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辰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当众人专注向前,却有人回望过去。她是国人眼里为汉服痴狂的卓桐舟,也是澳洲人心里的汉服大使听月。
卓桐舟出生于教育世家,5岁起就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国画、古典舞、茶道、诗词,样样拿手。而她最爱看临水照花黄的古装美人,繁复漂亮的衣裳,引她陶醉。
9岁那年,卓桐舟到日本游玩,发现许多日本人穿和服出行,周围人也习以为常。她心里直犯嘀咕:我们的古装那么美,为什么鲜少现身街头?稍大些,她见韩国人也常身着传统服饰出席盛会,而国人多穿西式礼服。
卓桐舟开始留意古代服饰知识,了解到汉服曾有辉煌历史,只是370多年前,这一延续千年的服饰文化才被斩断割裂。
卓桐舟买了一套汉服,精心打扮后,却被外公泼了冷水:“好好的孩子,穿什么韩服?”卓桐舟赶紧解释:“这是我们自己的服装。”父母连连摇头,“不伦不类。”这么美的汉服,父母居然无法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启蒙都来自外公,他竟不识汉服,卓桐舟太震惊了。
她穿上汉服走到街头,却屡屡被人误当成导游、演员。传统服装,为什么境遇如此难堪?2010年,卓桐舟带着困惑,去澳大利亚求学。
在澳洲,她穿着汉服逛街,外出踏青,常收获突如其来的赞美。让她尴尬的是随之而来的提问,“你是日本人吧?是韩国人吧?”
越深入了解汉服,卓桐舟越欣赏它的雅致,遗憾也随之加剧:服饰历来是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承载,汉服却因失去了传承者,变成陌生的天外之物。
梦想总是热烈的,现实却很冷酷——谈好的厨师临时变卦,看好的门店被人抢先,工作签迟迟不下,卓桐舟一下陷入靠代购赚钱的困顿境地。
然而,生活只能困得住她一时,困不住她一世。2016年6月的悉尼,白雪纷飞中,一袭大红汉服的卓桐舟,提着古色古香的送餐盒走在路上。几天前,她开了家“听月小筑”的微店,专卖中式糕点。
凭借精湛的手艺、非凡的创意,卓桐舟用一个月便积累了2000多粉丝。家人刚为她松一口气,她却再次暂停生意。她心心念念的,仍是向世人展示“青楼黛瓦,品茗赏画,弹琴鼓瑟”的诗意生活。
2017年1月,卓桐舟和伙伴一起筹备“听月小筑”实体店。整整半年,她只休息了五天。“听月小筑”最终成为澳大利亚首家以古风和汉服为主题的文化工作室,不止有创意拍摄,还有传统文化教学、汉服及珠宝首饰订制等。
越来越多的同好加入“听月小筑”。6月底,卓桐舟发起了“寻找悉尼汉服大使”大型公益比赛。
成功的前期宣传,吸引了近千名选手。总决赛中,选手的服装都是卓桐舟团队亲历亲为。为了一条马面裙,他们翻阅上千册古籍,剪裁打版无数次;为了一块织金面料,寻遍各地老师傅学习这门快失传的技术;为了一件交领上褥,研究各种出土文物……四个月后,在悉尼市政厅举办的总决赛引得万人空巷。2017年11月,央视《华人世界》栏目专访卓桐舟。
卓桐舟越发坚定信念:一生只做一件事,将它做到顶级,将汉服植入人心。
自营业以来,卓桐舟已为顾客拍了5万多张照片,还做了很多好玩的活动:茶道、古风茶话会、妆发课和笈礼。“汉服快闪”中,她们穿着汉服,在澳洲街头和着劲曲跳热舞,路人纷纷驻足欣赏。
几次户外宣传活动中,黑姑娘白姑娘们,争相穿上汉服,撑着油纸伞,走在落英缤纷的花树下。有位老奶奶走过来说:“我知道你们,你们是中国人。顺便说一句,真美!”卓桐舟热泪盈眶,这是她第一次被外国人准确地读出身份。
2018年,4月18日(三月初三),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华服日”活动,进一步激励了卓桐舟。5月13日,她推出“寻找悉尼汉服大使”第二季,再次登上悉尼市政厅。
为什么要复兴汉服?卓桐舟认为,这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种传承,是礼仪,是身份标识,是华人情感的纽带、内心深处温暖的故乡。未来,她要给汉服注入现代思想,让古老的精神复活,让汉服以自由的面貌,出现在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