和价值进行初判,快速筛选出送审稿,尽可能避免重复稿[14]、无效稿等对后续专家审稿的干扰,使审稿专家不必费心去寻找、发现与揣摩论文的创新点,集中精力对稿件的价值进行判断,发掘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促进论文的尽快审理与发表。
论文发表的重要目的是让读者学习、借鉴和利用创新性成果进行再创造。读者阅读科技期刊论文,通常会首先在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语等部分寻找感兴趣或急需的创新性内容。因此,作者提炼并合理地展示论文创新点,将文章的精华直接便利地呈现给读者,无疑会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论文创新性的“感知程度”[3],降低“感知风险和感知成本,尽快实现其感知价值”[15]和感知利益。对科研工作者而言,在明了已有的创新成果后,就会重新寻找和确定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避免重复研究,“被引频次较高的观点就是该文章的创新点”[7],表明创新点合理呈现对提高文章关注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检索点,加快其对新知识的识别与获取,进一步提高期刊论文的利用率。
明确表达创新性是科技期刊对论文的基本要求之一,不少科技期刊规定摘要、引言等部分必须明确介绍和说明创新点。对于创新点如何表达与呈现,目前国内科技期刊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不少科技期刊多年办刊中已经对此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表达格式和要求(如《电子学报》[4])。即便没有统一的格式、规则、形式等的规定和要求,科技论文学术创新的客观规律要求创新点的呈现必须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因此,创新点的合理嵌入与表达对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语言表达也有着更为明确和规范的要求,如一篇规范的学术论文通常以“结论”而非“讨论”结尾,表明论文结构有章可循。创新点合理呈现通常是优秀论文的亮点,最吸引读者眼球,能使论文结构更为合理、内容安排更为融洽、语言表达更具魅力,对文章结构形式及逻辑表达要求也更高。
“刊物的影响和显示度是依靠其所载文章的学术价值的集聚效应而发挥出来的”[1]。合理地呈现创新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创新性内容的引证率和转摘率,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提升刊物的影响力和显示度;还有利于运用信息技术对其创新性内容进行挖掘,直接提取出创新点,通过“运用分类、聚类、预测、关联分析、孤立点分析等常用技术和典型算法,得到文章的标题、摘要、创新点、关键词、主要内容、潜在用户等信息”,形成创新库,有利于“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13],满足专业化和小众化的创新需求,提高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论文评价一直遵循着按照期刊级别、影响因子等指标进行的以刊评文的非科学路径和标准,因其过于偏重表象性评价而无法真正达到和实现评价的科学价值与目标,导致以创新性为核心的质量评价被遏制与忽视,这种评价在教育、科研等领域极为普遍与盛行。事实上,科技期刊对稿件质量的判定、录用、发表、评优等无不是根据论文的创新性价值来确定。因此,可根据科技期刊论文标注的创新点来研判该文的科学价值,将创新点作为论文评价的基点、考察点和指标,不仅可以优化科技期刊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促进以刊评文向以质评文的转变,同时还有利于运用“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去评价成果的学术价值、学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推动学术水平向创新力度的转变[16]。
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找缺补差、改进完善或无中生有的过程,其成果产出重在“创造”、贵在“新颖”,因此,与已有成果相比,新成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稀有性、实用性等典型特征。“创新性包括内容、程度、类别、价值4个要素,根据科技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征,其创新点体现在多个方面”[17],例如,根据创新方式,可分为“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18]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理论创新、应用创新”[19];根据创新程度,可以分为“重大创新、重要创新、一般创新”[17]或“开创性、独创性、改进性创新”[19]等。
创新点的呈现是对创新的属性特征及其表达方式的继承、丰富和发扬,其过程和工作将更为科学和专深,其完成必须具备相应的因素。根据创新的属性、特征与方法,结合创新点呈现的独特要求,科技期刊论文创新点合理呈现的构成必须具备创新方面、创新类型、表达位置、创新内容、创新程度、创新质量、创新价值、创新缺陷8个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与相互作用,构成创新点合理呈现的理想模式。在此结构中,表达位置决定创新点在文中的具体配置与分布;创新内容揭示创新点的知识显示程度;创新质量交代本创新的收获与经验;创新价值表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创新缺陷指出本创新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和设想。通过创新点表达创新性,必须具备这些要素,才能使创新点呈现更为科学、合理和完善,收到预期的表达效果。
科技期刊论文创新点主要分布于题名、摘要、引言、正文、结语5个部分,同时,在参考文献、非引文注释等部分也有所体现。在创新性揭示上,前5部分是显性的,后2部分是隐性和间接的。根据文献[20]的分析,讨论、分析与讨论等非全文最终结论的部分应作为正文内容,主要对文内所提问题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说明;结语是“全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20];参考文献作为创新性的重要来源与根据,蕴含和预示着本研究的潜在创新点;非引文注释中创新点的分布很少,创新性的解释多为辅助性的,不作为本文研究范畴。根据创新点呈现的规律和要求,在创新性表达上,包括参考文献在内的论文6个主要部位应该各有专责和侧重,但在实际写作中不少作者却常常产生偏误,影响了创新点的合理呈现(表1)。
表1 论文主要部位创新性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创新点呈现的影响
总体而言,科技期刊论文的主要部分在创新性揭示上的“缺职”、“偏职”或“失职”,使得创新点呈现机械重复较多,缺乏内在的逻辑性、主次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通过创新点呈现的结构要素去构建理想化的创新点呈现体系和模式,对于提高科技期刊论文创新性表达功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创新内容的表达常常采用一些标志性词汇或短语(以下简称“特征词语”)。摘要、结语等部分使用的特征词语往往有所不同,比如,摘要中常用“提出了、(研究)发现、揭示了”等表述创新性,而结语部分除了重复使用这些词语外,还使用“贡献”等特征词语。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创新类型,使用的特征词语往往有所不同(表2)。
这些特征词语既有专门表述特定创新类型,如描述“新理论”的(本文)理论创新点、理论上等,也有笼统表示各种创新的通用词语,如提出、认为、研究表明、创新之处等。同时,这些词语对创新内容的揭示程度及使用频次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项利用大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4],导出创新点最为频繁的词语主要有提出、设计了、研究了、给出了、介绍了、分析了、解决、表明、证明、得到、验证、结论、采用、方法、问题,其中“提出”在创新点句子表达中使用率高达18.64%,提出、设计了、研究了、给出了、介绍了、分析了、解决、表明、得到、验证等词语对创新性导引与揭示的功能最强;同时,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科技论文创新点引导词使用的种类及频次也有所不同。此外,创新点表达词语中还有一些异化现象,如用突破点表示创新点[16,24],用战略借鉴表示实际应用价值等[25]。
表2 创新点类别及其常用的特征词语
论文创新点呈现的成功取决于创新点位置安排得当、用语规范精炼、内容表达完备周详,可以说,创新点标注明确与准确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创新性展示与呈现的程度。影响创新点显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其内容表达格式。例如,根据创新性内容的表达是否具体和完备,摘要对创新点的揭示形式可分为:无创新点字样,但也不同程度地介绍创新性的模糊式;有创新点字样,创新点呈现采用概括式、叙述式和总结式等几种方式。概括式笼统介绍创新性,不介绍具体内容(如文献[26]);叙述式简要(如文献[27])或直接(如文献[28])罗列创新点,扼要介绍创新内容,不做任何评价;总结式在简要介绍具体创新内容的基础上,再指出创新的价值及质量(如文献[12])。相对于摘要而言,引言中的创新点表述更为详细,除了适当介绍创新性内容外,还要侧重说明创新的缘起、目的、手段,因此,论文创新点的呈现方式以叙述式表达为主。而结语对创新点的表达则在对文章创新性内容全面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侧重于提升其价值和作用,彰显研究的重要意义,并为新的创新提供思路,因此,该部分常用的表达方式为总结式。
从根本上说,论文创新点是按照提出问题、采用方法、解决问题、得到结论、验证方法这5种语义关系[4]的逻辑进行架构并完成既定研究任务。因此,科技论文的创新点应该是个完整的有机体,构成论文的灵魂和核心,建构结构化的创新点呈现体系成为科技论文创新性成功实现与表达的关键。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全文不同部位创新性表达的内容、程度、侧重点等均有所不同,使得创新点呈现具有前后差异性;根据创新性表达的逻辑演进顺序及不同部位创新性表达的详略轻重,创新点呈现应该具有层次性;基于全文不同部位创新性表达的不同目标,要求创新点呈现必须具有完备性。为此,建立的创新点呈现理想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点呈现的理想模型
图1所示的创新性表达及创新点呈现上的主要涵义及基本要求如下。
(1) 各部位创新点呈现的量应有所不同。观察图1各部位的截面宽度可以形象地看出创新点容量和内涵大小的不同,由此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新点文字量的占比。图1中,摘要、引言、结语这3部分从上到下逐步扩展,表明这些部分的创新点描述都呈发散状态,需要逐点提出并适当加以说明。相对而言,摘要的创新点表述更为简洁,引言的创新点表述可适当拓展和丰富,而结语的创新点揭示则用语较少,仅是点出即可,不作解释和说明。与这三部分相反的是,正文部分对创新点的介绍重在逐点说明,条分缕析,重点说明创新的原理、技术路线、实验实施和实践检验等,因此,该部分须呈现创新的全部基本内容。需要强调的是,结语的外形呈先倒置收敛再扩展开放的形状,表明该部分在内容上须对正文部分的创新性证明进行归纳整理,精炼出创新的核心内容,总结出若干条结论,然后,指出研究的缺陷,进一步生发与拓展结论。
(2) 各部分创新点呈现的侧重点应有差异。按照有关标准、规则的规定,科技论文题名、摘要等若干组成部位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表现在创新性表达及创新点呈现上也应有所不同(表3),这是由全文创新性演进的逻辑规律决定。
表3 论文各部分创新点呈现的差异及处理
由表3可知,论文各部位创新点呈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直接决定了对创新点呈现的要求与结果不同,充分体现出创新点呈现的差异性和层次性。从总体上看,题名、摘要、关键词对创新点的揭示与展现程度相对低于其他部位;引言重在体现出创新点的继承性;正文专司展示创新的生成性和过程性[3];结语突出展示创新的全面性、独创性、效用性、稀缺性和预设性。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可以自定论文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20],使得论文有时没有“结语”而有“讨论”(或以“结论与讨论”、“结论与展望”等进行呈现),“在结论或讨论中均可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等”[20],以侧重阐明创新的相对性和前瞻性,确保了创新点表达的完备性。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多部位重复罗列创新点而导致“冗余创新点”[5]的产生及其对阅读、鉴审、评价、开发等的干扰,除结语及正文局部外,论文的其他部位不宜直接列举出创新点。
(3) 各部分创新点呈现应形成严密完整的结构体系。“论文创新点的本质是相对性”[3],论文创新性的阐释无不遵循着“已有创新性→本文创新性→未来创新性”的“继承→发展→延续”的逻辑线索和规律,这与图1中创新点呈现的起点、闭合、展放的涵义一致。基于创新点内容表达的思维轨迹和发展规律,科技论文创新点呈现必然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逻辑结构系统,按照图1所示的模型组成部分的“起、承、展、合、启”去表达创新性。起,以题名聚焦研究的初点;承,以引语承继已有的研究成果;展,以正文开展新的研究;合,以结语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进行总结和价值输出;启,以研究的不足及设想为今后研究洞开新的窗口(图1尾翼结语的开放端口即表明今后创新点的对接点和切入口)。如此,创新性表达才能够做到前后关照、一脉相承、合为一体,各部位创新表达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充分彰显出创新的知识递增性和价值增殖性,确保创新点呈现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推动学术研究向广、深、高、精、尖、新方向不断发展。
创新点的合理呈现是学术论文写作、科技期刊发展和科研评价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创造性地揭示了创新点合理呈现的价值和作用,指出了创新点合理呈现的结构要素、侧重点、处理方式、理想模式、逻辑规律、结构体系、技术特征和基本要求。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依据现有样本及有关成果进行定性研究,未采用大样本对创新性表达对创新点呈现的影响、创新点常用特征词语、创新点呈现的侧重点及其作用等进行统计分析;(2)提出的创新点呈现的理想模型是在科技论文结构完整、要素齐全前提下的一般构想,没有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进行示例比较。事实上,由于科技期刊论文结构的多样性,不同类型学术论文创新点的呈现往往有较大的区别和差异,例如,在创新点呈现的位置方面,没有结语的论文的创新点通常设置在摘要、引言、正文部分,而实验类论文的创新点往往直接在实验中点明。鉴于此,后续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1)积极运用本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积累素材和经验;(2)密切关注本研究成果的被借鉴情况,对衍生出的新成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对于创新点呈现的有关影响因素、结构要素间的关系、模型层级关系等进行量化研究,以便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本研究成果;(4)探讨不同类型科技论文创新点合理呈现的方法和模式,促进本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