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耕 李冠熙 刘贺来
找问题、挑毛病总是比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更简单。党员电教片创作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罗列出一些问题:在风格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主要表现在叙述比较平淡、沉闷;缺乏现场感;解说词写作缺少群众语言,表述方式单调、套话多。在内容上,说教式的内容还比较多,在贴近性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不能从群众感兴趣的角度提炼新闻信息,往往过分注重自上而下的指导性,将观众看成是需要教育的对象,口气多是说教式的,居高临下,不能与观众平等交流;一些片子的展示脉络往往是从概念到概念,缺乏渗透式的展示方式,缺乏生动的故事,缺乏生动的引入。在时效性上,还不是很强。主要表现在对中央和上级党委推动的重点工作在反应速度上还没有达到最快;一些主题性报道中缺乏“最新”的事件由头。另外,选题范围还缺乏全局性的东西,在创作中最常见的还是一人、一事、一地的典型经验。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要说到解决问题,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涉及到从观念到表达的一系列变革。我们觉得,这一系列变革的突破口还在于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党员电教片的平民化表达。所谓平民化表达,也就是以人民群众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为立足点,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形式来生动地表现主题。
实现平民化表达的激发器
要解决目前党员电教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转变观念是一项前提性工作。
首先,要更准确地理解政治与党教宣传的辩证关系,变刚性的传声筒观念为柔性的宣传艺术家观念,决不应该把党教宣传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界定为一种简单的刚性联系,一种直接的、硬性的、对政治绝对服从的关系。目前,我们相当一部分的党员电教片还处于这种刚性联系中。而相对于刚性联系而言的柔性联系,强调的是一种更为含蓄、自然的联系方式,强调的是政治意识、宣教職能与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尊重接受主体接受习惯的有机统一。这种联系方式对于当前党员电教片的意义在于,它既可以促使党员电教片走出程式化、填空式的思维方式,拓宽视野和思路,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目前党员电教片创作的专业化水平,使党员电教事业在人员配备和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后,宣传和艺术水平也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要转变居高临下教育人的观念,应该把自己放在一个与观众平等交流的位置上,实现观察视角的平民化身份置换。在面对采访对象时,一些编导总是习惯于站在上级立场上,进行一番“概念——事实——概念”的抽象思维。以这样一种从概念到概念的思维方式制片,片子的说服力、感染力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们说要实现观察视角的平民化身份置换,就是要求采编者的观察必须对象化,必须设身处地地体验报道对象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报道对象的目光采撷报道素材。平民化视角可以达到两个目的:其一,使报道更真实,避免空洞教条和“粉饰现实”情况的出现;其二,实现报道对象与电视传播在“情感”上的同构,建立有效的“情感”中介,从而在传播中更易实现新闻与受众情感的共鸣,强化报道的交流能力。
真正让群众喜闻乐见
具体地说,要实现党员电教片的表达变革,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是丰富表现形式,拓宽表现体裁。目前的党员电教节目在样式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一人、一事、一地为主的典型经验专题片,一类是以一个机位、一张桌子、一个老师为主的党课教材。尽快改变这种形式单一的宣传格局,是实现表达变革的基本动因。
丰富表现形式、拓宽表现体裁的方法很多,近几年,河北省党员远程教育中心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2009年录制《科学发展观50问》时,就把课堂搬到了鹿泉市乡下,让基层党员干部现场提出他们的疑问、看法,专家在现场根据基层党员干部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从而探索出一种双向互动的党课录制形式。2010年拍摄的《女支书行医记》,用评书的形式讲述基层党员干部的故事,达到了让党员电教节目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目的。
其次是强化表现角度,以最新颖的方式塑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选择角度的标准我们可以用“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巧”来概括。而要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还依赖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强化。所谓求异思维能力,也就是在事物的各种可能性中探求答案的能力。
在阐释求异思维时,人们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老师问学生:“人怎样抵御老虎的攻击?”有的学生答:“把老虎关在笼子里。”有的学生答:“把老虎打死。”只有一个学生说:“把人关在笼子里。”最后一个答案让大家哄堂大笑,但西方一家旅游公司并不把它当作笑话,而是受此启发开办了一个天然动物园。在这个天然动物园里,各种猛兽是散放的,而游客则被关在笼子里进行游览。这个故事对我们至少有以下两点启发:其一,考察一个事物时,总是会获得多种答案,在思维的初期,尽可能多地获取这些答案是求异的基础,答案越多、越全,思路也就越多、越全,达到求新目的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其二,求异往往是与常规思维背道而驰的。在上面的故事里,前两种答案显然是常规思维的结果,第三个答案则相反。新思路的产生,就是在反常规思维中寻求答案的合理性、充分性。
在目前的党员电教片创作中,还普遍存在着面面俱到的工作总结式、表扬稿式的报道,因此,强化表现角度,以最新颖的方式塑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有着更特殊的现实意义。
再次是充分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让党员电教片更加意味深长。什么是“意味深长”?就是说表现的事实有概括性、有典型性,能让别人看后想到很多。
要做到“意味深长”,最关键的是要有大局观,要准确、深入地把握当前党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2010年,我们针对“创先争优”活动拍摄的新闻专题《求实》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目标。节目中不仅揭示了轰轰烈烈“走过场”、一本正经“搞形式”是一些地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问题,也介绍了石家庄、廊坊、沧州等地如何把“创先争优”工作做实的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还尝试对本届河北省委“务实思维、落实思维、朴实思维”的整体执政风格做出概括。这种整体执政风格的概括事实上正是河北省整体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求实的认识基础、组织保障。不管我们的分析是否到位,但力求达到的就是让片子更有意味一些、示范性更强一点。
然后是细节生辉。细节本来是一个文艺学的概念,指的是在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把这个概念引入新闻学的范畴,指的是处于情节之下的、能从微观的角度上细致地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特征的新闻事实。传播人挖掘细节的意义在于:一、它可以使枝干性的情节生动化,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二、它可以有效地阐释情节发展的必然性,使新闻作品在逻辑上更加完整。
最后是实现语言的三重转换。电视语言总是面临着三重转换:一重是新闻事实稿件化,一重是稿件口语化,一重是口语电视化。在第一重转换中,稿件化使新闻事实成为了书面语言;在第二重转换中,口语化使稿件变成了“解说”,变成了记者所见所感的直接话语表达;在第三重转换中,电视化则使“解说”承担起了对画面语言的“锚固”责任(罗兰·巴特语)。现在我们的许多专题节目只是完成了第一个层面的任务。因此,如何强化第二和第三重转换,是当前党员电教片创作中必须解决的“语言”问题。像与观众拉家常一样的口语化叙述,既可以使电视新闻脱离播音腔、八股调,也是更容易贴近观众的一种述说方式。
上述四点,从实质上说,都是把新闻事实说明白、说生动、说深刻的手段。“说明白”是基本要求;而要“说生动、说深刻”,就离不开平民化表达了。这是电视传播规律的要求,更是党员电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作者黄朝耕单位:河北电视台,李冠熙单位:河北省干部网络学院,刘贺来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