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芳,陆建福,霍剑锋,冯真真
作者单位: 453000 新乡, 解放军371中心医院检验科
鲍曼不动杆菌是氧化酶阴性的非发酵菌,属于不动杆菌属,在人体各部位广泛分布,可引发机体肺部、脑部、皮肤软组织甚至神经系统等多部位感染,其在全球呈多重耐药性和泛耐药性,甚至有全耐药的情况,已成为医院院内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由其引起的感染在临床治疗中非常棘手。为有效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防控院内感染,现将解放军371中心医院2016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情况汇总,报道如下。
1.1 菌株来源 选取2016-01至2016-12我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微生物标本共2 508份,用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2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病原菌处理方法进行接种、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质控菌株: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 由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判断标准严格遵循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5年发布的M100-S23推荐折点。
1.3 方法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规范采集病原学标本并及时送检[2-5]。痰液标本通过气管抽吸得到[6],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拔管后送导管尖端和外周血(双套)做细菌培养[7]。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ensititre OptiRead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判读结果。
1.4 仪器与试剂 Sensititre OptiRead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仪由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恒温恒湿培养箱LHP-150 型由江苏东鹏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血培养瓶及各种分离培养基均购自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WHONTE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标本类型分布情况 2 508份微生物标本共分离出346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标本类型分布中最多的是痰液标本295株(85.3%),其次是患者分泌物15株(4.3%)和血液标本14株(4.0%),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类型分布
2.2 科室分布情况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重症医学科241株(69.65%),老年科30株(8.68%)和神经内科29株(8.38%),见表2。
表2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布
2.3 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无耐药情况,其敏感率为100%,美满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也较高,分别为96.30%和74.07%,对三代头孢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78.70%和90.57%,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耐药性为70.37%,对含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性分别为72.22%和79.49%。34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3。
表3 34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鲍曼不动杆菌存在于人体皮肤、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场所。在医院内广泛分布,能长期存活,主要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危重患者使用呼吸机引起的相关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外科手术伤口感染、菌血症,在非发酵菌引起的感染中其分离率较高[8],且易通过交叉感染引起院内感染暴发流行。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显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在临床科室中检出率前三位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老年病科及神经外科,这一结果与文献[9-11]报道相似。笔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入院时身体累积有其他慢性疾病,器官进行性功能衰退,本身免疫基础比较差,抵抗外界不良因素能力较差等。而重症医学科入住的患者病情较重,在抢救过程中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抢救措施比较多,导致患者呼吸屏障受损,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转变为优势菌群,从而诱发了肺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同时,院内的传播问题也比较突出,飞沫、空气、其他产生气溶胶的操作也可致其传播风险增加[12]。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同时可见于外科伤口和危害到生命的脑膜炎、败血症等,因此,本院手术伤口分泌物、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及血培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高。此菌已成为本院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其耐药机制多且复杂,主要机制是产生多种水解抗生素的灭活酶,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下调或缺少外膜通道蛋白的表达等,增加主动外排泵的活性,带有多重耐药基因的质粒、整合子等移动元件的传播作用。本院所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从统计结果来看有12种药物的药敏试验耐药率大于70.00%(占总药敏试验的66.60%),其常规用药的耐药率普遍偏高(美罗培南58.33%、亚胺培南50.0%、青霉素类全都大于70.00%),这一点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3-15]。该菌对于除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0.00%以上,如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替卡西林/棒酸的耐药率达到了72.22%和72.49%,可能由于近年来临床医师只追求治疗效果而过度使用以上抗生素,导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增多。
针对此菌的治疗,目前较常使用的抗生素有β-内酰胺类与舒巴坦的复方药、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同时对一些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菌株则应联合用药,例如上述药物与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或黏菌素)、四环素类等联合[16],务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17,18],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其次,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操作时必须注意手卫生,最大限度避免床旁相互感染,规范强化无菌操作和空气、环境消毒,发现此菌感染及时隔离患者,降低鲍曼不动杆菌院内多重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