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对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不同找矿阶段地球化学勘查的目的任务、相应的工作方法技术、综合研究与异常查证评价等内容进行论述,对当前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野外工作部署、特殊景观区勘查方法技术、地球化学图件编制、综合研究、异常查证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异常评价
一、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的目的是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的范围内通过系统采集、分析测试天然物质中的元素含量及其相关地球化学参数,发现、圈定和评价与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矿床、矿体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从而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地。地球化学勘查的任务是根据相应勘查阶段的工作要求,针对工作区相应的地质条件、景观条件和工作条件,采用有效方法技术,最大限度地发现与工业矿床有关的找矿信息,查明地球化学异常与找矿目的物、目标物的空间关系,为地质找矿和工程验证提供依据。
以上提及的工作目的和任务是制定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规范、规定、方法技术、实施方案的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所谓不同尺度是指不同勘查阶段、不同比例尺的工作(如:1∶200 000、1∶50000、1∶10000、1∶2000);不同范围是指勘查客体地质单元的级次和规模(如:成矿带、成矿区、矿田、矿床、矿体)。显然工作尺度与范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1∶200 000工作阶段勘查客体和工作对象是成矿带,1∶50000工作阶段是针对成矿区、矿田,1∶10000~1∶2000工作阶段是针对矿床和矿体。每个勘查阶段都有著明确的工作目的和目标:1∶200000工作阶段是确定找矿远景区;1∶50000工作阶段主要目的是发现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圈定找矿靶区;1∶10000工作阶段主要目的是有效圈定与成矿地质作用或目标物、目的物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准确地确定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范围、异常结构和特征,查明异常与矿体的空间关系,为工程验证提供靶位。由于每一个勘查阶段的工作要求和勘查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工作方案也应有所区别。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一般按照3个层次部署工作:第一个层次是中小比例尺(一般为1∶200000)地质、物化探、遥感资料综合研究与成矿预测,选定找矿远景区(找矿远景区需要有重要矿床、矿点和异常作为支撑)或有望矿集区;第二个层次是以1∶50000化探、遥感开路,开展地球化学普查、遥感地质解译、矿点调查、异常查证评价等工作,优选找矿靶区;第三个层次是在找矿靶区内投入大比例尺地质、物化探综合方法勘查,确定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位,进而对成矿有利地段和找矿靶位进行工程验证,找到工业矿体。
二、特殊景观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勘查成果,历来备受重视,特殊景观区尤为如此。化学元素在地表的赋存状态、迁移集散规律、所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除取决于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和行为外,还受到景观环境和景观地球化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考虑到工作区景观条件、元素迁移集散规律和干扰因素,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才能在特殊景观区勘查工作中取得预期的找矿成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广大的地球化学勘查工作者对我国内地及沿海中低山丘陵区和各类特殊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各类特殊景观区景观特征、各种干扰因素的种类、分布形式和分布特点,制定出各类特殊景观区区域化探工作方法,在全国区域化探扫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矿产勘查工作不断向前推进,特别是1∶50 000地球化学普查和大比例尺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广泛开展,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这些成果和问题引导着人们继续思考和认识,如何不断改进和完善特殊景观区的勘查方法技术,以取得更多更好的找矿成果。特殊景观区找矿方法技术经常涉及到的问题,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对找矿有指示作用的异常信息,二是如何有效消除各类干扰因素。其中获取对找矿有指示作用的异常信息是主要目的,消除干扰因素本身也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找矿信息。在此以干旱荒漠—半荒漠区和森林沼泽区两种特殊景观区为例,谈一些个人的想法和认识。
干旱荒漠—半荒漠景观区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干扰因素主要是风成沙和钙积层。由于风成沙的混入,致使采样介质中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异常信息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消失;钙积层作为一种地球化学障,屏蔽矿化基岩和残坡积层中成矿元素,地表浅部取样无法获得钙积层下残坡积层的地球化学异常。长期以来地球化学勘查工作者对我国西北部、中西部、北部不同地区风成沙的粒级组成、磨圆度、矿物组成、元素含量、干扰特点、消除干扰的方法及风对不同粒级岩屑搬运能力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及风口、非风口地段风成沙粒级会有由于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石矿物多以硫化物、氧化物形式存在或共生,在表生环境下很容易风化和被氧化而进入细粒级土壤、岩屑样品中,即使是在干旱荒漠—半荒漠景观区赋存在土壤、岩屑细粒级样品中的这种与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地质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也会占有一定比例。部分项目的施工方案中为了避开风成沙干扰只选取粗粒级样品,赋存在细粒级样品中的这部分有用找矿信息往往被丢弃,这种现象在大比例尺勘查阶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更显突出。
三、关于地球化学异常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在某些地区的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如:元素含量)与周围背景含量有显著不同,这种现象叫地球化学异常现象;
2.形成这种现象的地球化学特征数值叫做地球化学异常值;
3.具有这种现象的地段叫地球化学异常地段;地球化学异常现象、地球化学异常值和地球化学异常地段三者统称地球化学异常。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研究对象主要是与成矿地质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按照异常的规模和级别,与成矿地质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分为地球化学省(数千—数万平方千米)、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数十—数百平方千米)、矿区地球化学异常(数平方千米)、矿体地球化学异常,不同级别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含量是不同的,地球化学省—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矿体地球化学异常随着接近成矿作用中心异常下限含量值也在逐步升高。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技术综述(内部报告)[R].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比例尺1∶200000)[S].DZ/T0167-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地球化学普查规范(比例尺1∶50000)[S].DZ/T0011-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S].DZ/T0145-94.
作者简介:张成新(1990-),男,助理工程师,现在辽宁省核工业地质局241大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