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一色抒真情,春秋美景寄遐思

2018-10-18 12:10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马致远观沧海杨花

《尚书》有云:“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一种凝结心灵情感的艺术,或愉悦欢快,或沉痛哀伤,或赞美仰慕,或清新恬淡。它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情感:立志、思乡、喜春、伤秋……下面,我们分别对《古代诗歌四首》中所运用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进行简单的品析。

●《观沧海》——“幽燕老将”发雄姿,“气韵沉雄”斥方遒

《观沧海》主要写的是诗人登高望海所见到的初秋景色,生动地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大海,表现了其开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本诗的写作特色之一就是运用了情景交融法。“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却歌颂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流露出曹操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但这种感情并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愿托明月寄我情,杜鹃声声总归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示出李白对朋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朋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尤其是诗歌第一句中诗人写“已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暮春。暮春在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长河中,它总是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悲痛之意自现。

●《次北固山下》——残夜将尽蕴生机,雁归洛阳思故乡

在大唐帝国开元盛世年间,河南洛阳才子王湾被江南清丽的山水所倾倒,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诗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若论写作技法,后世评及此诗,莫不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之景赞不绝口,谓之“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读来令人唇齿留香。

这首诗之所以受后人喜爱,同样是因为诗人运用了情景交融法。

当时正值早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着时光的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完全融合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景象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非但不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了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形成了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

●《天净沙·秋思》——點点日暮黄昏,幽幽游子悲情

马致远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年轻时的马致远也曾热衷于功名,但一直抑郁未曾得志,漂泊二十余载,五十岁方入仕,后因看不惯黑暗的官场,愤然退而隐居。马致远退居山林后,回顾往昔,失意、痛苦、悲凉、孤独……一切衷肠,只能用笔倾诉出来。

马致远的这首小令名为《天净沙·秋思》,被尊称为“秋思之祖”。全词仅五句,共二十八个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诗人将景色与情思相融,把这种凄苦、惆怅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杰作。

【即学即用】

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诗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

(2)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出发,品析本诗的后两句。

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第二句中的“望”字饱含了诗人的哪些情感?

(2)第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猜你喜欢
马致远观沧海杨花
风很大
观沧海
陶瓷绘画《观沧海》
爱情抄底
杨花柳絮
此“海”非海对《观沧海》的重新解读
马致远:有一种失望叫归隐
马致远:听他端坐瘦马自吟自话
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之宗教精神的阐释
谎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