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香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8-10-18 07:57王美存王永芬左艳秀冯仁军周登博俞艳春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枯萎病香蕉云南

王美存,王永芬,左艳秀,曾 莉,冯仁军,周登博,俞艳春*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 保山 678025;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1)

香蕉是四大水果之一,我国是香蕉生产第二大国、消费第一大国[1]。香蕉产业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目前云南是我国第一大香蕉产区[2]。云南植蕉区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既属典型的高海拔、高纬度种植环境,也是世界上生产“高原香蕉”的典型环境[3-4],所以云南主要以生产“高原香蕉”为主。近年来,由于生产水平低、地租高、病虫害危害严重,交通运输相比其他省份而言仍然落后,蕉农的收入不高,香蕉种植的面积有所减少,所以解决香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香蕉品质和产量、提高蕉农的经济收入是云南高原香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之一。

1 云南高原香蕉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云南高原香蕉的分布、种植模式及品种

云南热区热带经济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香蕉、芒果、甘蔗、荔枝、龙眼等,云南香蕉产区分布广,全省14个地州(市)的67个县都有香蕉种植,但主要分布于红河流域、怒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的新平、元江、红河、元阳、个旧、金平、河口、屏边、隆阳、景洪等热区县(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5]。云南香蕉产区的海拔跨度大,在耿马县孟定镇、隆阳区干热河谷区等地海拔高达1400 m,在云南河口地区海拔低至100 m[6]。随着香蕉产业的发展,种植模式主要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与外来土地包租户、包租公司的大规模种植同时并存。“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形成了“多户连片型”的种植规模,单户面积多为0.5~1.2 hm2,很少超过6.6 hm2[5],包租地的种植规模为,包租户:20~40 hm2,包租公司:300~600 hm2的连片种植,但是包租户比较多,大规模的包租公司较少。种植品种主要以农艺性状表现稳定的巴西、威廉斯等优良品种为主,抗病品种、当地优良品种为辅。

1.2 云南香蕉的种植面积与产量

云南热区资源面积8.11万km2,为云南高原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云南香蕉市场不断扩大,云南香蕉产业自2000年后发展迅猛,2016年以来有所减少。种植面积从2000年的1.70万hm2发展到2015年的13.67万hm2,2016年有所减少,面积为13.00万hm2。产量也由2000年的20万t增加到2015年的452.4万t(表1),产值90亿元。云南香蕉总产量与我国其他香蕉主产区相比发展速度较快(表2、表3)[2,7],从2000~2016年云南香蕉面积、产量,以及2010~2016年云南香蕉面积、产量与我国其他香蕉主产区的面积产量相比情况来看,香蕉产业在云南热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其他香蕉主产区面积萎缩、产量下降时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表1 2000~2016年云南香蕉种植面积及产量

表2 2010~2016年我国香蕉主产区面积万hm2

表3 2010~2016年我国香蕉主产区的产量万t

2 云南香蕉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云南香蕉生产成本高

云南香蕉种植区域主要以高海拔的山地为主,地形地貌复杂,灌溉设施建设成本高;香蕉的规模种植以及日常的施肥、打药、采收等难以开展机械操作,主要以人工为主,交通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有些地区肥料、收蕉用人背和马驮[8]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都给农事操作带来困难和增加了成本,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工资也在不断上涨,主要以人工为主的云南香蕉生产区域的成本上涨更快。香蕉枯萎病的快速蔓延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病虫害增多也增加了病虫害的防治成本。云南香蕉种植区域的地租高,大多在10500~42000元/hm2。

2.2 香蕉种植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

云南香蕉种植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与外来土地包租户、包租公司的大规模种植同时并存。“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的蕉农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差,相关农业部门的栽培技术推广不到位,蕉农生产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设施落后,缺乏生产中所需要的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因此,在香蕉生产过程中仍然采取较低水平的管理模式[3.9]。外来土地包租户、包租公司的种植户种植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高,但香蕉生产区域地形复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而且香蕉种植地块易造成土壤板结、酸性增强、肥力结构不均匀等情况出现,要将土壤恢复到原来的肥力结构困难较大[10],土地改良投入高,他们对包租的土地不愿意多投入来进行基础建设及土地改良等,对包租的土地持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心态[11],包租地的期限一般是3年或5年,土地的微环境不适宜香蕉生长时就转移战线另行租地,尤其是近年来香蕉枯萎病发生频繁,他们换地的行为就更加严重,而把资金投入到生产管理中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上,常常造成施肥过量的盐害和用药过量的药害发生,小规模种植技术的落后以及外来包租户的心态导致在香蕉生产管理上施肥不科学、灌溉不合理、病虫防治技术不当、采收技术欠缺等问题日益严重[3]。

2.3 物流落后,提高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蕉农收入

香蕉运输条件比较苛刻,贮藏最低安全温度是12.8 ℃,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最长为3~4个月。当温度低于11 ℃时会产生冷害,高于26 ℃时果实无法正常转黄,超过35 ℃时会引起高温烫伤,失去商品价值[7,12]。云南香蕉生产区交通设施落后,仍然以汽车运输为主,一些“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蕉农因数量达不到或者汽车不能开通的地方,商贩就拒绝收购,蕉农只能先用人背、马驮到农用拖拉机可以开通的地方,再用拖拉机运到收购站。这些运输方式都易受到天气、路况等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香蕉销售,甚至错过了最佳上市期而贱卖。同时在这些运输过程中香蕉受损严重,商品率降低,商贩就压低收购价格,蕉农损失严重。

2.4 香蕉生产缓减,产业发展进入攻坚克难时期

近年来,香蕉枯萎病在云南多点发生,蕉农对土地的管理不当和防治的不科学,加剧了枯萎病的蔓延,气候的变化以及不断增多的病虫害造成低产、品质不稳定、农残超标、价格低、销售难、地租高等问题越来越困扰香蕉产业的发展。从2015~2016年,仅一年,云南香蕉种植面积就减少了0.67万hm2(4.9%),单产下降6.98 t/hm2(19.8%),总产量下降126万t(27.9%),这些数据表明,云南香蕉产业进入到攻坚克难时期,尤其2009年以后,我国政府与缅甸、老挝达成罂粟替代种植合作意向,鼓励中国企业去缅甸和老挝投资发展香蕉[13]。香蕉种植区域的布局逐渐由云南向缅甸、老挝等国外转移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正在改变着云南香蕉产品的竞争格局和市场格局,对云南的香蕉优势种植区域以及香蕉产业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策略提出了挑战。

2.5 品种单一老化,栽培模式单一

云南香蕉种植品种单一、老化。多年来主要以巴西蕉、威廉斯蕉品种为主,应对重大病害的枯萎病品种几乎没有,对广东果树所培育的抗枯萎病品种“南天黄”[14]也因为有关部门不注重对这个品种的引种试种试验及示范推广,对该品种的储藏保鲜技术也不了解,更没开展科普教育,造成蕉农及收购商对此品种持有拒绝的态度。对抗病虫品种、抗逆品种没有培育和引进示范推广,对不同区域不同适宜品种的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几乎没有开展。栽培模式也是传统的湿热区坝区采取深挖排水沟的宽窄行种植,干热区坝区就主要考虑灌溉水的问题而宽窄行种植,山地一般都是随开垦随种植,以“靠天吃饭”为主,香蕉的间作模式、轮作模式比较少,对大苗种植模式,山地的“坡改台”种植模式的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不到位,种植户更不感兴趣。

2.6 品牌意识淡薄,产品上市意识差

云南香蕉生产商对香蕉品牌打造意识比较差,缺乏知名品牌,大多数企业属于粗放的经营状态,没有商品竞争意识。虽然在一些香蕉主产区(县)也有一些品牌,如金平县的“天时牌”和“地利牌”,河口的“云河”、“云垦”、“坝洒”等,但品牌的影响力不高。无品牌或无知名品牌的香蕉价格较低,经济效益差。纵观我国其他主产区,海南的“尖峰岭”、“绿盒子”品牌,广西的“绿水江”、“摩尼”等香蕉品牌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年均温度20.1~22.1 ℃,≥10 ℃年积温为6500~7700 ℃·d,1月份均温12.6~16.7 ℃,极端最低温0~5 ℃,种植香蕉不受台风影响[3,15],可全年种植香蕉,但是云南与我国其他香蕉主产区相比,具有远离北方市场、交通不便、销售成本高、商品外观品质差等劣势。蕉农在实际生产中只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忽略了产品销售的竞争劣势而盲目种植,导致农户有蕉难卖的现象。

3 云南香蕉产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3.1 提高机械利用率,降低香蕉生产成本

云南90%都是山地,云南蕉园大多也建立在山坡、山丘上,发展农机的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所以建议加强山地蕉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山地蕉园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综合治理,为农业机械提供必需的作业环境。建议相关部门将云南蕉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业项目建设范畴,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促进农机作业服务效率的充分发挥[16]。同时加强山地小型多用途农机具的引进及示范推广,相关部门列出专项扶持资金,解决云南山地蕉园农业机械化发展难度大、发展慢的问题,促使研发人员研制出一批高质量、高性能、环保节能、实用、耐用的山地多用途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最后通过科技人员、蕉农在试验及实际操作中筛选出最适合蕉园使用的小型机械[17],如山地蕉园除草机、山地蕉园打药机、山地香蕉采收机等,最终达到减少高成本的人工使用率,降低香蕉生产成本,提高香蕉品质的目的。

3.2 多重政策、多种渠道并施,提高蕉农的生产管理水平

首先,应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调动一些积极因素,使外来包租户、包租公司断绝对包租土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念头,真正激发出他们的生产管理水平,让他们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蕉园的土地改良、灌溉设施建设、断绝重大病害枯萎病的传播源头建设、采收蕉设备建设、蕉果清洗系统建设以及科学合理应用农药化肥、生产优质高产绿色环保的商品蕉上来。其次,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良品种,通过品种培育,品种引种试种、筛选,区试等手段,选出抗病虫、抗逆以及适合各区域发展的优良品种,同时储备好后备品种。同时相关的技术推广部门应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质量,在技术培训上扬长避短,采用多种推广方式,让蕉农乐意接受,利用发展好的龙头企业或公司逐步带动其他蕉农积极主动接受并使用新品种、新技术,从而实现标准化生产,保证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3 转变病虫害防控观念,加强重大病害防控措施

首先,要提高病虫害防控技术服务质量,提高蕉农的病虫害知识,改变长期以来蕉农对化学农药使用不科学合理的现象,改变对病虫害的盲目防治和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的思想,提倡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策略。其次,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强病虫害防控技术队伍建设。香蕉枯萎病是目前香蕉产业最大的威胁,云南香蕉面积缩减最大因素就是香蕉枯萎病的危害,对重大病虫害香蕉枯萎病的防控上,应该强化香蕉枯萎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枯萎病基础理论研究[18],从香蕉苗的购入、水土传送的源头进行控制,对发病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同时要积极培育、引种试种及示范推广抗枯萎,耐枯萎病的品种。

3.4 调节香蕉上市时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香蕉品牌,提高云南香蕉的价值

我国农业部出台的《香蕉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7~2015)》对香蕉优势区域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19]。利用该省全年均可生产香蕉的气候优势,从我国科学规划的优势区域出发,避免盲目种植,避免与我国其他主产区同时上市,使用高水平的栽培技术,调整香蕉上市时期,生产冬季蕉、特殊节假日蕉来提高香蕉的价格。要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香蕉品牌这个难以攻克的问题,关键应顺应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对有条件打造品牌的香蕉生产区域,进行统一的栽培管理,严格把握香蕉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保证生产出的香蕉食用安全环保并提高内部与外观的商品质量,进行统一收购,严格分级、清洗、防腐等处理,采用精美、结实的包装箱包装为其品牌的创建提供良好的口碑,采用多途径媒体宣传,让消费者真正了解到在云南特殊气候下生产出的香蕉口感好、品质高的特点。最终达到使消费者和蕉农均受益的目的。

3.5 加强建设销售网络,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近年来,随着中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各个传统销售产业都迎接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所以云南香蕉产品也不能一味地坐等收购商来收购,政府与有关技术部门应该对蕉农进行免费的电脑应用及网络知识培训,让农户具备及时从网络上得到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让蕉农能在网络上寻找到真正的良心收购商,通过网络建立健康的销售平台。政府部门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与香蕉协会、香蕉企业等组织建立起完善的香蕉批发交易市场,杜绝收购商的压价、随意提高标准、改造称重仪以及有蕉卖不出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当下时期的香蕉价格,让蕉农获得最大利益。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主要是保障与香蕉产地或者香蕉标准化产业园区的公路、铁路、航空间的联通,进行各式联运,提高绿色通道的通行能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香蕉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让香蕉中间商减少损失获得最大利益。

猜你喜欢
枯萎病香蕉云南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快手香蕉饼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瓶里有香蕉
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