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2018-10-17 04:41侯翠萍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会计监督事业单位措施

侯翠萍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指的是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工作人员依据国家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计算、分析、检查等方式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及单位所设计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各类财务资金的支出的合法性而起到的监督作用。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意义、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若干对策。

關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218-02

事业单位是指承担教育、医疗、科研等社会公益职能或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法人单位,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改善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运行经费全部为国家财政资金或国家赋予的收费权利形成的非税收入,因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够真实、准确反映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的重要依据。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通过建立与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是摆在我国事业单位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重要作用

首先,由于财务人员粗心、主观故意等原因,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差错,如果不能及时查找出错误则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及掩盖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着国家财经秩序。因此,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工作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产物,建立与健全会计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预防会计核算差错。

其次,随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具有经营业务来源的事业单位已按照企业化管理模式运行,传统“收支余”型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事业单位需要。因此,事业单位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立会计监督机制实现数据查错防弊、提高核算效率及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在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同时,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意识淡薄

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从财政体制、国库集中收付、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会计制度及报表编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各地区事业单位能够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与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个别事业单位领导未能正视会计监督作用,未能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建立与执行会计监督机制,造成事业单位财务核算不规范、缺少必要的监管,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并为个别工作人员贪污舞弊提供土壤。

(二)会计监督制度缺失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的漠视,未能在本单位内部建立会计监督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会计监督制度,但由于监督制度未经认真论证,与本单位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会计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其次,个别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但由于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原因,未能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会计监督制度执行,造成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三)会计造假行为频发

个别事业单位出于使用国家专项资金弥补经费或集体、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等目的,指使财务人员编制虚假会计凭证,以此作为集体、个人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手段。例如,某事业单位在“项目支出”科目列支本单位办公电脑购置费用,违反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挪用国家专项资金。再如,某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受到本单位领导授意,未将出租本单位办公楼收入记入本单位会计账簿,直接将该收入用于本单位工作人员福利发放,严重违反财政部门“收支两条线”管理及八项规定等法规、条例。

(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会计人员素质低下问题。一是个别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为转业军人或其他非财经专业人员,加之平时未能积极对财经知识加以学习,无法满足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监督对相关知识的需要。二是个别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未能正视违反《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危害性及应受到的处罚,当本单位领导授意编制虚假会计凭证时,未能坚守会计职业道德底线。

三、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问题的措施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都有自己运行的制度,当然事业单位会计部门也不例外,所有的会计人员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就是单位的会计监督机制。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职能的变化是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的,它就是要对会计行业部门进行监管,使会计的发展可以走向正规化,并且能够在事业单位中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以下根据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问题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观念

首先,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就会计监督作用进行广泛宣传,促使事业单位领导提高会计监督重视程度,保证会计监督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发挥作用。其次,事业单位领导应从人才队伍建设、各业务处室配合及办公条件等提供支持,以促使事业单位各业务处室、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会计监督工作,为会计监督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及线索,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

(二)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事业单位应按照《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会计核算工作制定本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本单位会计核算行为,降低会计差错及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同时,制定内部会计监督流程,包括对建账、会计凭证编制、记账、报表出具等内容,以明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责。其次,财政部应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制度中应明确会计监督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依托《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制定会计监督实施细则,以提高会计监督制度可行性。同时,制度中应明确各事业单位、法人、财务人员在违反财经纪律后应承担的法律、行政责任,通过对违纪人员、单位进行处罚,以降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行为发生的机率,提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及安全性。

(三)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事业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财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会计核算流程、会计监督等培训,使其树立正确的会计监督意识,从而规范财务人员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强化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定期聘请财经院校教授、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就会计软件使用、财经法规政策讲解等内容进行培训,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流程、充分了解财经法规精神,使财务人员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财经法规进行,提高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并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提供有用依据,推进事业单位公益事业稳定、顺利开展。

(四)建立会计监督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为了确保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作用的有效发挥,应在内部建立、健全会计监督考核机制。首先,对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会计核算规范性、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差异程度进行定期考核,并对在日常会计监督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部门或员工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同时,对违反本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会计人员给予严厉处罚,将违反法律法规的会计人员按照程序移交纪检、司法部门,以提高会计监督的规范性及威慑力。最后,建议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将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业绩考核、领导晋升的重要参考标准,推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会计监督是事业单位经济监督的重要内容,它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促进各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质量。它是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全面、有效的监督。解决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会计监督事业单位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常态下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