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
对于老年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减退,代谢缓慢,各类慢性疾病叠加,消化酶分泌减少等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老年人的营养与健康,已成为21世界的热门话题,均衡营养与健康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希望引起社会上多方力量,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的均衡营养与健康。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超重或肥胖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癌症的患病风险也相应地升高。而过度消瘦同样存在着诸多风险,如免疫力降低,耐受能力差,感染增加,抑郁增加,住院日延长,骨折风险增加,容易出现疼痛等。
在2017年7月13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基于所作的一项包含32个国家、随访长达13.7年的研究,发表了全球BMI指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得出健康体重范围是:在BMI 22.5-25kg/㎡之间死亡率最低;而BMI超过25kg/㎡,或小于18.5kg/㎡的死亡风险均是增加的。
营养不良是一种营养状况的评价,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对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老年的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国内临床资料表明: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社区老年人中,营养不良发病率占到5%-10%;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接近29%-61%;老年住院患者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发病率达60%;诊出率仅有36%,获得营养支持的只有8%。
从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来看,大致有以下七点:
1、食欲差、独居、空巢老人多;
2、口腔问题(例如牙齿缺失),导致咀嚼功能差;
3、老年人慢性病多,往往多种疾病并存,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服用多种药物;
4、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5、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加重营养不良的风险,其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达40~80%,有20%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6、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导致机体高分解代谢及胃肠功能障碍;
7、精神方面如抑郁、焦虑等。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后果来看,不仅免疫功能下降,感染增加,抑郁增加,住院日延长,住院频率增加,导致住院费用的增加,死亡风险增加,还容易增加骨折跌倒风险,少肌症等。
老年人的营养补充应符合其生理和病理特点,目的是为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维护脏器、组织和免疫功能,促进脏器组织的修复和优化為临床结局。
首先能量为20-30kcal/(kg·d),可满足日常需求,主食可以选用细软易消化的食物,粗细搭配,定时定量分配每日三餐。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5g/(kg·d),优质蛋白质应占总供给量的50%,适量的肉蛋奶摄入,可促进肌肉蛋白合成;脂肪摄入应根据血脂水平进行调整,一般为1-1.5g/(kg·d),供能占每日总热量的30%左右,日常选用瘦肉、鱼肉等易消化的食材,减少肥肉及动物内脏的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促进或刺激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增加饱腹感、降低胆固醇等,每日推荐量为20-25g,可选用应季的蔬菜,两餐之间食用少量水果或酸奶作为加餐。老年人户外活动很重要,可增加骨胳的韧性,同样,阳光是维生素D产生的最好来源,可选择难度小、安全性高的运动,动作要舒缓,预防运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