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从路
从丛林社会的野蛮竞争,到法治轨道上的良性发展,现代商业文明建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尊重竞争对手、坚守法律底线。
从竞争的角度看,追赶者的脚步声,其實是推动自身更好成长的鞭子声。就像费德勒和纳达尔,就像林丹和李宗伟,相互竞争的结果应该是相互促进,开拓更广的领域、打造更好的产品,也走向更高的境界。这样的良性竞争,有利于参与者,更能让公共利益最大化,也才是真正对用户负责。
相反,如果互相使绊子,你一拳我一脚,竞争也就变成了“商场甄嬛传”。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野蛮竞争,还难免会让市场失衡失序、商业行为失范,不仅会影响网络空间的清朗,还会绑架用户的利益,搅得天翻地覆、最终一地鸡毛。靠抹黑对手来取胜,即便获得了想要的流量、用户、利益,终究无法成长为令人尊敬的企业,锻造出一流的产品。长远看,也难免被市场所抛弃。
而从法治的角度看,竞争再激烈,在这个市场立足的前提,也应该是合法合规,合乎公序良俗、社会道德。回到“黑公关”,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中也有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严重者将获刑两年。换句话说,“黑公关”的存在,无疑是典型的违法行为。为了竞争而不惜以身试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新的商业文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创新,带来了新的一轮生产力迭代与生产关系重构,让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效率大大提升。互联网成为基础设施,“互联网+”改造了更多行业,这种商业文明也必然伴随着商业伦理的重塑。可以说,这是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更是巨大的机遇。
方此之时,大型互联网企业,理应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不能囿于短期利益而放弃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将社会责任、商业伦理抛到身后。纵容不合理也不合法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缺少战略眼光的发展思维。更何况,遵循竞争规则、塑造商业文明,对于企业而言,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中国的市场足够大,中国的互联网拥有足够的空间,一定容得下竞争者,但一定容不下不法者。唯有以优质的产品得到用户青睐,以高品质的服务收获良好口碑,方是企业经营的守正之道。也只有尊重市场和用户,承担社会责任、严守商业伦理,才能与成长中的中国一起不断前行。
(本文原载2018年6月28日《人民日报》,本刊有删改)
观点运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遵循竞争规则,塑造商业文明;尊重对手;社会责任;道德与法治;商业伦理;让协同共赢成为商业生态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