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君 余乐来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肛周湿疹是皮肤科及肛肠科常见疾病,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的局限性病变。患者常表述为肛周皮肤潮湿瘙痒,皮肤肥厚甚至皮肤皲裂[1]。其发病可由外在刺激因素引起如多汗,搔抓,摩擦,化学刺激及纤维刺激。内在原因可由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功能障碍,精神紧张等精神改变。我科与肛肠科配合采用中药苦参汤治疗肛周湿疹合并混合痔患者,临床疗效较好。现回顾性分析汇报如下。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同时合并混合痔与肛周湿疹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苦参汤组和亚甲蓝组各30例。其中苦参汤组男性女性分别为13人、17人;亚甲蓝组为12人、18人。患者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典外剥内扎术,麻醉方式均为腰俞穴麻醉。
苦参汤组:采用苦参汤加减,具体为苦参30g、生黄柏25g、蛇床子15g、苍术15g、野菊花20g、地肤子15g、金银花20g、白芷15g、石菖蒲15g、蒲公英20g、冰片10g(另包)。医院药房代煎,一剂煎750ml,分三小包。患者便后及睡前熏洗2次。熏洗方法为患者将250ml药物与大于1000ml的热水与冰片混合,依据温度情况,水温较高时为熏蒸法。待水温合适后水洗肛门。每次熏洗时间大于10min。水温降低后可加热水复温后再用。使用时间为21天。
亚甲蓝组:手术中采用亚甲蓝1ml+利多卡因5ml混合后肛周皮肤皮下注射,注射范围为皮肤性变范围。注射要求皮下注射范围均匀。注射完成后揉搓以促进药物皮下浸润范围均匀。术后两组患者均常规消毒换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
诊断标准参考曹吉勋主编的《新编中国痔瘘学》的肛周湿疹的临床表现。混合痔的内痔严重程度为Ⅱ度、Ⅳ度。
两组对照项目为瘙痒程度,皮损程度,皮损形态由第25日复查时由医师判定2月、6月后电话随访复发情况。瘙痒程度参考《健康调查简表SF-36》,参考依据入院时患者的表述由医师进行评分[2]。皮损面积以无、2cm2、4cm2作为区分点,依据手术中情况由医师评分,分别记0分、1分、2分、3分。2月、6月后电话随访依据患者的瘙痒程度及皮损程度判定是否复发。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经统计汇总后采用秩和检验法,两组评分在治疗前P=0.601,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经秩和检验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示。
数据经统计汇总后采用秩和检验法,两组评分在治疗前P=0.866,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经秩和检验P=0.070,差异具有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皮肤受损面积评分表
数据经统计汇总后采用秩和检验法,两组评分在治疗前P=0.873。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经秩和检验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皮损形态评分表
数据经统计汇总后采用卡方检验法,两组评分2月复发率P=0.037。两组6月复发率为P=0.028,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患者复发率统计分析表
苦参汤治疗组与亚甲蓝封闭注射组在瘙痒程度的评分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为亚甲兰封闭注射的原理为破坏神经末梢,而对神经末梢的破坏作用是可逆的,其可逆期为3周[3],本研究与其理论相符合。两组皮损面积的统计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为疗效判断时间不足。皮肤尚未恢复正常的皮肤形态和结构。两组的皮损形态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苦参汤治疗组可有效改善皮肤的病变情况,其作用优于亚甲蓝封闭注射,其原因可能为亚甲蓝组的治疗作用中其作用原理对皮肤的治疗欠缺。患者的术后电话回访中两组分别在2月后复发,6月后复发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两组的远期治疗效果上苦参汤治疗的效果更佳。方剂分析方中苦参、黄柏、苍术清热燥湿止痒,利湿以促皮肤新生,蛇床子、地肤子发挥清热利湿止痒,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共同发挥清热解毒之效,白芷消肿止痛,药物共同配合以做到清热除湿的作用。
综上,苦参汤外用治疗肛周湿疹与亚甲蓝肛周封闭注射疗效相当,其对皮肤的病变改善效果优于亚甲蓝封闭注射,且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