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 韩春 胡映璇
摘 要 文章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消费调查数据,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消费情况和消费观念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问题致因分析,提出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合力,从受教育者的消费思想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观。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消费观
基金项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2017年度“思政”专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517269)。
作者简介:张志鹏,广东石油化工學院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韩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胡映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097
一、大学生消费观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消费观
“一个人的消费内容、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行为等都受到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在不同的消费观指导下,人们的消费行为也会迥然不同。” 大学生对消费观做出正确选择,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引导,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并随着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消费观的必然联系逐渐得到重视。
(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消费观的联系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存在联系必然性,即目标一致、内容相关。从目标一致的角度来讲,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培养大学生消费观目标具有一致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解决社会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实际水准之间的矛盾,都是为了实现促进受教育者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从内容相关性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味追求的“注入”式的灌输,过于侧重对意识形态理论灌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兼顾受教育者非意识形态的教育,如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情绪、意志等因素,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一定程度上属于非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影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二、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新变化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消费、超前消费以及贷款消费等消费行为已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核心, 具有基础性和统领性作用。” 为探析大学生消费观的心理变化,通过问卷星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共收到154份问卷,有效问卷154份,通过分析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从而抓住大学生消费观发生新变化的实质原因。
(一)网购消费得到热捧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得出,大学生选择网购消费方式的比例占70%,不经常网购及从不网购的大学生仅占 5%。可见,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擅长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迅速加入网购大军,必然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造成冲击,导致可能出现出现不理性消费行为。
(二)超前消费备受关注
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校园贷”、“裸条借贷”、“花呗”等金融借贷产品盯上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但我校大学生对超前消费行为持有理性的认识,支持超前消费行为的比例仅占8%,而反对的比例则达58%,对于持无所谓观点的同学所占比例则为34%,从调查数据分析,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网络信贷受到青睐
网络信贷消费悄然兴起,出现了以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为代表的网络分期付款新型金融服务,以其门槛低、操作简易的优势,迅速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据调查,网络消费信贷已经逐渐进入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生活,所占的比例高达11%,这给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针对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显示,网购消费、超前消费以及网络信贷等已经形成新的消费环境,在新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新时代部分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变,即由传统的节俭消费观转化为具有西方自由主义的、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和追求质量消费的现代大学生消费观,但由于大学生对消费新环境具有模糊的认识,导致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存在很多问题,如盲目跟风、攀比消费心理等等。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变化因素及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变化因素及策略
实现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实效性取决于自我教育的实现程度。“人的存在及其成长的过程中,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诸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无法替代的个性功能,同时也还各有某些弱势差异,需要各自发挥优势形成互补。”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
1.大学生消费的矛盾观。大学生作为特殊消费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依赖性和独立性。虽然大学生离开了家庭而进行独立生活,但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生活费的来源:全部来源家庭支持的占29%;生活来源于家庭支持以及自身从事劳动获得组成的占65%;仅依靠自己劳动获得占2%(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勤工俭学、兼职等)。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的主要生活来源还是依靠家庭支持以及自身劳动获得为主,但是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消费观念与其消费理性尚未成熟的矛盾,导致了大学生消费满意程度不高,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消费不满意程度,占45%。究其原因,大学生在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等非理性认识的影响下,一旦缺乏及时有效的教育,大学生消费观就容易产生被扭曲的可能性。
2.大学生消费的实践观。“教是为了不教”,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程度,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重要标准。大学生在接受消费观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把内在的思想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在消费的过程中,做到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习惯,提高对于非理性消费的识别能力,自觉把个人消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四有”青年的要求结合起来,在消费行为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实现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调查数据表明,来源家庭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占38%,受同学影响的占29%。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及发展,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大学生的消费环境是由教育主体创造的,而教育主体自身也是受到教育的。作为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阶段,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秉持着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的家庭,能够对其家庭成员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能够避免产生盲目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以及冲动消费等不良消费行为。因此,需要加强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在满足大学生的物质资料消费和发展资料消费的基础上,要了解掌握孩子的消费,及时发现其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并进行引导教育,使其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内所接受教育主体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是立德树人教育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我们当前所容易忽视的薄弱环节。据调查数据分析,大学生认为学校偶尔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的比例,占41%;认为没有的同学,占24%。学校仅停留在公共场合进行消费观教育的行为是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的。其一,学校重视对于消费观教育的工作,通过营造优良的校园氛围,推动消费观教育工作进课堂、进宿舍、进头脑。其二,思政课堂根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正面指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中介载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其三,高校辅导员需要密切关注大学生消费心理以及行为变化,为大学生的消费困扰提供科学、有效的咨询辅导。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消费观的育人功能。
(四)社会教育
在西方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以及各种新媒体新渠道介入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这种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消费的形式,但非理性消费却导致资源浪费、攀比之风、享乐主义蔚然成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衔接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工作,通过整合社会教育的主体力量,从而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消费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大学自我教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消费矛盾时,能够做到合理分析问题,正确解决矛盾。
1.改善社会风气,引领大学生正确消费观。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提高,“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国民消费观的教育,特别作为国家新生代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 需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坚决扫除腐朽邪恶的社会丑态,把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与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教育结合起来。
2.完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合理消费行为护航。随着借贷金融机构在高校内的悄然兴起,以其门槛低、操作简易等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在资金方面的紧张程度,但因“无利息”的诱导性以及隐藏着“高利息”的虚假性等,使部分消费心理不成熟的一些大学生深陷借贷而又无力偿还的困境,导致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屡屡出现,这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社会的风气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强调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重视校大学生不理性消费问题,应从校园网络贷款的源头,提高网贷公司市场准入的门槛;从校园网贷的运行过程,完善网贷公司市场行为的法律約束;从校园网贷的对象,适当限制学生的贷款行为,从而让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在法律保护中健康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根本目的和专门任务的是解决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与教育对象实际思想发展水平之间矛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绝不能因错误的消费观念让大学生错失与时代共发展的机会。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需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合力,从大学生的消费思想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消费。
注释:
王贵平、刘本君、毕飞飙.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大学生消费观研究.理论研究.2010(2).112-114.
刘红梅、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内涵及其研究价值.思想教育研究.2017(12).12-16.
关冬生、关淑凡、石军青.少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广东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3(3).9-20.
柴毅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刘芸、袁方.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问题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11,28(2).104-10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