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10-17 04:41赵雨舟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管理会计

赵雨舟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为会计行业创造了蓬勃的新气象。财务共享系统、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将会计人员从大量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是智能工具的发展,也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本文将从会计模式转变和会计职能的新要求入手,探索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实操软件、管理会计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等方式来培养具备财务分析、财务软件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财务机器人;管理会计;财务共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412-03

一、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对于企业和国家发展来说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会计职业能力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交叠更替。从会计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企业的需求是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只有从企业需求直接出发,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传统的会计课堂上,教師的教学重点都偏向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整体的教学任务,而实践能力的操作训练较少,所以学生对于会计原理和其他知识点的吸收比较困难。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提高以及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大批从事基本会计工作的人员将面临巨大危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下,要成为有竞争力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更应该精通工商管理、法律税务等相关知识。

二、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工作新模式

传统的会计模式是手工记账,将会计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按照规定进行排序,并将所排序的会计资料装订成册。但是这种操作模式不仅会浪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也会使得会计数据难以监控,查找起来有难度。而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模式,使得财务信息的监管和查找变得方便,财务共享成为可能,同时无纸化的办公模式也为企业节约了大笔支出。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许多大型公司都纷纷设立自己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通过控股、协议等方式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和监督。然而由于子公司和母公司在法律上是各自独立的法人,独立经营,独自核算盈亏,所以集团总部有时无法直接管理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这就会造成子公司财务信息和数据反馈的滞后性,集团也没有办法实现远程查账。而当集团和子公司的经营目标有差异时,就会导致财务监控困难、决策判断失误。目前,随着财务共享系统的完成,集团总部可以便捷地对于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的监管和控制,同时全面强化集团的管控能力。并且财务共享中心的标准化操作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运营成本。例如华为的电子报销系统,将原始凭证作为财务信息的初始点,实现了高度的电算化,降低了手工工作量,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信息接收的速度和结账能力。

与此同时,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家对于电子会计资料的认可成为会计无纸化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化工具的出现使得会计工作人员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会计信息,而是使用信息化手段快速调阅会计资料。财务主管也可以利用移动设备管理查询财务信息,线上审阅签署文件,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一步实现了财务共享目标以及信息处理和披露的及时性。同时,财务无纸化办公也可以为企业减少财务成本。例如电子发票的推广,可以为企业节省数千万甚至上亿成本,同时大大推动了国家环保事业的进程。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下,财务工作模式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会计信息的共享可以让使用者随时随地从云端查询访问到企业内外部信息,大幅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实现信息的灵活配置。另外,可以极大程度的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使得记账、报销等流程更为高效,也方便经营管理者实时查阅工作内部资金的运转情况。更重要的是,云计算服务有效地提高了企业财务监督控制,公司内部员工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财务人员等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交流,提高了企业会计监督的效率。

三、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工作新要求

会计本身就是一种古老且厚重的行业。从古代的简单刻记,结绳记事,到可以反映资金增减变动的单式记账法,再到如今广为应用的复式记账法,会计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化。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发展,会计工作由繁入简,高效运转,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和管理决策都提供了有用的帮助。然而信息化手段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传统会计思维的转变

传统的会计思维以核算为主,主要是对企业的交易信息进行记录,将企业的财务报告汇报给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会计思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者对于信息的运用和处理。经营者和会计主管更希望财务信息具有实时性、同步性和针对性。如果仅着眼于已发生的会计信息,那经营者便无法将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和社会环境相联系,无法为企业作出前瞻性和预测性的决定。因此会计人才应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引用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信息,分析法律、税务等外部环境因素。运用新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导向,改变工作现状,为企业提供切实有用的财务信息。

2.传统会计职能的削弱

信息化工具所带来的快捷的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功能,削弱了部分传统的会计职能。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计算机已经代替人类完成大量繁琐的工作。人工智能可以做保安,可以做家政,可以做客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重复劳动的工种已经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例如德勤发明的可以“阅读”数千份复杂文件的“德勤机器人”。普华永道也于2017年5月推出针对更多财务领域的财务机器人。同年,安永和毕马威也开始运用机器人进行流程自动化服务。而面对人工智能的普及,出纳、记账这类基础会计人员将面临失业的危机。早在2006年海尔公司建造财务共享中心时,基础会计人员就减少了85%,有八成多的财务人员失业。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更多简单的工种将被类似财务机器人这样的人工智能所取代。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手工技能,而是应该利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整合性,拓展财务机器人无法企及的范围。如果高职院校仍然专注培养学生手工技能,进行简单工种的重复劳动,学生很快会被智能时代淘汰。财务机器人虽然可以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但是有些决策预测等是机器人还不能完全胜任的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都应该着手培养具有战略远见的新型人才。

3.会计职能的新要求

在传统理念下,核算与监督是会计的两大职能。然而此时的基础会计人员仅仅负责记录会计信息,流转会计单据,而并未直接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财务工作的核心已经渐渐从核算、监督层面转移到战略发展层面。例如税务分析,资金管理,投融资决策等。在发达国家中,有接近九成的财务工作者从事着管理会计的职位,对于决策性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内,超过八成的财务人士仍担任着出纳、记账的简单工作。虽然我国取得会计证书的人才众多,但是管理会计型人才仍占少数。随着数据信息的实时变更,会计工作者除了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更需要将会计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到企业经营的预测、决策和控制中。除了掌握基础的会计知识,财务人员也应具备包括会计电算化、财务共享等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会计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做好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中,更应该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会计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需要会计人员进一步汲取和运用数据,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懂得会计安全管理常识和基本的软件维修、升级操作。因此现代会计团队必定是一只高素质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综上所述,目前企业迫切需要的是熟练应用财务信息化软件、对于财务数据能够进行管理、预测和监督的全方位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当引入信息化思维,利用新兴技术和思维模式,培养适合现代会计工作的全方位人才。

四、信息化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的培养对象是可以直接为企业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应紧密结合企业需求。从目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考虑到理论教学和会计实务上的差异,学生缺乏一定的实操经验。其次,对于会计电算化、财务共享系统的教学内容较少,难以满足目前企业财务发展的需要。另外,忽视管理会计的教育,学生将从事的某些基础会计岗位未来可能会被计算机所取代,毕业生就业形势将变得严峻。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针对企业需求适当创新,使其具有定向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1.实操软件的学习应用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目前所有企业都已经采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处理,并不需要大量的手工记账人员。因此在招聘时,企业更青睐于掌握各类财务软件的熟手。目前,高职院校都已经开设了财务软件学习的课程,并且设置了实训周让学生集中使用软件。然而经过问卷调查发现,虽然学校的课程设置已经到位,但是课堂效果一般。多数学生反映即使跟着软件说明进行操作,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有些同学虽然对于软件操作过程比较熟练,但是对于该步骤的操作原因也是一知半解,一旦碰到新软件产生的问题,只能求助于教师。因此针对会计实操软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第一、完善软件操作说明。软件公司的操作说明可能不会特别详细,只有操作步骤没有解释,导致学生在知识理解方面有所欠缺。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基础,在原有的软件说明上进行备注和详尽的解释。学生只有理解实训步骤的原理,才能在之后的操作中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第二、鼓励学生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小组讨论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相互讨论,将问题和心得相互交流分享,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可以开设关于《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在会计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原理、技术和方法。这门跨学科的课程有利于学生将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更好的用计算机解决财务方面的繁琐事务。最后,软件操作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学习周期,应该贯穿于整个会计学习过程中。从基础知识讲解的配套演练,到学生动手實践,以及最后在实习过程中的应用,所发现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掌握。

2.培养学生财务分析的能力

目前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学校教育、资格考证以及继续教育三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几乎都会开设会计专业,以财务会计的培养方向为主。课程也是按照基础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递进开设。而管理会计能力的培养,仅仅只是通过开设一至两门课程来进行解释,并没有详尽的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造成了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能力要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对称。

面对企业需求和财务机器人的威胁,高职院校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必将成为趋势。首先应该增加管理会计的课时比例。在很多高校财务专业课程安排里,管理会计的学习大约只有48-56小时,只能达到课程的知识目标,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提升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其次在课程选择方面也可以多选择会计中偏向工商管理的部分,例如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公司融资、投资决策等。这类课程能使学生更多的接触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在专业考证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考取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等相关专业证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学习到实用知识,又能获得高含金量的证书,对于其就业和职业生涯都有着巨大的优势。

3.会计专业顶岗实习模式的创新

通过毕业生和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目前的高校会计教育和企业要求相脱节,高校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或者会计工作上手较慢。而顶岗实习作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学生在完成了基本的教学环节后能够到对口的单位实习,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对于工作任务有了直接的感性认知。在真实的工作中,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体验严格的工作制度,将人才培养和行业要求相对接,促进学生就业。

目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定岗实习相比其他专业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性。因为会计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属于核心机密,所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能干一些比较零碎的活,无法与专业知识联系起来。另外在会计的学习中,有众多岗位的设置,但是在企业中很难实现岗位的调换,更无法行使会计主管的职责,因此通过顶岗实习来强化理论知识的吸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弥补目前顶岗实习模式的一些不足,让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的环境,比自己单独找实习单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学校可以和代理记账公司进行合作,这样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公司账务,学习到不同的企业会计处理方法,更能够在毕业后适应不同公司的会计需要。从企业需求出发,企业全程参与,有利于培养符合企业需要、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对于学校来说,定点企业的实习,也可以保证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主要从信息化手段对于会计发展的优势和影响两方面分析探索现代企业所需的会计人才以及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现代企业需要掌握财务基础知识,熟练应用会计实操软件,能够为企业分析前瞻性信息的综合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软件操作、顶岗实习、管理会计课程设置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管理会计
“财务机器人”对传统会计人员影响研究
财务机器人对房地产集团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影响
财务机器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促进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