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
在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中,学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如何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从而充分展现活动的意义,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会比较重视大型的校园活动,而忽视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活动。但笔者常常会把“小事化大”,抓住每一件“小事”,从中寻找教育的契机。
“让垃圾回筒”
前几天学校组织高二学生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让垃圾回筒”的校园公益活动,每个班级都划分了相应的劳动区域并配备了足够的劳动工具。一开始同学们抱着新鲜的态度,拿着大钳子,三五成群地你追我赶起来,其他的同学要么在聊天,要么就是在懒洋洋地捡着树叶。只有几个平时踏实的学生在认真捡着树枝。眼看过了十几分钟,同学们不仅没进入劳动状态,而且嬉笑打闹,我在一旁是又急又气,提高嗓门督促也只能暂时管住几个人。怎么才能让他们行动起来?我让班干部把分散在各个劳动区域的学生集中在一起,对他们说:“大家看到前面拉板车拖垃圾的两位环卫师傅了吗?咱们学校校園面积大,况且现在是秋天,落叶很多,如果光靠这两位师傅的力量,这么大区域的垃圾收集没有个十来天是完成不了的,我们都说劳动最光荣,愿不愿意参与到今天的劳动公益活动中来,帮助环卫工人减负,我想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样,我们统一一下垃圾的汇集地点,我就坐在旁边,你们把垃圾放到这里,我给你们拍照片。明天班会课的时候,我把你们和劳动成果的合影放在电脑上展示,谁的垃圾采集量大,谁的照片也就越多,谁就是我们最后的环保小能手。”同学们听了之后,纷纷拿着大钳子和垃圾盒跑去学校的护城河边,花房旁边。两分钟之后,就陆陆续续有同学把树枝啊石子呀倒到指定的垃圾采集点,还高兴地让我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老师,快看,这么多的树枝和大石头都是我在河边捡来的”“老师,帮我拍张照片吧。”……
第二天的班会上,我说:昨天的环保公益活动,大家做得很好。我想一开始大家嘻嘻哈哈没有积极参与,主要还是因为大家觉得这是件可做可不做的小事。整天繁重的学习让我们很少能走出班级集体去活动,所以这次活动,既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定的放松,同时也可以帮学校的环卫工人减轻负担。同学们后来能够认识到这点并且认真践行,实属难得,希望你们以后也要积极参与类似有益的集体活动。
变班级为考场
2017年的教师资格考试在我校进行,高二年级的每个教室都需要作考场。对于一场大型考试的考场设置,学校高度重视,既召开全体师生动员大会又对班主任进行专门培训。可到了学生那里,似乎是事不关己。我让劳动委员把考场布置的要求和人员分配的指令传达下去,不一会儿,劳动委员沮丧地跑来说值日的同学大多数都说自己有事,不是说自己要去辅导班上课,就是家住得远,晚了就坐不上车。对于劳动委员的“上诉”,我其实是早有准备。我对劳动委员说,既然同学们不愿意,那我们更得想个办法完成这事。劳动委员提议让不参加的同学“罚扫”两个星期或者背课文。我说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措施,它不会让值日的同学从内心意识到参加这个“小”活动的必要性。副劳动委员建议带班级学生去咱们2号楼的备用考场去“看看”。我觉得可以一试,这样,在班长和其他几个班干部的安排下,班级的5个小组都轮流对备用考场进行了一番学习。回来后,我和学生说:“咱们每次的月考啊期中考试啊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去备用考场,每次备用考场的地面、桌面以及桌椅的摆放等都是按照考试要求准备好,是谁在做这些后勤工作?对,是学校的后勤人员。因为你们要考试,为了方便你们考试,他们给你们提供了干净整洁的考试环境,如今,别的考生要来我们学校参加考试,我们作为“东道主”,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好些同学都说我们也要布置好考场,方便别人考试。看到同学们醒悟了,我趁热打铁,问大家“那你们去备用考场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整齐的桌椅”“我看到每行每列桌椅之间的间距是一样大的”“我看到讲台旁边有专门的空桌,专门摆放考试用品”“我看到了墙上所有张贴的名人名言等都用白纸封贴起来了”。一番意见表达之后,同学们再看看凌乱的班级,于是他们主动拿起了扫把、拖把,有条不紊地干起活来,互相分工,成效卓越。很快,乱糟糟的班级变成了标准的考场。“同学们,只要我们看见美好,并且朝着美好努力,咱们的班级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你们说对不对啊?”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对!”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实会遇到很多类似上述的“活动”,有不少教师会进行简单的口头指令,一带而过。而这些“活动”恰恰多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合理地利用学生对“活动”的参加,让他们去思考和感受,在讨论中去引导、教育他们,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