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静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最新一次的修改中明确提出当前我国的各个事业单位需要参照《会计法》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来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当前我国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则将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8-0063-02
前言
一套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同时也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管理目标。正因为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意义,管理层领导也对其提高了重视程度。但是纵观我国国内的事业单位,其内部控制工作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缺少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的。为了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进行内部控制,实现资产有效管理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细节内容。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事业单位由于受传统老旧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掌握还停留在表面的基础内容,并且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领导没有对内部控制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导致对其的认识不足。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领导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混淆,认为在企业内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即是进行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展不顺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认识不足,这不仅会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会造成重要的财务信息外泄,出现会计造假等现象。
(二)缺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本体系
在2008年的6月我国的财政部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发表了第一部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条例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且在之后的几年内又陆续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相关制度条例。通过颁布这些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条例确立了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大致框架,并有相对应的理论条例作为参考。但是相关的部门至今并未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出台相关条例。这种情况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没有相关条例可供参考。这也对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得其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缺少相关的体系标准。
(三)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不强
我国事业单位的性质区别于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事业单位则是非盈利性质的单位,因此对事业单位内的各个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这种情况使得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更好的履行职责,对单位内部员工进行监督管理。长此以来造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对员工强效的约束力,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不能在单位内部顺利开展,内部控制制度也不能发挥其真正的职能,形同虚设。
二、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实现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和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管理,这也符合当今国家对于事业单位提出依法理财的相关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为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并且在事业单位进行采购活动和其他资金流动时实施全方位控制。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以此来强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标准是当今各个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当中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内所开展的所有业务活动全都需要进行详细的预算执行。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确保其正常开展业务活动,同时还能有效增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以此来提高事业单位用于业务活动的资金使用效益。
(三)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工作进行强有力的审查和评价,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事业单位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确保相关财务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更好的开展工作,对会计部门上报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核算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同时还能有效的发现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纰漏,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若想更有效的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根本原因在于管理层领导对于能否增强开展内部控制的意识和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程度。要求事业单位管理层领导对于内部控制在实行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确保单位资产流通和会计核算工作正常运行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通过增强其内部控制的意识,来落实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工作。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职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机制。以此来调动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内部控制工作不仅是会计部门所负责,要做到人人监督、人人重视。以此来形成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气。
(二)加强预算控制的管理
预算是事业单位对未来一年之内的所有业务工作的资金收支情况进行计划统计。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更好的加强预算控制管理。在单位进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对于单位用于业务工作的各项资金流动做出明确的规划和统计,核对具体的资金收支额度。开展相关项目工作的过程中对每一个下属项目工程所涉及的资金成本进行成本预算,并在项目结算时核对预算结果确保不会出现资金浪费和个人贪污等现象。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事业单位进行预算管理能够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
(三)加强授权批准控制的管理
事业单位的授权批准控制是实现内部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事业单位开展有关经济业务的活动过程中单位内部员工需要请示管理层的领导进行授权批准,在得到授权后方可开展相关活动。而管理层领导需要对授权活动进行充分了解。例如在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活动时,需要对涉及的多种经济业务进行了解。并且要求其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后方可对其进行授权批准。明确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具体工作职责,要求员工在未经过相关授权批准的情况下严禁对资产进行直接接触。
(四)加强关键点控制的管理
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到位导致控制环节经常出现问题。而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加强对于关键点的控制。例如在事业单位设置岗位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对于不相容岗位进行区别划分。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核心内容是进行“事业单位的内部牵制”。首先明确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职务,其次是要细化各个不同岗位的责任划分以及权限限制,使得不相容岗位和职务能够进行有效的相互监督。以此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套权衡机制。通过这套权衡机制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夠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五)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伴随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事业单位也应不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化技术,以此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效率。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不断增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来实现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进行全程监督。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在内部控制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问题和不足,以此来补充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条例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通过完善当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实现对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和资产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事业单位的资金能够正常运转,保障日常业务工作的顺利进展。本文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高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内容的阐述能对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