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斑马条纹的作用,100年前人们就展开了争论,至今仍众说纷纭。美国生物学家拉尔松认为斑马的条纹有助于降温。他说,由于黑色比白色更加吸热,当风吹到斑马身上时,气流在黑色部分的运动更快更强,而在白色部分则较缓慢。这两股相反的气流一旦交汇,就会产生小气旋,有助于斑马表皮降温。不过,最新实验否定了这种推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劲硕博士认为斑马的條纹有利于“防蚊虫叮咬”。他说,条纹会影响偏振光,模糊昆虫的视线。但有科学家认为条纹能影响偏振光不够科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马丁·郝说,斑马的条纹样式可以产生一种视觉假象,在斑马成群运动的时候这种迷惑性特别强大,能帮助斑马在关键时刻逃离食肉动物的魔爪。不过,达尔文曾表示,在南非开阔的平原上,黑白条纹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还有研究者认为,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黑白条纹是自然界赐给斑马的“条形码”,“条形码识别”对于斑马来说很重要,通过相互观察条纹,斑马可以认出彼此。在斑马的求偶期,条纹也起着重要的识别作用。但也有人质疑这种看法,毕竟,无论是雌性斑马还是雄性斑马都有黑白条纹。
懒洋洋地晒太阳是人生中最大乐事之一,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消遣方式是有代价的:皮肤会被晒伤。然而,我们为什么很少见到被晒伤的动物?太阳亘古以来一直存在,因此,太阳对动物构成一种非常大的选择压力,这产生了很多对抗机制。其中一些机制很明显:很多动物的毛发、毛皮、软毛、羽毛和鳞片在阳光与皮肤间构筑了一道屏障。天然无毛无鳞的动物必须求助于其他自保手段。大象和犀牛不仅皮肤较厚,而且在身上涂上一层尘土或泥巴,形成一种初级防晒霜。在极端条件下,大多数动物会躲到阴凉处或藏身洞穴中。一些动物更胜一筹,它们的细胞能生成一种独特的防晒物质。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一些遗传特征使它们能够产生一种能抵御阳光中紫外线的化合物。不能产生这种化合物的哺乳动物也不甘示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复杂保护机制。河马的毛孔能分泌一种像血液一样的猩红色液体,这种液体中的橙红色化合物能保护河马不受紫外线伤害。其他动物则重点保护身上最脆弱的部分。例如,长颈鹿的舌头上有较多具有保护作用的黑色素,因为它们要不停地进食树上的嫩叶,所以它们的舌头在大部分时间里暴露在阳光下。
很多人认为松树是不落叶的,其实松树也会落叶,只不过它的叶子的生长周期比其他树木长很多,通常是3~5年,而不是其他树木的1年。而且,松树要长出新叶子以后,旧叶子才会落掉。所以平时我们看起来松树好像不落叶,四季长青。另外,到了寒冷的冬天,松树针形叶子上有厚厚的角质或蜡质,或者绒毛,所以它们可以保持水分不流失,也就不会因为冬天到来缺水而干枯落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