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10-16 10:50陈令邹倩封德平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6期
关键词:招生监督制约自主权

陈令 邹倩 封德平

摘 要 招生自主权作为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部分,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部分高校招生人员权力价值观扭曲、历史糟粕文化和考试招生制度缺陷,以及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高校招生自主权存在被滥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通过加强高校招生人员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强监督制约能防止高校招生自主权被滥用。

关键词 高校 招生 自主权 监督制约

基金项目:四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我国高校小微权力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课题编号SCSZZD20175。

作者简介:陈令、邹倩,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封德平,西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导,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227

随着考试招生制度几经改革,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实践落实的发展阶段。有序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无疑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也指出,新时代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如何确保高校招生自主权正当合理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性质复杂,是一种公私复合的权力(利),一方面,这是高校在国家教育权分权基础上对公共高等教育资源进行控制和分配的公权力。另一方面,招生自主权又是作为独立“法人”的高校依法享有的权利之一。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使得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公权力。就其本质而言,高校招生自主权是在分权基础上,为实现高校选拔人才而拥有的有限的自由裁量权。 即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办学条件和规模,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高校章程进行招生的权力。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在招生计划、录取标准、录取结果等方面享有的自主权。

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一个移植西方高校自治的“舶来品”,是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而逐渐被赋予的。1979年,上海4所高校的校长、书记在《人民日报》上首次呼吁给高校一些办学自主权。随后,1983实行的“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办法和1986年提出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逐渐赋予了高校在录取结果上的自主权。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8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直接从法律上对高校招生自主权进行了确认。2001年后试行的高校自主招生,则从实践层面开始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2014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了录取标准,赋予了高校在确定录取标准方面的自主权,这也是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核心部分。

二、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改革实践不断深入,高校招生权自主权逐渐落实,但高校能否正当合理地使用招生自主权成为了新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运行中的问题

就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和调整等阶段,出现了为谋取特殊利益而进行权力、人情、金钱交换的权力滥用现象。在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研究生招生等考试过程中,存在考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的现象。如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原院长孟新洋就曾受人请托,帮助13位考生通过音乐学院专业考试。 在招生录取阶段,存在关键岗位负责人滥用权力违规录取的问题,如中国人民大学原招生处处长蔡荣生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招录考生的案例。在录取调整阶段,一些管理不严的高校存在不合理的专业调整或转学的现象。如2015年湖南大学因审核不严,违规将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后被曝光“退回”的案例。

(二)我国高校招生自主权被滥用的原因

高校招生自主权被滥用,与国家考试招生制度和整个社会风气有密切联系。总的来看,主要有思想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制度原因和监督制约原因。

政治原罪理论认为,行使公权力的人有一种自私和邪恶的自然本性和犯罪的潜在危险。 由于公权力自产生时便具备了二重性和双重效应:一方面,公权力强调社会的公共利益,应对社会负责;另一方面,公权力又代表着某些人的特权和利益,具备扩张性和破坏性。 这就使得公权力的固有属性与人追求利益的基本动机容易产生共鸣,若没有正确的权力价值观或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权力便容易被滥用。

历史文化原因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人情轻法治的传统思想。“礼尚往来”以及亲情重于法理的人情观植根于传统风俗习惯,使得人情关系成为了一种隐性权力。 由此便产生了“找关系”、“走后门”、“塞条子”等不良风气。

二是重视教育的传统。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及传统“士农工商”的分级思想影响深远,使得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激化。

三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残留下的一种权力异化观念,容易使公权力异化为私权,从而谋取私利。

考试招生制度的不足是客观原因。当前高校在保送生、定向生、综合评价试点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采取了与全国统招相异的方式与标准,而高校招生本身作为一种政府资源垄断行为,便具有了寻租的前提,而各种招生制度的出台使得高校招生各主体和各环节中客观存在着租金 。

约翰·阿克顿曾指出,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敗。由于在实际监督制约中还存在不足便容易导致权力被滥用。

一是高校招生过程的信息透明程度不够。有些高校只公开规定公开的信息,并且公开不充分、不及时。

二是监督效力不足。高校纪检人员多由高校内部产生,受高校党委领导,而某些高校领导干部重业务管理、轻廉政监督,导致纪委聚焦主业不够,使得监督不到位。

三是高校内部行政权力严重排挤学术权力,导致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不足。

三、预防高校招生自主权被滥用的对策分析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预防和杜绝高校招生自主权被滥用,需要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入手。

(一)要加强高校招生人员的道德教育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看,高校招生人员腐败是属于“超我”的权力价值观等观念无法对追求权力异化获利的“本我”进行管制。因此要对高校招生人员就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本质、来源及作用等内容进行权力观教育,使其正视权力与责任的辩证关系。同时要通过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由此提升高校招生人员的思想觉悟,纠正错位的权力价值取向,避免在权力中迷失自我。

(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国家层面,要加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特别是适度加大对普通高校建设力度,促进高校有特色地发展,从根本上缓解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同时要通过巡视、暗访、教学评估等方式加强对高校招生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引导高校重新树立公信力。高校层面,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招生岗位的权责边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并追究责任。并要加强学术建设,积极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社会层面,加强廉政宣传教育,通过立法、舆论引导等方式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积极构建行贿可耻、行贿有罪的社会风气。

(三)要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进一步对特殊类型招生制度中的优惠政策进行限制,确保各种招生途径的机会成本相当,压缩制度中存在的“租金”。对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等各类招生制度中的评分标准、录取标准等进行细化并公开公示,做到评分有理有据,避免原则性的模糊规定。同时要健全监督制约制度,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对高校招生考试中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制约,例如采用面试“双抽签”制,让考官与考生随机搭配;实施实名评分制,让考官承担更大的责任。

(四)要加强监督制约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招生活动的监督,要加大考试招生制度的执行力度,切实履行监督审查的义务,尤其是对保送生、定向生等特殊类型考试的资格审查。纪检机构要切实发挥职能,特别是对关键岗位进行监督。要積极调动协调纪委、监察委、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及社会等多方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高校内部的纪委等监督力量也要有相对独立性,可从校外选择监督人员,减少高校对其牵制,同时加快内部治理组织民主化建设,合理运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所拥有的监督权利,对招生自主权进行有效制约。

毋庸置疑,扩大和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校办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但越是在深化改革时期,利益冲突就愈加激烈。从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来看,监督与被监督不但是同时产生的,而且应当是同步进行的,只有将预防与惩治相结合,才能有效防止权力滥用。

注释:

覃红霞.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法律阐释.江苏高教.2012(6).68-70.

新华网.艺考腐败案为何屡屡发生.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2/14/c_1120466614.htm.2017-02-14.

新华网.17名转学研究生究竟什么来头?——湖南大学转学事件追踪调查. http://www.xinhuanet.com/2015-01/24/c_1114116535.htm. 2015-01-24.

戴维新、戴芳.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55- 256,44-45.

王世谊.论权力腐败的多维本质、显著特征及其成因.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30(6).81-91.

刘进.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66-67.

猜你喜欢
招生监督制约自主权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
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全面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初探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Android的招生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
新规发布,确保消费自主权
基层检察官履职监督制约机制初探
特定国情教情中的中小学校自主权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