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指标

2018-10-17 02:45安东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特征分析

摘要:大风天气特征分析以及预报指标分析是影响区域内天气预报准确度以及了解地理特征的重要指标类型。本文选取了辽宁中北部地区,对其形成的大风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别从低压强烈发展以及南北高低两种预报指标模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风天气;特征分析;预报指标

中图分类号: P4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78

本文选取的案例为辽宁中北部地区,该地区的风压场符合梯度风的基本原理,同时与当地的气压形势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地面条件上来看,其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包括有南高北低、冷锋后部以及低压强烈发展三种类型。其中,由于冷锋后部型属于较为不常见的类型,所以本文重点选择两种常见的预报指标类型进行分析与介绍。

1 低压强烈发展型

作为北方地区最为常见的大风天气特征之一,低压大风是由于周围气压梯度最大的地区所产生的一种大风气候,由于本区域内的低压具有发展为强低压的特点,所以其经常会带有区域周边发展的特点,该地区的低压发展具有春季次数频繁,西南风为主的特征,常规条件下风力为6~8级。

1.1 实例分析

在2015年3月18日,本地受到高空不稳定的影响出现了地面低压情况,而该区域内出现了全区大风天气,最大风速达到29m/s,本次大风天气就是上面介绍中提到的低压强烈的发展类型。

1.2 高空环流

在本区域内的中高纬度欧亚环流形成了独特的两脊一槽类型,而此时日本与乌拉尔山脉可以作为西部地区,而我国则处于西部槽位,而此时锋位为北纬45°,由于贝加尔湖的南部处于低槽快速变化,所以该地区的风形成原因是槽前西南,而整个风力也达到了24m以上,当低值的中心景观时,由于西南风向的影响,导致本区域内出现了全面的大风天气。

1.3 地面形势

通过地面天气情况不难发现,本区域内8点时段由于强低压的变化导致西部地区出现变化,进而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天气,之后又转为低压中心位置,此时由于地面低压的前部被西南风向控制,所以其中有7条压线通过了本区域,而在11点,随着低压不断向东部移动,其才出现地面强低压对于天气系统的整体影响,而这次影响也是该地面天气系统形成的最为关键因素之一。

1.4 系统三度空间的配合

结合三度空间的配合影响情况来看,本区域本身位于辽省内的中北部地区,其高低空的系统都会通过高空低压中心来实现风向的变化,而低槽位置与其也基本处于重合的状态,这个时候系统的相对较陡,其表现出了一定的倾槽的特点。

1.5 强低压发展型天气指标

在低压变化并向东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其低值中心基本位于北纬的45°部分,所以地面5条贯穿线穿过了本省域,而此时东经125°部分也有2条线穿过。此时风速也超过了16m/s,气压为860hPa。

2 南高北低型

南高北低类型的预报指标大多出现于春季,同样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大多表现为南高北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西南大风天气在这里尤为常见。常规条件下,该类型一旦出现,一般风速不大,而当西部具有低压且持续东移时,可能会伴有较大的偏南风天气,现以实例进行分析如下。

2.1实例分析

2.1.1 高空环流 在2016年4月8日晚上8点,环流为两槽结构类型,在贝加尔湖周边形成了独特的低压带,而此时的空气移动受到了其阻挡与影响,进而表现出冷空气持续堆积的情况。在850hPa形势场中可以看到其东部的暖脊十分显著,而此时的风区内部的等温线相对比较集中,此时的风速也达到了18m/s,此时不断移动并持续加强。在锋区内部也形成了快速移动的暖流,而在槽前的部分西南段该情况更为明显,在冷暖空气交汇的同时,温度梯度也会发生变化。在较强的风区影响下,其逐渐表现出大风沙尘天气,而这也是高空天气系统中常见的表现类型。

2.1.2 地面形势 结合地面图的观察情况来看,该区域内与蒙古低压以及中下游的高气压具有配合的效果进而出现地面冷锋,这才是导致出现类似天气类型的主要原因,也是地面天气系统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内蒙古低压的变化与影响当中,其会辐射到黑龙江地区,这时低值中心处于北纬的50°,此时位置为东经124°,而此时对比长江地区,其中下游的高压为36N,而配合低压逐步实现向东部移动,而冷锋划过本区域的同时,配合内蒙古低压形成冷锋,这才出现了本区域内8级西南大风的预报指标。

2.2 南高北低型大风天气指标

在高压角度上看,本区域的高压一般都显示为长江中下游的高压类型,所以其位置为35~45N,而此时经度为128E。从低压分布情况来看,其大多是由于蒙古低压所导致的配合冷锋系统,在该区域内的低压中心分布在52~54N以及118~133E。在分析高度场差值时,其值为850hpa以及500hpa,所以该区域的高低压中心的差距较大,达到了16Hpa。

3 结语

本文結合选取辽宁中北部地区的气候特征与大风天气的特征对其进行了分析与整理,重点对于两种大风天气的特征以及其预报指标的形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与介绍,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升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同样也可以为体现预报价值,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希望可以为本地的气候研究与农业生产、开发提供思路与见解,也为其他地区的预报指标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于志明,王驷鹞,马冬亮.渤海海洋气象灾害天气分型与预报指标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34(01):106-111.

[2]杨雪艳. 中国东北地区风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大风的成因研究[D].兰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安东,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综合业务。

猜你喜欢
特征分析
1822号台风“山竹”演变特征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穆夏艺术特征分析
泡罩包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分析
2016年14号台风“莫兰蒂”特征分析
2012 年南海夏季风特征分析
凉山州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近35年云贵高原暴雨特征分析
听神经瘤患者的远红外热像特征分析
肾康注射液不良反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