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强
全域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全覆盖,是资源优化、产业发达、产品丰富、空间有序的系统旅游。本文对秦皇岛市全域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基本概况进行简要概述,对秦皇岛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进行详细分析,最终对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提出建议。
引言
全域旅游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契机,将旅游业发展的小概念扩大到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概念中,将原本孤立的旅游产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要素相结合,配置完备的旅游消费产业链,建设能全面满足游客体验的综合性、开放性旅游城市,从而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从实践的角度,以城市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全域旅游发展的概况,阐明秦皇岛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对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为秦皇岛市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全域旅游理论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是一座城市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相关产业、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等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社会共建共享、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以区域内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需要突破景区局限,要求全社会参与,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形成区域内的整体发展观念,打造全域一体的旅游品牌,让环境保护、区域建设、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各方面都服务于旅游发展大局。
(二)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持政策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 号文件)中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定位“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赋予了旅游业的新使命。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二、秦皇岛全域旅游基本概况及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一)秦皇岛全域旅游概况
1.基本概况
秦皇岛汇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元的文化禀赋、多彩的资源类型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包括滨海旅游资源、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气候温和,有着悠久的度假历史,是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发祥地,是驰名中外的旅游休闲胜地。秦皇岛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秦皇岛市把旅游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和基础产业,明确要发展全域全季全业态旅游。
按照省政府2017年印发的《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秦皇岛市分属于海岸海域生态防护区和燕山—太行山生态涵养区。2017年秦皇岛市以承办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推动全域旅游,打造“下海、上山、入村”全覆盖的山海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山海康养旅游度假区规划定义秦皇岛区域内生态主体功能包括:生态休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实现这一目标,秦皇岛市先后关停83个露天矿山,修复其余露天矿山,力争到2020年使全部露天矿山采掘业退出秦皇岛市。推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识,是秦皇岛市转型突破的战略性选择。与此同时,秦皇岛市确定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标兵城市。
2.发展概况
秦皇岛市于2016年获批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面对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机遇,秦皇岛人民在思考怎样将景点旅游变为全域旅游。过去秦皇岛市旅游项目建设集中在沿海区域,重点发展海域旅游。在全域旅游的总体规划下,秦皇岛市提出“下海、上山、入村”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秦皇岛市启动了邮轮游计划的“下海”游项目,一期投放小型邮轮5艘,与青岛、烟台等地形成通航,未来将开通通往韩国、日本的航线,一步一步的开拓秦皇岛远洋航线。此外,秦皇岛市通过加强协调和关联提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秦皇岛市通过对抚宁进行撤县设区,使城市发展空间实现跨越拓展,为秦皇岛市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來巨大的市场空间。在被划入海港区的石门寨、杜庄、驻操营等三镇,采矿、水泥等重污染产业原本是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成为海港区发展旅游业的主战场。
同北戴河、山海关相比,秦皇岛市海港区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属于短板,但通过公路建设补齐了短板,串联起北部山地的十几个景区和上百个村庄,激活了560多平方公里。公路建设方面,包括京哈高速公路祖山连接线和长城旅游公路,其中祖山链接线全长24公里可直接连通祖山景区东门,长城旅游公路全长58.6公里,沿途地区拥有广阔的山场面积,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并建设配套支线路段116.8公里。依托这两条线路,一条山海旅游大通道基本成形。同时还通过市区老旧窄轨铁路的改造,拟定建成自海港区大码头至长城脚下的通观光旅游小火车。
(二)秦皇岛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首先,秦皇岛旅游业还处于一个以滨海旅游为主的夏季避暑旅游时代,一般旅游活动集中在已发展成熟的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而远离城市的北部郊区、乡村等,虽然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充满原生态魅力的农业资源,但基础设施、景区知名度方面还相对薄弱。发展全域旅游,最根本的就是打破这种传统景区旅游一枝独秀的旅游格局,全域打造特色鲜明,各具吸引力的旅游地标和服务业态。通过全域旅游的催化,促进本地旅游资源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开发,促进地方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和升级,促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形成全域旅游产业的集聚和规模化、特色化建设。
其次,传统的旅游产业观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风景、名胜古迹等传统旅游资源,还包括农、林、畜、牧、渔产业及工业观光产业等一系列产业因素,都应该是旅游发展依托的重要资源。全域旅游开发就是对所有可利用的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与组合,将能够利用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将能培育的产业要素整合在一起,突破传统,最终形成秦皇岛全域旅游的大开发格局。
最后,秦皇岛旅游历史发展悠久,但竞争不容忽视。秦皇岛市于198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1998年,秦皇岛市入选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可以看出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先后入圍国家级的旅游城市评选名单,可以说秦皇岛市已积累了一定的旅游业发展经验,创造了许多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但随着全国多地开发滨海旅游度假地、乡村旅游目的地等多种形式的旅游资源,秦皇岛全域旅游面临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容忽视。秦皇岛虽然拥有漫长海岸线、悠久的历史古迹等因素,但旅游配套设施、全域旅游资源整合度、全市协调联动共同发展的凝聚力都有待加强。秦皇岛全域旅游在竭力挖掘自己所空间区域旅游潜力的基础上,还应取长补短对全域旅游进行创新式发展。尤其是挖掘可打造城市品牌形象,变现为旅游资源的亮点部分,重视旅游一体性。
三、秦皇岛全域旅游推广策略
(一)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
智慧旅游是指从面向游客、面向企业、面向政府三方面打造智慧旅游新模式,同时在旅游宣传营销平台、全媒体营销平台、电子商务系统等方面应用。面向游客是指打造智慧旅游新体验,使游客从传统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旅游消费方式转变;面向企业是指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全域营销,促进企业旅游营销模式由传统营销向精准营销转变;面向政府是指打造全域智慧管理体系,促进行业管理由被动管理向全程、实时管理转变。
全域旅游宣传营销平台是通过网络媒体推广区域旅游,采取一键发布,快读推广,形成以旅游线路、酒店、土特产、景区票务、旅游租车等为主的预定服务、旅游信息查询服务、营销策划服务,以此吸引游客。全域旅游全媒体营销平台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规范的网站群,实现游客通过移动端、APP、PC端的访问;通过媒体发布,实现目的地旅游信息自动终端与站外媒体,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讯、公共服务、旅游商品等。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微信商城、APP商城、PC商城实现目的地旅游电子商务,根据目的地特点进行模板定制与栏目设计,实现全域商品的预订与在线支付。
(二)打造山海康养旅游新业态
背山靠海形成的山、海资源是秦皇岛市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背景下结合建设康养旅游项目,将成为吸引全国游客的新型旅游业态。秦皇岛市的旅游产业一直着重开发海域资源,产品功能以观光游览为主,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的问题,造成互动型和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不足。以山海康养为主题来打造秦皇岛市全域旅游产业,既能提升秦皇岛市整体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又能实现秦皇岛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秦皇岛市以山海康养为新的旅游品牌形象,能让秦皇岛的旅游形象更具特点,更加突出。秦皇岛可以通过山海康养来区别于周边滨海城市旅游产业,从而避免旅游产业的同质化问题。为促进康养产业的发展秦皇岛市可以建设重点旅游产业项目库,将具有康养特色的项目纳入从而进行重点支持,比如国际康养旅游中心、森林康养小镇、葡萄小镇等。秦皇岛市还可以深入开展“旅游+”战略,丰富购物游、研学游、海洋游、工业游、运动游等旅游项目。
(三)开发秦皇岛市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是旅游产业在工业制造业中的拓展,是人们对旅游资源定义的全新理解,是旅游新概念和旅游新产品形势的创新结合体。在发达国家工业旅游的历史悠久,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利用其强大的品牌效益来吸引对工业制造流程好奇的游客,已品牌吸引游客又通过工业游的开发促进了自身产品家喻户晓。近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开始注重工业旅游,如上海宝钢、青岛海尔、佛山海天、广东美的相继向游人开放,都获得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参观工业企业的旅游项目,消费者既能增长见识,又能体验生产过程中的乐趣。对企业而言,让消费者了解生产过程,能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产生信赖感,所产生的效果远胜于宣传广告的效果。
企业应提高对工业旅游的重视度,大力开展工业旅游项目,把工业旅游视为企业重要的文化建设活动和宣传公关活动。秦皇岛玻璃制造业历史悠久,2010年12月建设了我国第一家国有玻璃
专题博物馆——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馆内展品呈现出我国玻璃文化的发展历史,涵盖了历代玻璃工艺的演变和玻璃工业鼎盛时期的生产状态。在此基础上,秦皇岛玻璃制造的相关企业应该加大工业旅游项目的建设,开展玻璃制造观光游。
(四)以文化为核心带动全域旅游
夏季避暑游一直是秦皇岛旅游的主体,秦皇岛全域旅游的重点策略就是带动起四季全域旅游,文化元素不受自然资源条件限制,可以发挥文化创意元素,增加旅游文化的参与性与感知性,加快推进旅游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开发,通过对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等景区的创新设计,进一步打造主题街区、娱乐、购物等系列化主题业态,同时将滨海与长城等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到全域旅景观的形态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展示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通过不断充实旅游项目中的文化符号,形成不可复制的旅游业态体系。
(五)加强全域旅游人才梯队建设
加强旅游产业人才梯队建设,弥补全域旅游产业发展中人才不足和人才断层现象。2015年11月4日,国家旅游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提出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着力培育旅游职业经理人市场。秦皇岛市应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起全域旅游领域人才培训基地、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旅游重点课题和专项调研,加大全域旅游产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形成全域旅游研究特色。
(六)实现全民共建共享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在关注游客的愉悦感和体验感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全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促进当地居民生活的便捷化,而不是以影响城市常驻人口的生活来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只有在全域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让城市和乡村的居民感受到自身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全体市民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全域旅游建设,将共建共享全域旅游业的发展成果,自觉把自身纳入旅游业的发展中,做文明市民,从而提升秦皇岛市全域旅游的软环境。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