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同析异?规范作答

2018-10-18 10:56唐惠忠
课外语文·中 2018年9期
关键词:芭蕉溪水参考答案

唐惠忠

“古诗比较鉴赏”,就是将內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古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也可在作品后、考题中引入其他诗句作比较)。这类题在2010—2017年高考中有多个省市考查,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试题,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审清题干信息

只有审清题干信息,才能准确把握命题意图,确保回答有的放矢。比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这一小题要求的“比较两者的异同”,既包括所写对象、表达效果,也指向具体内涵、手法出新——考生读题时往往有所遗漏,难以审读到位。事实上,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接以“水”喻愁,写的是家国之愁;而秦观笔下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将前面写到的“泪难收”“水空流”“恨悠悠”融汇成一股情感之流,先以“春水”喻泪水,再以泪写愁,表现的是儿女之情。同时,“流不尽”较之“恰似”,愁情程度得以加强。因此,试题参考答案为: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现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喻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二、紧扣原作比同析异

面对高考古诗比较鉴赏题,一定要先细读诗作,清晰地把握其异同点,然后再组织答案。比如: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状态的植物,均以_________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第1题考查对古诗意象与情感的把握能力。诗作标题——“未展芭蕉”“未开海棠”不容忽视。参考答案为:还未展开/“芳心”。第2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前一首通篇设喻,其实还用了拟人修辞: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绿蜡”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烛”则使人感到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似乎笼着一层早春的寒意。“芳心犹卷怯春寒”,这是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达到了人、物浑然一体的神似境界。三、四两句又另设新喻——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在诗人想象中,这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秘密。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春色之中。后一首描写的是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先用衬托手法——“新绿”衬“小蕾”,再用比拟、对比——“爱惜芳心莫轻吐”两句,“未开海棠”与“闹春风”的“桃李”相互比照,且均被赋予了人格色彩。此题参考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三、恰当表述,规范答题

“恰当表述,规范答题”包括答案要具体(一般应摘引原作的相关内容),以及鉴赏术语的运用要恰切、规范等。考生写完答案后,应默读一两遍,使答案尽可能准确、通顺。比如:

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

元词之情趣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

回答第(1)题,先要明确两位诗人“对春逝态度”各是怎样的——秦诗应注意“何须恨”“正可人”,元词须留意“渺渺予怀”“梦里寻春去”;其次,应了解所谓“理趣”,指的是蕴含哲理,而“情趣”自然是讲究以情感人。参考答案为:“秦诗之理趣:作者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及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须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天的怅惘意绪。”回答第(2)题,则应参照“提示”,先说“梦里寻春去”的表达特点与含意,再揭示它在全词中的意义与作用——包括结构上与起句相照应,包括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等。参考答案为:“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拓展演练】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一夜声。

再宿武关

李涉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送客愁。

(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2)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物?诗人分别抓住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答:

(2)试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赠刘景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1)第一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

(2)第二首诗中的“安得”二字,反映了诗人内心怎样的矛盾?如此作结有什么妙处?

答:

4.阅读关汉卿的两首曲,然后回答問题。

[双调]大德歌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大德歌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①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宋代人,曾在华山修道,相传经常长眠百日不起。

(1)第一首曲中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述理由。

答:

(2)试比较两首元曲在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上各有什么不同。

答:

参考答案:

1.(1)拟人。前一首诗写一夜潺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2)可以有两种答案: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而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大意对即可得分。)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有比较即可得分。)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大意对即可得分。)而“似”字无此意味。(有比较即可得分。本题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2.(1)韩愈写的是早春。诗作能摄取春之魂,“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传神地写出了雨后春草远望和近看的不同景色,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苏轼写的是初冬。“荷尽”“菊残”“傲霜”,既是写景又是咏物喻人。(2)“菊残犹有傲霜枝”与“荷尽已无擎雨盖”对仗工整,内容相近,构成“流水对”。这里对菊花已残但枝干尚能傲霜独立的描写,既写了景、咏了物,也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最后一句既是实写也是借代,作者把萧条的初冬描绘得富有生机和诗意,表现出一种旷达明朗的性情和胸襟,真可谓语浅情遥。3.(1)分为两个层次:前两句为第一层次,对画中景物作客观描写——远处是万里江天,近处是一村烟树,杳霭微茫,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后两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看画时的主观感受,赞叹观赏米元晖画笔如见真山水,好像已置身潇湘之上。(2)画中的境界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可是要披戴绿蓑青笠,就得抛弃纱帽官服;长处江湖上的“泛宅浮家”,也就免除了尘俗的纷繁和仕途的荣辱。这在诗人看来的确是个矛盾,“安得”二字便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如此作结可谓一箭双雕,既抒发了内心感慨,又表现了对米元晖更高的评价:能绘出如此境界的画家,其人之清高绝俗不言可知。4.(1)第一首曲子以“归”为诗眼。首句“子规啼”,因其声若“不如归去”,能发闺妇怀远之情。二、三句妙用三个“归”字,贴切、自然而流畅,强烈地传达出思念的情感。(2)答案要点:内容:前曲描绘的是春景,后曲描绘的是秋景。情感:前曲表现了主人公(或思妇)思念游子和独守空房的孤寂,后曲思念、空寂和愁苦的心境更为强烈。手法:前曲用情景交融和反衬手法,后曲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诗词赏析·比较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1.试从动静角度对两首诗前两句的写景特点加以分析。

答:

2.两首诗的第四句分别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王诗:阴云中,含雨的晚云似在低垂慢移,静中有动,悠远含蓄。董诗:万顷秋江之上,双鸥飞舞,忽高忽低,静中有动,空阔寂寥。(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题干中“前两句的写景特点”的限定。组织答案时,可以先试着自译一下有关诗句的大意,然后紧扣“动静角度”进行判断,比如“却低徊”“一双鸥”显然属动态描写,而景物的背景则是静态化的。)

2.王诗阐述了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的哲理。董诗不仅抒写了自己惜别的心情,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忽见千帆隐映来”承“青山缭绕疑无路”而出,可以让我们自然地联想到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待汝成阴系钓舟”中,重点词无疑是“系”(表示惜别)和“钓舟”(暗示着漂泊),再联系对作者董颖生平的介紹,答案也就基本明确了。]

【赏析一】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下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后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代了,并表明正处于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又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 阴——半开——晚云,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但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忽见千帆隐映来”中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隐时现,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者说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辩证法的思理取胜的。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联想到它。

【赏析二】

董颖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因此他的一生很可能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待汝成阴系钓舟”一句可谓石破天惊。千百年来,诗人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作者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这就比明白道出显得更动人、更隽永。用一“系”字,不仅抒写出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

猜你喜欢
芭蕉溪水参考答案
雨打芭蕉
八一作品
溪水侗乡
大路弯弯 溪水缓缓
十八条清清的溪水
等闲托谁题芭蕉
参考答案
把相思卷在芭蕉里
参考答案
芭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