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人们对脸就很重视。重视到什么程度呢?说了可能好多人不相信。在明朝皇族见人时,也是要化妆的。《茶香室续钞》中援引明朝文献说:原以为皇帝的帽子上都用珠宝,但不用翠。可是也见过藩王家里有喜事时,王爷头上簪花的,还都是翠做的,即所谓翠花。一问内侍,才知道皇帝在后宫中也簪翠花。《万历野获编》的作者沈德符说他到都城和太监们聊天时,听到皇帝上朝前一定要在脸和脖子上扑粉,这样显得更加严肃。扑粉和严肃沾得上边吗?人家没解释。也许是因为朱元璋长得不太好看,子孙们试图洗白,也未可知。
不过也有不在乎自己脸黑的。这位名人就是王安石。有一天,吕惠卿跟他说:“你脸上长黑斑了啊,告诉你个偏方,用芫荽洗就能洗掉。”王安石说:“我脸长得黑而已,不是黑斑。”吕惠卿道:“芫荽也能把黑洗掉。”王安石笑了:“我黑是天生的啊,芫荽有啥用呢?”
男人脸黑点儿不是问题,可要是坑坑洼洼就有点儿麻烦。古人把出过水痘留下的疤痕叫“痘疤”,文雅一点的名字叫“天黥”。明朝有个文人叫徐渭,曾给一幅人物画像写赞,画上的人物恰是满脸天黥。脸都成了这样还得夸,真够难为徐渭的。但是徐渭厉害啊,直接写道:“瓜啊瓠子啊又白又肥,只能做腌菜;松柏树干多鳞片,却是栋梁。看您的长相,绝不能是瓜瓠,必须得是松柏……”有这么夸人的吗?
黥是一种刑罚,指在犯人脸上刺字。尤其是在宋朝,这种刑罚用得比较普遍。如《水浒传》里的宋江、林冲等人都被刺过字。魏泰的《东轩笔录》中讲了个脸上刺字的笑话:有个叫陆东的通判代理知府行事。他判了一个罪犯流放,在人家脸上刺了几个字——特刺配某州牢城。
字刺完了,手下人却提出不同意见:“领导,不对啊。这个‘特’字意思是本不该这么干,但因为某种原因破例这么干。你这意思不是说,他罪不至此,但迫于朝廷规矩只好发配吗?这不是事实啊。这人本来就该发配,所以‘特’字讲不通,回头上面该追究了。”
陆东一听吓坏了,立刻把犯人叫来重新刺字,把“特刺”二字改成“条准”。倒霉的犯人受了二茬罪。
后来,有人向上级推荐陆东升官,上级一听他的名字,就说:“陆东啊,是不是在犯人脸上打草稿的那位啊?”
关于脸,还有一个挺有名的寓言。这个寓言的原创是唐朝人顾况。《唐语林》中说,顾况总是和同事闹别扭。有一次和领导吵完架,他气哼哼地讲:“我做梦梦见嘴和鼻子争功,嘴说:‘我谈论古今是非,你鼻子不出声,为啥在我之上?’鼻子说:‘咋了?饮食非我不能辨!’眼睛说:‘我近能看毫端,远能看天际,唯我当先,必须在更上面。’眼睛又问眉毛:‘你有啥用啊,还在我上面?’眉毛道:‘怎么了?我是没用,就好比主人养的宾客。可如果没有宾客,就不能体现主人的实力,所以人若没有眉毛,以何面目见人啊?’”
顾况说这话,是挤对那些高高在上而毫无用处的家伙,暗指他们跟眉毛一样,纯属撑门面的。有个群口相声叫《五官争功》,最早的出处大概就在这里。
唐玄宗时期,有一位安西衙将刘文树,口才极佳,特别善于奏对,唐玄宗很喜欢他。刘文树长了一脸黄毛胡子,特别像猴子。唐玄宗老拿这事儿挤对他。唐书《开天传信记》中说,有一次刘文树要去见皇上。唐玄宗事先叫来身边的谐谑高手黄幡绰,叮嘱道:“明天见了刘文树,你给我好好奚落他。”刘文树早知道皇帝憋着坏呢,也找到黄幡绰,送了他好多礼物说:“最烦别人叫我猴子了。你明天再怎么说,也别说我像猴子。”
第二天,当着皇帝和刘文树的面,黄幡绰是这么说的:“可怜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意思是说你不像猴子,是猴子硬要像你。
唐玄宗大笑,心里也知道黄幡绰肯定收了刘文树的好处。可还是开心了,就没再追究。
将军的脸很重要,若是长得不给力,上阵杀敌的效果可能都要打折扣。《教坊记》和《乐府杂录》都说到了脸的故事,具体是这样的:南北朝时期,兰陵王高长恭性格胆勇,上阵杀敌总是最先突入敌阵。但是因为长得太漂亮,很影响打仗的效果。于是高长恭想了个办法,做了个大面具,上战场前戴在脸上,果然威风八面,百战百胜。这就是面具的开始。后来,在一些需要雄壮之气的舞蹈里,也出现了面具人。唐朝宫廷里的鼓手也都戴着面具,拎着鼓槌出场。
类似的事情现在也有,英超切尔西队守门员切赫就是一位。2006年,切赫在比赛中被对手踢得颅骨骨折。伤愈后,每当比赛,切赫必戴面具。一种说法是因为医生嘱咐切赫必须保护面部;另一种说法是切赫只有戴着面具心里才会感到踏实,不然心里总有阴影。不管怎么说,切赫这面具就算永远戴着了,除非他退役,而面具也成了切赫的标志。
拿面具遮脸,貌似不要脸,其实是为了要脸。
<<<超级链接
历史上的兰陵王
兰陵王,名高长恭 (公元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其容貌俊美,骁勇善战,北齐乾明元年被封为徐州兰陵郡王,故称兰陵王。
据《北齐书》讲,武成帝河清四年,北周军大举进攻,包围了洛阳。高长恭当时为齐军中军统帅,他率五百骑兵冲过周军的重重包围,直至洛阳城下。城上人不敢开门,于是高长恭摘下盔胄,乃得进城,解除了周军的包围。大捷之后,全体战士共歌《兰陵王入阵曲》。此战之后,高长恭被封为太尉,后讨柏谷、攻定阳,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高长恭的功劳很大,且威望很高,担心被皇帝猜忌,便听从谋士之言,远离朝政,偶尔装装病。即便如此,仍引来杀身之祸。
据说,某天北齐末代皇帝高纬听了《兰陵王入阵曲》后,对高长恭说:“入阵太深,毕竟危险,一旦失利,追悔莫及。”高长恭并未多想,坦然答道:“家事亲切,不觉遂然。”而高纬一听“家事”两字,顿时心生警觉。遂命人给高长恭送去了一杯毒酒。
高长恭对自己的妻子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但他也没有向皇帝申述,就饮下了毒酒。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队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而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