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
在一堆杂乱的信函和快递里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寄来的明信片,这张明信片也是我收过的最简单又最诚恳的邀请函,最简单因为只是一张明信片,最诚恳因为明信片上有艺术家的亲笔签名。
We had so much fun at the BBQ last weekend,we should do it again soon!We hope you can joins to the opening of upcoming exhibition.
——Maurizio和Alessandro
“我只知道他们二位大名鼎鼎的名字,但是真的没有熟到彼此交流上个周末如何度过的程度。当然,他们用这种很私人化的口吻邀请我去看即将于上海举办的展览,我真的有点小虚荣。明信片上的图案我也喜欢,说实话当看到海报上那个红衣女人的第一眼,我就知道即将会有大事发生。”
这个红衣女人戏称自己为“行为艺术的老奶奶”,大家尊称她为“行为艺术之母”,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在行为艺术上的实践,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Abramovic)40年来的艺术实践与当代行为艺术的发展史息息相关。
这次展览的标题“The Artist is Present”直接取自2010年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举办的个展标题,这是艺术史上不可抹去的一笔。2010年5月31日长髮长裙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从一把木椅上缓缓站起,宣告了又一件划时代行为艺术作品的诞生。在这716小时中,她岿然不动,像雕塑一般接受了1500个陌生人与之对视的挑战,众多名人慕名而来,有些人甚至接触到她的目光不过十几秒,便宣告崩溃,大哭起来。唯有一个人的出现,让雕塑般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維奇颤抖流泪了,那就是Ulay。隔着一张桌案,这对曾经一道出生入死的恋人伸出双手,十指相扣。在分手22年之后,他们再度相遇,宣告和解。
“这个作品是我最喜欢的几个当代艺术作品之一。”
这次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的展览名为“艺术家此在”(Artist is Present),由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策划,并由亚力山卓·米开理(AlessandroMichele)执掌。这是自亚力山卓·米开理成为古驰GUCCI创作总监后,古驰举办的第三个跨界艺术展览。2015年,在上海举办的“已然/未然”探讨了何为当代;2017年,在香港、北京、台北举办的“策展米开理”三城艺术巡回展带人们走进了米开理的时尚世界;而这一次,“艺术家此在”又为时尚与艺术的跨界打开了新的局面——邀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莫瑞吉奥-卡特兰作为策展人,由他邀请了30多位艺术家,一起讨论当下创意领域最为敏感却又无可回避的话题:复制。
“所以,这是一个寄给老朋友的明信片。”突然问恍然大悟,自己是被作为一个老朋友相邀,并且相知相守已三年。
“艺术家此在”在开展前极力保持神秘,因此外界对于将会展出什么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展出知之甚少。只是GUCCI官方发布的展前通告简单解释了一下展览的主旨:“在这个所有一切都能被重复生产的时代,并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保有原创的光环;这也意味着我们急需更新对‘复制品的陈旧概念,换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复制其实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此次于上海展览的宣传海报取用了阿布拉莫维奇标志性的红衣长辫正面照,就是要将“挪用”贯彻到底。所以,当天开幕仪式上,我几次和这张海报合影。
展览最终呈现的许多(如果不是全部)作品都能够与“复制”的概念扯上关系。冰岛艺术家拉格纳-基亚尔坦松于2018年新创作的表演艺术作品《我曾曾曾祖母的歌(中国)》出现在了展览中,演员菲利普-帕雷诺的旧作《言语气泡》(金色)布满了某个展厅的天花板,一位衣着时髦的展览解说员表示一大片一模一样金色的氦气球展现了“复制”这个概念,吉莉安-韦英的摄影作品《模仿我母亲琼-格雷戈里的自拍像》与《模仿我父亲布莱恩·韦尔林的自拍像》平行挂置在墙面,同一个展厅内的地面上铺陈着一堆灰蒙蒙的可乐罐,这是艺术家卡里·厄普森的作品《我母亲喝百事可乐》。莫瑞吉奥·卡特兰这样一位让人捉摸不透的艺术工作者这样解释他突然决定和GUCCI的创作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合作在上海举办一个名为“艺术家此在”的展览的意义:“亚力山卓邀请我从当代社会文化当中‘复制的价值这个重要问题入手来策划一个展览。时尚行业在过去的许多年都在与市场上的仿制品做斗争,但艺术行业反而往往将‘挪用视为一种纯粹的创意行为。”
亚力山卓·米开理为GUCCI设计的服装更像拼贴画,而非服装。自2015年首次亮相以来,他带给GUCCI、带给世界的影响几乎没有改变。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米开理是一位创造性的天才,或仅仅只是一位复制粘贴的大师?“复制的终点,你将寻得你自己。”这次展览亚力山卓·米开理就是要告诉我们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