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拖梅
摘 要:为了加强我区技术产业园区园林植物保护,巩固绿化成果,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根据“预防为主、科学治理”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总结出了我区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现状防治措施。
关键词:园林;有害生物;防治
随着近年来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园林绿化的广泛开展,外地树种大量被引种至区内栽植,导致园林有害生物也越发严重,给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一、榆阳区园林植物常见有害生物种类
经过近年来我们对榆林中心城区、重点园区、交通干线绿化工程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监测,目前危害我区园林绿化的主要病虫害类型有以下:
1.叶部病虫害
(1)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角斑病、黄化病、枯萎病等。
(2)食叶性害虫:美国白蛾、刺蛾、蓑蛾、尺蛾、卷叶蛾、螟蛾、毒蛾、夜蛾、舟蛾、天蛾、蚕蛾、灯蛾、斑蛾、潜叶蛾、叶甲、金龟子、蜗牛等。
2.茎干枝部病虫害
(1)茎干枝部病害:枝枯病、腐烂病、溃疡病、茎腐病、流胶病、菟丝子、丛枝病等。
(2)钻蛀性害虫:天牛、吉丁虫、木蠹蛾、透翅蛾、螟蛾、茎蜂、小卷蛾、小蠹、长蠹、象甲等。
3.根部病虫害
(1)根部病害:根癌病、立枯病、白绢病、菌核病、软腐病、枯萎病、紫纹羽病、线虫病等。
(2)根部(土壤或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蟋蟀、地蛆等。
4.刺吸性害虫及其引发的病害
(1)刺吸害虫:蚜虫、蚧虫、粉虱、木虱、蓟马、盲蝽、网蝽、叶蝉、叶螨、根螨、瘿螨等。
(2)刺吸害虫引发的病害:煤污病、由刺吸害虫传播的主要病毒病。
5.园林植物鼠害
主要有中华鼢鼠和草原鼢鼠。
二、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1)微生物制剂防治: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
(2)保护天敌: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和蠋蝽等。
2.化学防治使用药品
(1)灭幼脲系列杀虫剂:灭幼脲:又称灭幼脲III号、苏脲I号。原粉为白色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和强酸易分解,常温下储存稳定。属低毒杀虫剂,对人、畜和天敌安全。有强烈的胃毒作用,还有触杀作用,能抑制和破坏昆虫新表皮中几丁质的合成,从而使昆虫不能正常脱皮饿死。田间残效期15-20天,施药后3-4天开始见效。制剂多为25%、50%胶悬剂,一般用50%胶悬剂加水稀释1000-2500倍。
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阿维灭幼脲为两种生物农药的混合制剂,具有激素和抗生素两类杀虫剂的特点,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为胃毒兼触杀,能有效的防治林木、果树、棉花、蔬菜及其它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如松毛粘、棉铃、杨舟蛾、卷叶蛾、袋蛾、毒蛾、夜蛾、尺蠖、天牛等。对叶蜂、蚊蝇幼虫及植食性螨类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常规喷雾:使用浓度为1500-2500倍液;低容量喷雾:每亩面积使用本剂25-30克。
(2)石硫合剂:能通过渗透和侵蚀病菌和害虫体壁来杀死病虫害及虫卵,是一种既能杀菌又能杀虫、杀螨的无机硫制剂,可防治白粉病、锈病、褐烂病、褐斑病、黑星病及红蜘蛛、蚧壳虫等多种病虫害。保护、防治病害为主,对人、畜毒性中等。
树体喷雾法:可防治树木花卉上的红蜘蛛、介壳虫、锈病、白粉病等。早春或秋冬季节树木落叶后,在清园时一般都要打一次石硫合剂。
涂干法:早春晚秋用水稀释180-400倍喷雾或用刷子均匀涂刷在树干上。
伤口处理剂:涂伤口减少有害病菌的侵染,防止腐烂病、溃疡病的发生。
(3)代森铵:本品水溶液呈弱堿性,具有内渗作用.能渗入植物体内,所以杀菌力强,兼具铲除、保护和治疗作用。在植物体内分解后,还有肥效作用。广谱杀菌,能防治多种作物病害,持效期短,仅3~4天。产品为45%水剂。叶面喷雾防治烂皮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等。
(4)硫酸铜:硫酸铜杀菌剂为天蓝色或略带黄色粒状晶体,水溶液呈酸性,属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对人畜比较安全。用500-1000倍液喷雾。
(5)植物源农药的应用: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无公害生态性农药,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目前开发最成功的植物源杀虫剂是印楝素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昆虫的生理行为来达到控制目的,如破坏或干扰卵、幼虫或蛹的生长发育,阻止若虫或幼虫的蜕皮,阻止成虫产卵及破坏卵巢发育使成虫不育等。印楝素杀虫剂还可被植物根系吸收输送到茎叶,从而使整个植株具有抗虫性。
此外,其他的植物源杀虫剂如净叶宝乳油(29%油酸烟碱、氯氰)1500倍液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园林害虫,效果均在80%以上,与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1000倍液、敌杀死1500倍液防治效果相当。
(6)其他无公害农药:无公害农药还有灭蚧灵、花保、10%吡虫啉、绿灵、1.8%齐螨素、灭蚜菌、5%速杀威、蚧螨灵、2.5%华光霉素、克螨特等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蝉、叶螨、介壳虫等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天敌杀伤力极小。因其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无公害农药。
3.物理防治
(1)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林间有条件的地方安置频振杀虫灯防治,使用方法及安装简便,可利用路两旁的电线杆或吊挂在牢固的物体上。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广翅目、毛翅目、革翅目、蜚蠊目等11个目的180余种害虫。单灯控制面积达50—60亩。通过光电控制,夜间自动开启、白天自动关闭电源,下雨时自动关闭。
(2)刮皮涂环:距干基一定的高度,刮两个相错的半环,两半环相距约l0cm,半环的长度15cm左右。将刮好的两个半环分别涂上药剂,以药液刚下流为止,最后外包塑料薄膜。应注意的是:刮环时,刮至树皮刚露白茬;药剂选用内吸性药剂;外包的塑料薄膜要及时拆掉(约1周)。主要用于防治食叶害虫、吸汁害虫及蛀干害虫的初期阶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有害生物的防治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的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督、强化责任”的原则,不断提广大市民对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为开展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嵇保中,陈京元.灭幼脲对云斑天牛成虫寿命和取食活动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97-101.
[2]程桂芳. 浅谈园林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控[C]// 2009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