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一、学会选择和使用论据
论据,指的是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它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理论。
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1)用例要准确。所用之例必须服从论点的需要;如果不是论点所需,不管多么生动,也是无效劳动。(2)用例要新颖。最好不要用那些已被许多人用烂了的老掉牙的例子,因为这些例子“你用我用大家用,千篇一律不新鲜”,人家就不想看;要尽量举一些有时代气息的鲜活的新事例。其实,举自己最熟悉的包括自身经历的事例是最好的,因为别人都不知道,倒显得与众不同。(3)排列要有序。如果你连举数例,就得讲究排列的次序:或从古到今,或由内到外,或从小到大,等等。需要提醒的是,在运用事实论据的时候,一般不能用描写性语言,而应该用概括性语言。如果举事例成了讲故事,有大段的描写,那就不是议论文而是记叙文了。
运用理论论据应注意:(1)所用的材料要可靠。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名人言论,都必须是可靠的、能证明论点正确的。(2)对所用论据要作点分析。不能引完就算了,而应对所引用的理论进行符合论点要求的阐述。
那么,怎么对论据尤其是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呢?第一,可抓住事例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对事例本身独有的、不同于其他事例的特点展开分析。比如“滥竽充数”这个事例,你就要抓住“充”这个特点去分析,可以说不懂装懂,投机取巧,终将碰壁;也可以说“随大流”时似乎还能蒙混过关,但单独处理问题便原形毕露了;还可以说年轻人千万不要“充”,而应当学会真本领,一辈子踏实苦干。第二,对事例本身所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展开分析,即按照逻辑推理,揭示这件事会产生什么影响(好的或坏的),或起到什么作用。第三,对事例进行因果分析,即对事例本身所包含的原因、结果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如果举的是正面例子,就要分析为什么会这么好;如果是反面例子,那就要分析为什么会这么差或这么坏。第四,对事例进行假设分析,即进行假设推理:如果这样,会怎么样;如果不这样,又会怎么样。第五,對事例进行对比分析,即从正反两方面对事例加以分析,通过对比,肯定正面观点,从而证明文章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既举例又分析,既摆事实又讲道理,这就摆脱了肤浅,也就具备了说服力。
高贵的低头
陈鲁民
近日,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先生应邀来华访问。旅程中,在飞机上、火车上,他见到了太多的“低头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在低头看手机。但当他走进深圳图书馆时,却十分惊喜地发现,居然有那么多的孩子在低头认真读书,不由得发出感叹:“这是高贵的低头。”
麦克法兰在“低头”前面加上形容词“高贵的”,既是对记载人类文明的书籍的赞誉,更是对读书这一高雅行为的褒奖。
由此想起一件事。前几天,我在去北京的高铁上,捧着一本《老子》在看。看着看着,突然觉得自己很“另类”,因为周围的人大多都在低头看手机。我故意走了几节车厢,见到一个外国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一位中年妇女还要给这个“老外”拍照,说是带回去教育孩子。她的两个孩子都是“低头族”,平时不爱读书,成绩很差。
说起大学生里的“低头族”,恐怕更多。在大学任教,最头疼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有时候一上课,举目望去,抬头听讲者不到一半,余者大都在低头玩手机。有位教授讲到张爱玲的文学成就时,稍微加了点儿作料,说到张爱玲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有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教授自以为很幽默地又补充一恨:四恨学生“抬头率”太低。这时,学生们才纷纷抬头笑了几声,但很快又把头低下了,沉浸在游戏和韩剧当中。
“高贵的低头”,是为了学习知识,广博见闻,提高素质,增强本领。“高贵的低头”多了,将来就肯定会抬起“高贵的头”,建功立业,一鸣惊人。反之,少了这“高贵的低头”,腹中空空,不学无术,那么未来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想抬头恐怕也抬不起来,想出人头地就更不可能了。毕竟,没有哪个老板聘人时会问应聘者会不会打电子游戏,看过多少韩剧,而只会关注应聘者拥有的文凭和各种技能等,而这些都是靠坚持数年“高贵的低头”换来的。
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头等舱旅客看书的较多,公务舱旅客看杂志或用笔记本办公的较多,经济舱旅客看电影、玩游戏、聊天、睡觉的较多。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大多在“高贵的低头”,普通候机区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由此,引起了她的深思: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影响了位置呢?
我们应尽情享受“高贵的低头”带来的精神愉悦。“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而自觉的“高贵的低头”,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拥有高贵的见解,高贵的谈吐,高贵的举止,高贵的仪容,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
(选自《福建日报》)
【品读】
此文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低头玩手机的社会现象,提出长期而自觉的阅读会使我们“成为底蕴厚重的高雅君子”,倡导人们多读书,进而“诗意地栖居在这大地上”。文章由一则新闻起笔后,先联系自身经历与“大学生里的‘低头族”,突出了问题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继而正面阐述“高贵的低头”(阅读)的好处;最后结合“一位常年飞747大客机的空姐观察到”的现象,从反面指出缺少“高贵的低头”而做个低头族的危害,有力地强调了“高贵的低头”对人生的意义。正反对比论证的运用,使论点鲜明,论据确凿。
本文的写作启示在于:事实论据应确凿有力,用以证明观点的材料,除了社会新闻热点、名人事例,也可来自自我生活的实际。
二、说理要讲究方法、重视结构
先谈说理的方法。说理的方法就是论证的方法(具体包括举例、对比、比喻、类比、引用等)。到底该运用哪种论证方法,完全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关键是要学会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两类:(1)从逻辑角度看,可以用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分析。(2)从哲学角度看,可运用矛盾论的一些原理来分析。比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便没有世界;矛盾的双方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世界处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矛盾有主次之分,抓住了主要矛盾,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从多数同学的实际水平出发,建议临场写作时多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因为这两种比较好把握。
再来说一说论证结构。论证结构,实际上是理清说理的思路。论证结构有好多种:(1)基本式结构。一般把文章分为“引论”(提出问题或摆出观点)、“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或总结全文)三大部分。(2)总分式结构。或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排出两至三个分论点;或先摆出两至三个分论点,然后归纳出一个总论点;或先总,后分,再总。(3)对照式结构。先从正面讲,再从反面说,形成对照,进而得出结论。
基本式结构中的“本论”部分和总分式结构中的“分论”部分,都是通过列出若干分论点来体现的,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并列的,从结构角度看,可称之为并列式结构。比如要你以“爱心”为题写篇议论文,那么你就可以列出并列的几个分论点:①爱心是一种本能;②爱心是一种责任;③爱心是一种力量。若干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有时是一层深入一层的,从结构角度看,可称之为递进式结构。例如要你以“严格要求自己”为题写篇议论文,那么你可以列出递进的几个分论点:①严格要求自己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不足;②严格要求自己重在能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③严格要求自己关键在于能坚持在实践中改正自己的不足。
相对而言,并列式结构给人以观点明确、一目了然的感觉,把握住它并不太难;而递进式结构一环套一环,比较严密,效果较好,如果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尝试着使用。
说纽带
2017年北京考生
伸出你我的双手,手手相连便连起一个国家,心手相连便连起整个世界。这无数双手是有形的连接,更是无形的精神纽带。有了这条纽带,心齐,泰山必移;气聚,乾坤必煌!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久前刚刚召开,这不仅让世界全方面了解了中国,也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让中国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赞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提,不只是对一段光輝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今盛世的总结。一个民族欲要富强中兴、屹立不倒,对内自当爱民若子,与人民群众系紧心灵的纽带,共赴灿烂明天;对外则要担负责任,睦邻友好合作,与世界各国系紧发展的纽带,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不只是我们自己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世界力量极不平衡,在严峻的难民潮挑战下,为使难民安全渡过地中海,意大利曾发起“地中海行动”来救援难民,但孤军奋战,孤立无援,救援行动终因资金困难等原因而终止。可见国家之间在缺乏联结沟通时,相关行动将会极大受限,因为一人一国的力量着实有限,但如果能够实现世界互联、责任风险共担、利益成果共享的话,那么再大的问题、困难除以七十亿,也会变得很小很小。
世界人民协同将这纽带系牢,也是形势所迫。前不久,骇人听闻的曼城恐袭震惊了整个欧洲社会。除了谴责这起针对无辜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令人发指的行为之外,我们更要反思:究竟怎样才能根除现在世界上所存在的这些棘手的难题?无疑,走世界各国合作之路,才是解决恐怖主义等众多问题的有效措施。各个国家只有携起手来,真正建立互信互通的良好关系,才能在发展中站稳脚跟。
究竟何谓纽带?纽带就是一种联系,也是一种担当。努力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成为国际社会外交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一种强大的信念支撑。这纽带,拉近你我的心灵,让情感不再遥远;这纽带,联结你我的双手,让心跳共振;还是这纽带,联系大千世界,让人类共享和平发展的美好成果。
美丽中国,吾等共建;更美世界,与子共创!
【简评】
本文立意高远、论据鲜活。作者站在国际和国内政治舞台的高度谈联系和纽带的重要性,笔下文章很是大气。“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地中海行动”和“曼城恐袭”这些国内和国际近期发生的大事件,也为全篇增色不少,这说明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家应该多关注时事热点,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外,说理透彻,语言表达有说服力,也是本文突出的亮点。
做当代的“圣之时者”
2017年上海考生
混沌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蝴蝶效应”——亚马孙雨林的一只蝴蝶振动一下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个理论上可能的事件,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充满变数,难以预测。然而,也有许多人不相信“蝴蝶效应”,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生活观呢?我不由想起了高中三年的一段“研究”经历。
“生活世界充满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比如我国东北冬天下雪是必然的,但每年哪天开始下雪则是偶然的。”这是高一时,政治老师上课时对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解释。诚然,必然事件是可以预测的,而偶然事件是难以预测的,但问题在于:偶然与必然真的是如此简单的一种关系吗?通过研读西方哲学著作,我发现这其实是个延续千年的哲学问题。一派名为“决定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必然的!因为从世界诞生的刹那开始,每件事情都由“因果链”关联起来,故而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有言:假如我知道宇宙中每个原子的位置和动量,就能够根据牛顿力学理论知道过去和未来的每一件事。然而,科学家真的能做到“料事如神”吗?英国物理学家霍金给出了他的见解:也许,“决定论”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每个原子的位置和动量”,所以我们的生活充满偶然和未知。
诚哉斯言!霍金的观点意味着:我们既要根据世间万物的“因果链”积极做出预测,并且用这些预测指导我们的行动;同时又要欣然接受生活中的变数,“应时而动”、灵活处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古人虽然没有像西方哲人那样争论千年,但自有其高妙之道。如孟子对圣人的最高评价是“圣之时者”,即圣人要根据各种时机变幻,采取与时俱进的作为。
当今世界要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需要在大视野、大数据支撑下,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预测;另一方面又不可“迷信”预测,而是要在遇到变数后及时、巧妙地应对。如此,方能成为“笑到最后”的强者。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新常态”这个概念,它就是科学预测的产物,是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但也要看到,这个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并没有具体规定我们未来在经济上应该怎么做。其中,就体现出了积极预测而不迷信预测的“辩证法”。
治国理政之道如此,个人生活哲学亦如此。让我们与时俱进,预测时代趋势,捕捉时机变幻,力争做当代的“圣之时者”!
【简评】
本文由“蝴蝶效应”引出议论的话题:“生活充满变数,难以预测”与“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这两种不同的生活观。接着,从“生活世界”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展開论述——必然事件是可以预测的,而偶然事件难以预测;又引述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与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可预测”与“不可预测”的矛盾观点,得出“我们的生活充满偶然和未知”的结论。这一结论顺理成章引出了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积极做出预测,并且用这些预测指导我们的行动;同时又要欣然接受生活中的变数,‘应时而动、灵活处事。”随即,文章围绕孟子的“圣之时者”作进一步阐释,并论及当今世界应如何“准确预测”“巧妙应对”各种变数。最后,以“治国理政之道如此,个人生活哲学亦如此”收尾,发出呼吁,合理地照应了题目。
整篇文章充满了思辨色彩,这一点恰恰是当下高中生最为薄弱的。至于引述《孟子》中的“圣之时者”,进而亮出自己的论点,若没有丰富的读书经历,自然也很难为之!
[作文训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板在台湾某小镇停下车来买水果。卖水果的小伙穿着汗衫,光着脚。老板问他:“干吗不穿鞋?”小伙说:“田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何必穿鞋?”
小伙把莲雾放在篮子里和箱子里卖,老板问:“篮子和箱子里的莲雾有什么不同?”小伙说:“都一样。放在篮子里,让客人可以看到每一颗莲雾都是好的。有些店家会通通放进箱子,上面是好的,下面的都烂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何必穿鞋”提醒世人为人最好素面朝天,不要伪装,做真实的自我,如此生活更自由,内心更坦然;“何必通通放进箱子里”则提醒世人做事要光明正大,不做坑蒙拐骗之丑事。
此则材料适合写成议论文,可以先简要分析材料,突出卖水果的小伙的人性亮点,进而引出论点;再结合现实生活展开议论,重点是探讨这种品行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指出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迫切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分析说理要体现思辨性,具有现实感,行文则应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