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晔 李航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经济的“旧常态”是指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的状态。其中主要特征包括经济高速增长;通胀率较低;经济比较优势主要依靠对资源环境的掠夺式开发和粗放式利用,投入主要通过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经济发展不平衡;低消费、高杆杠率、高储蓄、高投资率。中国经济新旧常态转换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传统产业投资饱和、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经济已经无法再持续高速增长。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本身也存在较多问题,结构不合理;制造企业组织结构较为松散,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极为迫切。
目前,国际上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依托制造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单纯销售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传统企业向服务化转型,制造企业逐渐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逐渐延伸,并不断增加服务在设计和服务两端的比重。美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制造业服务化企业占制造企业总数的58%[1]。并引领全球制造业服务转型的趋势。美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是涵盖领域较广,且进行的较为系统的、全面的转型。德国是欧洲的制造业大国,德国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步伐不断加快,逐渐在电子、生物、化工、装备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制造业服务化的典型企业。法国政府积极推动具有战略性的大型工业的发展,推出了包括国际合作创新计划、光电子技术发展计划等。法国注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其策略是既强调自主研发,也主张进行国家的研发合作。英国主张传统制造向高价值制造转变,制定了制造业全球竞争策略,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以及金融服务[2]。实施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对制造业的投入、推动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应用、推广优秀企业发展经验、培育较好的市场氛围、加强技能教育、增强基础设施水平等。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增速相对平稳,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6%,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和11.3%。中国制造业效益回落较为明显,2017年1-11月,燃气、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下降12.8%[3]。投资增速减缓,2017年制造业投资193616亿元,增长4.8%。
中国已于2009年成为世界排名第一制造大国,201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经是美国的1.29倍。中国的500多种工业产品中,共有220多种产量占据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虽然与美国、德国仍有较大差距,但是相对于英国、意大利、欧盟等发达国家[4]。2016年中国的研发人员5830741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15676.75亿元,占国内总产值的2.11%。
中国制成品出口居全球首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商品出口还以农产品和矿产为主。现在中国出口产品类别包括纺织服装、通信设备等。2013年,中国的电子数据处理和办公设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41.2%,通信设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7.8%,集成电路和电子元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1.8%。
世界制造业主要分成三个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加工装配阶段、知识产权阶段。目前,发达国家基本都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中国制造业还处于第二阶段[5]。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在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取得竞争优势。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发展壮大的根基,决定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6]。中国制造业目前不仅面临着能源、原材料等物质资源的稀缺问题,也面临着资本等经济资源的约束。据统计,中国到2020年之前,将面临9种矿产资源的严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企业基本没有新产品的开发权。产业机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产品附加值低、高端制造业比重低、无法形成产业集聚、产业区域结构驱动等[7]。
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在依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取得竞争优势。要提高竞争优势急需要积极探索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8]。制造业服务化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方向,实施制造业服务化,从卖产品转变到卖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带来新机遇,服务外包的国际趋势可以让中国获得国际制造业服务化分工带来的新机会,中国具备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发达国家出口技术密集型服务[9]。制造业服务化既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更是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中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已经占据世界前列,已经具备较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也建设了很多产业集群[10]。但是,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仍存在较多问题,传统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制造业服务化就是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根据德勤调查的结果,制造业服务化未来仍将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服务外包也是一种重要趋势,其中制造企业发展离岸外包更是其发展国家化的重要方式[11]。创新是制造业服务化的重要驱动力,更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还处于初级极端,制造业企业本身的服务利润率较低,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低,中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12]。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对服务化理解欠缺,缺少典型模式路径,缺少良好的生态等。要积极树立制造业服务化的理念,加深企业对制造业服务化的认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选取重点行业进行突破,这其中就包括装备制造业、家电制造业、电子信息消费品制造业等行业[13]。突破路径包括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发展供应链管理服务等。要推动服务创新,加大支持力度。要打造产业集聚区,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可以利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租用建设集聚区,在集聚区内建立各种支撑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4]。
信息增值服务模式,这一服务模式是围绕企业的核心产品展开的,企业可以通过激活企业的应用机制、分析市场需求、加大信息开发利用力度等方式转型,苹果公司提供的就是典型的信息增值服务。运营支持和维护服务模式,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每个环节进行服务化的渗透,满足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需求,是施耐德公司就是典型的运营支持和维护服务模式。设计与制造融合的服务模式,个性化的设计是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青岛红领集团提供的就是典型的设计和制造融合的服务。OEM模式,主要是指制造业企业在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获得利润。ODM模式,主要是指制造企业不拥有技术和产品,而需要在委托方的要求和授权下才有资格生产产品[15]。OBM模式,主要是指制造业企业通过品牌的方式获得利润。TPM模式,主要是指制造企业通过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方式,将所有部门的设备效率提到较高的水平,以此改善管理并获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