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老子思想诠释中的消极向度

2018-10-15 01:25张琳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6期
关键词:绝学老子政治

张琳

摘要:在老子思想的评价问题上,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有老子在宣扬愚民政治的类似说法。如此的论断有什么根据?又是否成立?通过对此说所依据的老子相关言论的辨析,本文认为,其说对老子原意多有误解,一定程度上缺少成立的理论依据。老子提出的“愚民”并不是对人民采取敌视的态度,而是要把人民的境界提高到圣人的程度,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老子思想的看法。

关键词:老子;“愚民”政治;绝学;绝圣弃智

多年来,众多学者对于老子的“愚民思想”、柔弱胜刚强说、“小国寡民”以及其思想与近代中国衰落的联系等方面产生了激烈的争论。那么接下来就对诸多学者所认为的,老子《道德经》中的“愚民思想”谈一谈我的看法。

在对《道德经》的理解中,普遍认为老子反对使用有才能的人,为使百姓服从统治,实行了典型的“愚民”政策,是消极的思想。其中有学者提出:若中华儿女自远古都象老子教导的一样“不尚贤、不争利、不学习、无所求”,必将举国混混,遇强必败,毫无生存能力可言,早早在“适者生存”的规则中就已被淘汰,民族也将消亡。学者张松辉在《老子研究》中就曾指出:道家认为人一生下来所具有的天性就是最好的,是最完美的,最值得人们保护,这就是老子所反复提倡的“抱朴”(第十九章)、“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保持“赤子”之心(第五十五章)的原因所在。既然人性天生是完美的,那么任何人为的道德教育都是不必要的,而且都有可能破坏这种美好的天性,出于这种看法,老子反对道德教育。老子反对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知识的看法。道家对世俗人所重视的知识有着天然的反感,因为在道家看来,人类的知识越多,人类所失去的淳朴的天性也就越多,而由此产生的欲望也就越大,社会就越发地动乱,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老子主张回到不要文化、结绳而治的时代。

冯友兰对于老子的思想也有这样的评价:《老子》以“为道”为主,他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精神境界,对于外界的知识的积累同人的精神境界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它说:“绝学无忧”(二十章)它认为,人生的指导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为学”可能导致这个原则的反面。它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十八章)所谓“伪”的意思是人为,人为和自然是对立的。“人为”增加人的知识,知识的增加可能导致人为的增加,那就走到顺应自然的反面去了。《老子》认为,自然的东西是真的,相对于真说,人为的东西就是就是假的,人为总有造作模拟的意思。有了造作模拟,那就有假的成分。学者陈鼓应也曾说过:老子主张“无知”“弃智”,因为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心智作用而产生的。他又主张“绝学”,他认为这种对圣智礼法的追求,徒然增加人们的智巧心机。但是他忽略了“智”和“学”也可引人向上,是导人向善的趋途。而学者郭沫若甚至认为:现存《道德经》里面已经很露骨的在主张者愚民政策。“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第六十五章)“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这些话没有旁证,不知道是不是老子的遗说,这种为政的态度,简直把人民当成玩具。如果这是老子所说,可以说是旧时代的遗孽未除,不以人民为本位的个人主义,必然要发展成为这样的。更进一步便否认了一切文化的效用的而大开倒车。

老子的本意并非消极“愚民”,让我们通过对《道德经》第三章、十九章、二十章以及六十五章的再次分析与解读,解析老子的思想。

第三章中,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因为老子要竭尽全力避免“争”、“盗”、“乱”这三种乱象,不能使用强压手段,而要通过看出乱象的真正原因,是由“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三方面所引起;一旦消除这三个原因,问题自然就不会出现,老子所要强调的事要培养人民正确的认知,以带来正确的欲与行。接着,老子提出“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心”与“腹”存在着对立的关系,让心思简单一些,把肚子喂饱,一般而言,人在没吃饱的时候心思就会复杂。“弱其志”则表现为意志太强反而会让自己痛苦,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高压下的人们同样的适用。为自己设定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反而不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到头来却弄个身心俱疲,事倍功半。在第三章的最后,老子提出要“常使民无知无欲”,意即总要让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很多学者把这句话作为老子“愚民思想”的标志性佐证。我们首先从字面意思看来,老子的思想似乎真的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但是当我们从关键词“无知无欲”来展开分析,则会发现别有洞天。

此处,我们退一万步说,“愚民”充其量只是老子的手段,而他的目的则是希望社会回归原来的和谐,他采取看似愚民的手段,以达到“无为”与“无不治”。当然这样的手段是虚拟的,这样的目的更是空中楼阁,试问:自古以来谁能做到“无不治”呢?我們可以批评老子是过度的理想主义者,但绝不能说他的思想主张愚民。

在第十九章中,老子提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去除聪明才智,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去除仁德与义行,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去除机巧与利益,盗贼就不会出现。对于文中“绝”字的理解,我个人倾向于两种说法:一是普遍整理出版的《道德经》中,将“绝”字解释为断绝抛弃;二是著名学者台大教授傅佩荣在《傅佩荣细说老子》中,将“绝”字理解为去除。综合对第十九章全篇的理解,我个人认为在此处将其译为“去除”更为贴切。

在对于“学”的解释上存在不同。在对于“学”的解释方面,历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如《老子河上公注》:“绝学:绝学不真,不合道文。”而任继愈在其《老子绎读》中对“绝学无忧”的解释是“抛弃学问,可以使人无忧”。在我看来,“学”应理解为那些与人和世界本性或本质相违背的学问、知识,即那些关于片面有限的个体的现象的学问与知识,这种学问和知识是一切罪恶的、有害的、极端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统治方式的总根源。而文中所提到的“无忧”则是指一种状态,一种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的价值状态。

在《道德经》的六十五章里,老子提出了“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即“古来善于体道的统治者,他并不以此去明示、指引人民,而是使人民趋于愚昧浑朴。人民之所以难以治理,正是因为那智光普照者的无所不知。所以,拿权威知见治国,那是对国家的残害”。但我们不妨抛开陈说,再一次细细品读老子的文字。我们首先要知道,“道”作为一个方法体系,只是引导人们以更大的包容性去获取真知,而并非自居为真知的汇集地,所以,必须承认老子思想中的“不言之教”多是以德化人,催人自明,而并不是直接去“照亮世界”。回过头来,我们继续分析第六十五章的内容。这里的“明”与“愚”我个人觉得更应该理解为老子从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的关于智与愚的观念中借来的两个概念,老子通过这两个概念所表达的实际上是与此完全相反的意思。老子认为:人的一切只以自己为出发点,一切质疑自己为目的,把一己看得高于一切,只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无异于把自己与整个人类乃至整个世界对立起来,在这种自己与整个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对立状态中,必然导致自己与整个人类乃至整个世界的对抗和冲突,这种不自量力的对抗与冲突必将把自己逼入一个没有他人、没有世界、因而没有自己生存的基根和背靠的完全孤立的绝境,因此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人事实上是愚不可及的。

老子的目的是要使人民超越自我片面有限的利益和需要來认识整个世界之善的必然,而绝非以消极的姿态面对世界。人民之所以经常处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倾轧、相互践踏和相互奴役的悲惨状况之中而难以使之团结一致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和谐合作,那是因为他们背离了整个世界的善的必然而专心追求各自一己的利益的所谓“智慧”太多了。所以,以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智慧”来治理国家,这就必将成为危害国家赖以存在之根本的祸患。正如学者任继愈所说,在老子的研究中,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的同时,也使老子“道”的思想获得提升,时期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古棣、周英:老子通一老子校诂,上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道德真经注,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国哲学史研究杂志,1981年第1期

[4]杨润根:发现老子,华夏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5]曲辰:老子思想批判,2010年01月19日.

[6]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老子,国际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钱怡岳:钱怡岳老子感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张松辉:老子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胡道静.十家论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2]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猜你喜欢
绝学老子政治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豆腐是怎么来的?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少林绝学昭阳拳(一)
——释德扬法师演示
“政治攀附”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