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桑
摘 要:基于当前环境污染引发的各类民生问题,如何在青海发展循环农业中嵌入绿色理念,寻找合适的发展模式,是青海农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以绿色视角为依据,分析青海省循环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在确定适合青海循环农业生产特点的发展模式的同时,提出青海循环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希望为青海循环农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绿色视角;青海循环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拥有广阔的可利用的天然草场,属于农牧业共同发展的省份,近年来,随着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提出,青海省把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首选模式。面对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各种关乎民生的问题,如何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把本省循环农业与绿色理念紧密结合,成为青海当前农业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一、绿色视角下发展青海省循环农业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重视,国家对农业无论是在资金还是技术上的投入比例也越来越重,但我国的循环农业的发展仍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青海省作为农牧业共同发展的省市,拥有着广阔的天然草场,今年来随着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口号的提出,也开始发展起了循环农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循环农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农业发展战略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农业部门应该加快调整农业发展结构,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以促进农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青海省选择发展循环农业不仅彰显着本省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也彰显着新一届领导基于时代的变化做出的一重大关于农业未来发展的正确决策。同时,青海省要建立生态强省,就必须推进农业发展改革,必须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同时新型农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所以建立生态强省也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因此,青海省选择循环农业发展是青海省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青海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是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抉择
发展循环农业是青海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一重要举措,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重要手段,畜牧业和农业是是带动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产业,青海省对这经济发展的两大产业支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发展循环农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的青海省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强化人们心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而使绿色发展理念这一观念深入民心,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全省的生态环境,推动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是加快转变青海省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一带一路”对于沿途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青海省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途径地,在本省经济的发展占领着重要的位置,因此青海省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的结构,借助自己这一重要的地理优势发展经济,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发展结构的发展的同时,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青海省只有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循环农业的发展中才能增加自己在经济发展带中的魅力,才能为本省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更多的发展平台,从而促进青海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青海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机制不完善
首先对于循环农业发展中融入的绿色观念对人们的观念没有形成强大的冲击,绿色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使得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第二对于该理念下农业的生产、经营缺少相应的监管,使得很多企业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的特色;第三消费者对绿色农产品的认识水平较低,维权意识较弱,使得一些其他非绿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对于循环农业下的农产品的宣传不足以及对相关产品提供的服务不足,因此对青海省循环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2.循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足,使得青海省在发展循环农业的时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的支撐,与此同时由于相关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从而使得循环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三、绿色视角下的战略选择
首先转变人们的认识观念,通过多种方式融入绿色发展理念,使绿色视角下循环农业的发展深入人心;其次大力宣传和推广循环农业产品及相关产品服务;第三加大对循环农业中产品生产等的监管,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示范区示范点。
四、结语
青海省循环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创新发展理念更要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规划重组整合青海省的特色优势,建立健全农业经营的生态产业链,还应该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这不仅能有效的推动青海省循环农业的发展,还能有效的平稳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2).
[2]周震峰,王军,周燕,孙英兰.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