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一五五中心医院(475003)马瑞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80例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年龄44~77岁;治疗组则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21例,年龄46~7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对入院的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告知患者医院的规章制度以及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流程包括:①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常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前,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方法以及目的,并指导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从而使患者以从容、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治疗,促进治疗依从性[1]。②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每隔20~30min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对调节血液净化的血流量以及超滤率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根据患者的体温情况合理的调整置换液的温度。③由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极易出现高热、缺氧、低血压等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四肢血液循环状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者强心药。④血管通路护理,护理人员需保证患者治疗期间血管通路的通畅,在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出现堵塞、脱落、挤压等情况,必要时可采用生理盐水对滤器进行冲洗。
附表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将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判标准分为三类:①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电解质和肾功能等指标基本或完全正常,且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为显效;②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电解质和肾功能等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为有效;③患者治疗和护理前后,电解质、肾功能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无明显的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判标准分为三类,分值为100:①≥90分为非常满意;②70~89分为比较满意;③≤6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进行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P<0.05)。详见附表。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5.47±4.57)分,对比对照组(86.75±5.13)分有明显的提高(P<0.05)。
重度脓毒血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全世界感染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2]。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以及侵入性医疗手段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发展。目前,对于该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方式已在临床中逐渐成熟,且治疗效果显著。有相关报道显示,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其健康恢复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因此,经过研究发现,对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血管通路护理等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经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重症脓毒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