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花
摘 要: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结构不断调整,水晶葡萄的种植过程中,加强了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而本文则主要针对水晶葡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条件进行探讨,而后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防治技术的应用方案,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水晶葡萄;病虫害;原因;防治
水晶葡萄的种植过程中,若想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获取更高的产量,就应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水晶葡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形成产业化的发展规模。例如,黔南(都匀市)坝固片区的水晶葡萄种植已成规模,如若未能做好病虫害工作,那么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不仅难以大面积推广、销售,也无法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水晶葡萄病虫害治理问题进行分析。
一、水晶葡萄的病害发生诱因以及防治措施
1.黑痘病。黑豆病可谓是水晶葡萄的种植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此病害的发生温度常在24℃至30℃范围内,空气湿度超出30%以后,此病害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若葡萄成熟期多雨,那么此病害将会二次出现。病害的主要症状体现在:叶片近圆形出现病斑,呈现黑褐色或红褐色,中央则为灰白色,严重时整株将面临干枯的威胁。如若果粒被此病害感染,那么,将不同程度的呈现褐色圆形病斑,不仅如此,中央区域仍旧呈现灰白色,病斑之外的颜色相对较深,使得病斑区域接近鸟眼睛形状。对于黑痘病的防治,要求果农在葡萄发出萌芽以后、开花之前,做好药剂防治工作。多以化学防治为主,发芽以前需要结合病害的实际情况,喷洒美石硫合剂,花前花后也要定时喷药,保护葡萄的生长过程。可定期喷洒65%的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亦或是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以上药物喷洒方式均可抑制黑痘病的拓展,还可起到病害防治的效果。
2.炭疽病。炭疽病害也是较为常见的葡萄种植过程中的病害之一,它的适宜温度处于25℃至28℃之间,水分同样是产生炭疽病的重要条件,炭疽病将会直接危害葡萄果实,幼果阶段病果粒主要为黑褐色,成熟阶段果实这道感染,将会呈现褐色斑点,中期阶段斑点将不断变大,果皮开始凹陷,斑点颜色逐步加深直至变黑,后期阶段病斑将会拓展到整个果面之上,导致果粒干瘪、软腐、干缩。
对于此病害的防治,要求果农在果树发芽以后到开花阶段,都要重视炭疽病的发生情况,结合多年以来炭疽病的发生进展,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科学用药,做好防治工作。
同样以化学防治为主,发芽以前应对树体及地面喷洒五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花前以及花后都要喷洒85%的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亦或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此过程中,果农还需关注降雨天数以及年度降雨量,对喷洒药剂的剂量进行适当调整,并确定喷药间隔期。
3.霜霉病。霜霉病的发生温度常处于22℃至25℃范围内,尤其在阴雨连绵的前期易出现,水晶葡萄感染霜霉病以后,其症状主要体现在果实以及叶片之上,情况严重的可侵染整个葡萄植株,较为明显的特征为幼果、叶片背面等区域出现白色霜状霉层,此部位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僵化、焦枯直至脱落。
对此病害的防治过程中,要求果农根据当地区域内的气候变化特点,并总结多年以来葡萄园的发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避免出现霜霉病,给果农造成巨额经济损失。
防治工作中的关键点,就是要在花前以及花后进行有效防治。同样以化学防治措施为主,可确定药剂喷洒间隔时间,定期喷施85%的氧化亚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亦或是喷洒58%瑞毒霉锰锌600倍液,对水晶葡萄霜霉病进行预防,还能抑制病害发展。
4.白腐病。白腐病的发病适应温度为24℃至27℃之间,空气湿度达到95%以上,对病菌的侵染极其有利,尤其是冰雹以及雨水较多的年份更加如此,将会提高水晶葡萄的发病率。冰雹以后将会给水晶葡萄的部分位置造成伤口,进而为白腐病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这一过程中孢子将会迅速萌发,加之湿度和温度的促进作用,使得白腐病趋于严重。因此,果农必须做好白腐病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发现存在白腐病,应立刻阻止,这无疑是避免白腐病传播的要点,与此同时,葡萄落花期直到封穗期都要做好冰雹后的药剂处理,避免产生白腐病。
药剂防治的工作中,要求果农运用杀菌剂,比如,波尔多液以及科博等等,还可选择运用具有治疗属性的杀菌剂,例如,氟硅唑以及甲基托布津等等,其防治效果均相对良好,可大范围应用。
5.灰霉病。灰霉病的发病温度通常在15℃至20℃之间,与此同时,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如若葡萄植株出现伤口,那么将会为灰霉病菌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加重病害程度。
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植株存在灰色霉层这一方面,果农可针对灰霉病进行有效防治,在此过程中,必须掌握防治时机,确定防治时间,主要在花序分离期、成熟期、谢花以后等等,通常以化学防治为主要措施,运用具有保护属性的杀菌剂,比如,腐霉利以及福美霜等等,此外,嘧霉胺的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可针对性的应用。
二、虫害的发生以及防治
水晶葡萄种植过程中的常见虫害主要有绿盲蝽、金龟子透翅蛾、果夜蛾、粉虱以及葡萄象鼻虫等等。
化学防治措施:要求果农在发芽前后结合虫害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可喷洒五波美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5000倍液,或喷施50%敌敌畏800倍液,1.8%的阿维菌素乳油6000倍液,以喷雾的形式进行喷洒,确保喷洒效果。
农业防治措施:要求果农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管理,选择无病虫种苗,提高其抗虫害能力,不仅如此,冬季还应做好清园管理工作,对葡萄枯枝落叶进行清除,集中处理,在此过程中,也要重点消灭越冬虫源,避免次年的葡萄种植过程中出现虫害,将虫害扼杀在襁褓之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晶葡萄的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病害及虫害,而果农必须明确其发生条件,在此基础上,秉承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防治方案,结合当地区域内的气候等条件,做到合理用药,有效、全面防治病虫害,减少因病虫害发生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为果农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朝霞,莫之榮,刘华等.果实套袋控制水晶葡萄病虫为害的关键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9):38-39.
[2]周朝霞,白明琼,艾祯仙等.三都县水晶葡萄黑足厚缘肖叶甲的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15,27(1):62-64.
[3]王文忠,张仁刚,莫萍萍等.水晶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14,10(12):81-81.
[4]周建邦.探究水晶葡萄常见的病虫害及最佳防治时期及注意事项[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21(1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