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萍
【摘要】总体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专科秘书学人才已能较好满足社会对于基础型秘书人才的需求,而本科秘书学却未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的需求,这类秘书人才也一直处于稀缺状态。如何找准自身定位,成为各院校在本科秘书学专业建设中必须首要明确的问题。本文由此提出本科秘书学专业定位的五项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差异化原则、聚焦原则、知行合一原则、动静结合原则,以期为当前本科秘书学专业在定位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秘书学;本科;定位原则
一、本科秘书学专业定位现状
专业定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师资构成定位等等,这些要素互相牵制,忽视其相互联动性势必会导致专业定位的混乱。当前本科秘书学专业对自身的定位存在方向不精确的问题,如各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大多存在“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这一描述,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等字眼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然而经济学、法律学、管理学等已是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内容众多,涵盖面广,本科秘书人才究竟该复合这些学科的哪些知识却并没有明确标出,导致本科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性不强,人才培养针对性不足,专业发展道路模糊。
二、本科秘书学专业准确定位的必要性
院校本科秘书学人才培养长期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使得秘书学专业定位的迫切性愈来愈凸显。
首先,社会各行各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量巨大,智联招聘公布的《2017年秋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2017年秋季需求最旺的十个职位中,销售业务、行政/后勤/文秘、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等职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大,且这一需求现状与2017第二季度基本保持一致。院校所培养本科秘书人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然而,两者之间的脱节已不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更多的在于秘书人才的质量问题。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分工正不断朝精细化方向发展,市场对秘书人才的综合素质需求也更高,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与新的社会需求相对应的,却是各院校本科秘书学专业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系统、教学方法单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教学力度不够等现象,导致我国秘书学人才在数量上虽逐年增长,质量上却普遍偏低,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不够,综合素质欠缺,在职场中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一直处于稀缺状态。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以下简称《供求状况分析》)显示,福州市岗位空缺小于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的前三个职业中,秘书、打字员居第三位,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高达1:7,这一比例在随后公布的第二、第三、第四季度《供求状况分析》中有所好转,但依然属于供过于求比例最高的前三个职业。
以上现象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即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向社会输送的秘书学人才除了总量不成比例外,其所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也不足以构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要解决这两组矛盾,当务之急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则与专业自身建设密不可分,这其中准确的定位又是基础性的首要问题。秘书学本科是目前唯一能够承担起大量高级秘书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因此,对秘书学本科专业进行精准的定位,与其他学科、其他学历层次乃至其他院校作出明确的区别界限显得尤为必要。定位不是盲目地找方向或参考其他相关专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本科秘书学专业定位的原则
《汉语大辞典》对“原则”的解释为言行所依据的准则,那么专业定位原则即为专业定位所应依据的准则、标准。专业定位的原则对专业定位方向及具体内容起着规定约束作用,能确保专业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脱轨。笔者认为,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定位可参考以下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本科秘书学专业作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中的小类,其定位也必须首先遵循服务社会的市场导向原则。此处的参考导向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学校,只要对人才有需求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专业应该面对的市场,培养秘书人才就必须要让其走向市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让其获得在市场中长久发展的能力。因此,准确摸清市场的人才需求状况,面向市场培养秘书人才,是本科秘书学专业在寻找自身定位中要遵循的第一原则。
(二)差异化原则。差异化竞争这一概念最初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是其竞争战略理念之一。波特认为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用意,是企业使其产品或服务在整个产业都独一无二,而实现差异化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体现在产品的各个方面。毕业生能否适销对路,跟自身是否具有独特性有关。秘书学自诞生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后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得到长足发展,各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来说大同小异,除个人能力外,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实践结构也基本类似,所培养出的人才有同质化倾向也就不可避免。这就需要开办本科秘书学专业的院校本着差异化竞争的原则,依据自身区域、院校、秘書学专业等特点,独辟蹊径培养秘书学人才,培养内容不满足于大而全,要力争小而精,致力于打造本校毕业生无法被其他院校所替代的能力。差异化定位原则在令个体专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能使整个秘书学在知识范围、人才类型上更具丰富性,发展动力更加充足。
(三)聚焦原则。聚焦战略同样是波特竞争战略理念之一,指聚焦于某个购买团体。在专业定位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就本科秘书学专业整体而言,聚焦指秘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是面向整个市场的聚焦。市场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存在于各行各业,现下用人单位宁可培养本行业人才兼做秘书工作,也不愿聘用无相应行业知识结构的秘书人员,扭转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培养既具有秘书基础知识,又具有行业知识的秘书人才,这也是多年来秘书学界的一致观点。问题在于,秘书人员该具有怎样的行业知识?当前本科秘书学专业的发展现状还不足以实现齐头并进地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秘书人才,将培养方向聚焦在需求最旺盛的几个市场方向中,集中精力打造一批就业方向明确、知识结构相符的秘书人才以满足某几个行业的需求,不失为可行之举。第二,就本科秘书学专业个体而言,更多的是面向区域、面向某一行业更加细节化的聚焦。由于受地域、院校等因素的影响,秘书人才的流向并非面向全国,而同一区域内更不见得只有一个秘书学本科专业,因此不仅要聚焦特定行业,还要聚焦特定用人地域,甚至是用人单位,有目的地培养秘书人才,保证秘书人才的适销对路。
(四)知行合一原则。所谓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割裂两者之间的关系,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当前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呈现出无序性、庞杂性,人才培养跳不出重理论轻实践的怪圈,毕业生普遍欠缺基本的实操技能,这与秘书学诞生之初没有处理好知与行这对关系有关。秘书学在定位的过程中需注意将秘书人才所需具备的理论知识、技能素养等落实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在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相互结合,缩小学生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间的差距,切实突出秘书学的应用性专业性质。比如对于调查报告的学习,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真枪实弹地派给学生调查任务并独立撰写调查报告,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自主发现调查的重点,不同的调查内容所应采取的方法,调查分析的关键以及如何运用其他学科理论知识来获取目标信息等等。
(五)动静结合原则。社会处于不断发展中,秘书学本科专业的定位也要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专业规划上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同一区域的不同历史时段、同一市场的不同发展空间,人才培养上关注不同时期的教育制度,不同届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确保专业发展不落后于市场需求。同时,专业定位需要相对稳定性,任何方向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一旦摸清市场状况,找准专业定位,就要沉下心将各项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年年届届大刀阔斧地改革并不利于专业发展经验的积累,保持专业定位的相对稳定性才能检验秘书学人才培养的成果是否合格。
秘书学本科专业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定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找准专业定位才能踏上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促进专业突破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www.zhaopin.com.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门户网站.
[4](美)迈克尔·波特著.郭武军,刘亮译.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5]李玉梅,龚宏,刘勇强.高校文秘教育专业本科定位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0):138-141.
[6]王守福.秘书学专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与改革对策[J].秘书,2014(1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