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健 尹鑫 徐岩 王圣荣
摘 要: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实践基础,是高校改革创新的生命基线。新时代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探究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教风、班风、舍风等四环共促机制,进一步探讨学风创新建设与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耦合模式,有利于为强化优良学风建设夯实动力基础,对契合高校育人工作新要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学风建设;四环共促;耦合模式
学风是高校治学理念、办学质量、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校风凝聚的重要力量,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点。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媒体广泛化等进一步渗透大学校园。因此,探究新时代下高校学风创新建设的新模式对引导高校立德树人、助推全程全方位育人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创新耦合模式,协同共促学风建设
1. 耦合模式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耦”者,二为耦;“合”者,合二而为一。从植物学“耦合效应”出发,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就如同一棵植物的生根、发芽、生长、繁殖,只有各组成要素之间达到最佳配比,才能实现最高效、最优质植株生长状态。学风建设是高校育人最核心最根本的环节,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扎实的学风能极大地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理念、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以及综合竞争力的发展。
2. 学风耦合模式的具体内容
所谓的学风耦合模式——“双核四环”模式,是指学风创新建设为全程全方位育人提供基础保障,全程全方位育人又对学风创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以此两者为核心,以思政教育、教风、班风、舍风为依托,四环共促,有效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剖析学风建设问题与不足
1. 學习态度摇摆,学习目标模糊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高校“95后”学生在信息时代浪潮中,辨别能力欠佳、加之性格多元化、动态化,学习态度摇摆。高校辅导员人员配备不足,且忙于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制订,导致迷茫的学生多,精确规划的学生少。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相对薄弱,未能很好地发挥学风建设的基础作用。
2. 教学质量滑坡,责任意识淡薄
有些教师忽视了敬业精神和师德,认为只要把课上完就算完成任务,PPT课件和讲课内容千篇一律,不能及时增加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讲课缺乏生动性。教师与学生课上课下互动较少,造成了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相对分离,不利于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互促培养。
3. 班级凝聚力不足,向心情怀缺失
班级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基本组成单位,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班级思想指引者,有统筹大局的作用;班委成员综合成绩和思想格局的好坏,对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起着推动作用;班级同学间的交流接触、互帮互助、朋辈辅导,对少数民族和成绩落后学生的帮扶力度等,直接影响着班级整体学风的建设。
4. 宿舍氛围差异,整体发展失衡
多数研究表明,宿舍氛围对学生发展影响重大,有些宿舍的学生整体成绩优异,作息规律,在学习成绩、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赛事中成绩斐然。而有些宿舍的学生则毕业困难、工作无果。近年来“宿舍集体考取著名高校研究生”等的报道屡见不鲜,都从学风建设方面证明了宿舍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三、耦合模式创新性建议
1. 双核耦合
新时代下学风建设要以学风创新建设与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耦合为主抓手,以长期思政工作教学实践和学风建设推进为依据,提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的双核耦合模式,以学风建设为根本手段,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最终目标,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的长远发展。
2. 四环共促
学风建设立足思想政治教育、教风、班风、舍风四个维度,形成四环共促机制,共同加强双核耦合效应,切实有效加强学风建设。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学风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坚强前哨、班风建设坚强阵地、教风建设坚强指挥、舍风建设坚强卫士”的目标定位,以学风创新建设为龙头,以全程全方位育人为核心,切实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以课堂为主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舍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新时代下高校学风建设”出成果、见实效。
参考文献:
[1]高伟民,徐征,于建云.基于辅导员和专任教师的学风评价监测体系探索与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
[2]党评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