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裕洲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094)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防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军工单位作为国家国防建设的基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确保军工单位的安全稳定,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秩序,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
军工单位有其自身的特点:单位机构多、要害部位多、人员车辆多、交叉协作多以及涉密程度高、防范要求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军工单位大多具备人防、物防、技防等防范手段,发挥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随着军工单位的地位、作用、影响力越发重要,军工单位的内部安全保卫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保卫管理模式,严密防范措施,提高管理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保卫管理课题。
本文面向军工单位大规模、跨地区科研工业园区保卫管理,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保卫管理创新方面的探索为例,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提升保卫管理水平和员工满意度,为军工单位保卫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随着军工单位一体化、集同化、园区化的改革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选择在同一地区建立产、学、研相对集中的科研园区,以提高企业集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降低管理成本、运行风险,提高办事效率。高度集中大型科研区,对保卫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城科研区进行详细分析。
航天城科研区承担着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是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科研区内要害部位多、产品涉密等级高、内外部人员交叉协作频繁,区域管控、防范等级要求也各不相同,需要精细化管控。
此外,由于园区面积大,单体建筑多,单位内部员工通行需求复杂繁多,加之科研生产任务繁重,对保卫管理效率、通行时效性、办事流程等要求不断提高,原有传统的保卫管理模式和方法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的保卫管理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已迫在眉睫。
(1)反恐防暴形势严峻
当前,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暴力恐怖活动的策略手段不断变化,向内地发展蔓延的势头逐步增强,反恐怖斗争已进入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更加尖锐激烈的新阶段。军工单位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国际、国内影响力巨大,已成为恐怖组织关注的新目标。军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反恐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利用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效防范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确保单位内部安全稳定。
(2)周边治安形势复杂
航天城科研区地处海淀区与昌平区交界城乡结合区域,总面积1 200余亩,周边治安环境较为复杂:科研区东临高速公路;南部、北部为郊区乡村,为北京市新城建设拆迁规划区域,房屋大量出租,人员成分复杂,属于脏、乱、差区域;航天城西侧为城市快速路,人员、车辆众多,黑车、社会闲散人员聚集,治安问题突出。周边复杂的治安形势,给单位保卫防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一代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1],对于大规模组织机构而言,数据将爆炸式的增长[2],一体化智慧园区,已成为集各种技术于一体的安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借助于现有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实现高度集成,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的方式,采取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手段,将园区中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系统连接起来,建立高度集成的智能化安防管理平台,将事前防范、事中预警、事后追查有机结合,最大化地发挥防范效能。
目前,航天城科研区各单位安防、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硬件、软件配置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各单位建立了标准化的安防系统,实现了区域管控;单位内部网络实现互联互通,为保卫信息化建设提供的良好的平台,这些现有条件为搭建信息化、智能化的安防平台提供了有力保障。
2.1.1 创新保卫工作体系,建立符合大园区管理要求的保卫工作模式
(1)安全责任制
院保卫工作按照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以“安全生产、安全保卫、消防安全、保密与国家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防汛与减灾”为要素的“七位一体”考核责任制。将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到“七位一体”安全责任承包考核体系中运行,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使安全保卫责任层层分解,形成横到边、纵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责任的考核网络。
(2)管理模式
院航天城科研区经过1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占地面积1 200余亩,包含20多家单位,40余座单体建筑的大型科研生产园区,逐步探索形成了“院统一管理、各单位分级负责”的保卫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航天城科研区保卫管理模式示意
院归口管理园区保卫工作,负责顶层规划和规章制度建设,划分安全责任区,开展监督检查。
园区保卫业务实施机构,负责园区公共区域保卫管理工作。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责任区内的保卫管理工作。
2.1.2 对标落实组织机构,积极推进保卫队伍建设
近年来,军工单位集中力量发展主业,保卫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保卫力量配备与日益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不相适应。为此,院近年来持续开展保卫队伍建设调研整改工作。
根据上级机关关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文件要求,院严格对标,系统梳理各单位保卫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采取单位自评与上级审核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做法如图2所示。
图2 院推进保卫队伍建设工作方法
自下而上查找问题:单位自查,对标填写情况登记表→院职能部门复查,出具审核意见书→院领导审批,确定调研整改单位;
自上而下落实整改:院领导带队调研指导→院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单位整改落实;
经过持续改进,院各单位保卫组织机构、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同时,院坚持保卫干部轮训制度,每年举办保卫干部培训班,取得北京市公安局、集团公司核发的保卫干部工作证,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全院保卫干部业务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2.2.1 树立科技兴安理念,建立与防护对象风险等级相适应的纵深防护体系
单位内部治安防范如果没有技术作保障,仅靠人海战术、拼体力,其效能不可能有效提高。治安防范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含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使科技手段成为推动治安防范的巨大动力。我们应该守住防范底线,向科技要稳定,向科技要安全。加大技术防范力度和密度,最大限度、尽最大可能地使用高新科技手段,形成内部治安防范的网络化,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因此,依靠科技强保、科技兴安是提高企业内部治安管理水平的强有力的手段。
院坚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的纵深防护体系。安防纵深防护体系,包括周界、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四层整体的纵深防护,如图3所示。
图3 纵深防护体系防护目标简要构成
根据国防科工局、集团公司等上级机关关于治安要害部位、消防重点部位管理的规定,院针对防护目标的不同风险等级,将治安要害部位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制定不同的防护策略和方法,审批确定了一批消防重点部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防范措施。
通过严格对标,院治安要害部位、消防重点部位防范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2.2.2 加大技防建设投入,积极争取国拨经费支持
院始终坚持以提高单位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内部安全稳定为中心,通过积极争取国防科工局“十二五”技防建设经费支持,推动技防建设深入开展,不断加大对安防、消防系统建设资金投入。
院保卫工作提前策划,保卫部门全程参与技防建设项目申报与实施工作。参与完成项目建议书、可研、初设报告,开展设备选型调研,组织参与项目招投标、实施和竣工验收,确保技防项目建设质量。院本部利用国拨经费支持,在科研区大门设置人员闸机验证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反恐阻车系统,实现人员、车辆管控、视频监控统一化管理,报警响应联动处理[3],如图4所示。
图4 科研区大门技防措施效果图
院保卫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流程、弥补管理漏洞,利用PDCA管理循环(如图5所示),不断改进保卫管理工作。
图5 安全保卫工作PDCA管理循环
2.3.1 门禁系统互联化
图6 传达会客网上审批流程
国密门禁系统是院各单位重要的出入口控制技术防护措施,院所属京区20余家单位,6处科研园区,分布在海淀、朝阳、怀柔、大兴等多个区域,各园区都建立了统一的国密门禁系统,在所属园区独立运行。近年来,随着科研生产任务的增加,各单位员工需频繁通行京区各园区,但各园区人员门禁信息数据不统一,不能实时更新;数据频繁中转,时效性不强;员工办理程序繁琐,效率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院牵头组织京区各单位门禁系统联网,通过需求分析、制定方案、线路铺设、设备调试、并网整合、数据迁移、软件改造、系统试运行等步骤,完成了京区门禁系统联网。
在单位信息化部门的配合下,把京内各单位门禁系统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平台,从而实现门禁系统人员信息统一管理,解决了人员信息无法实时同步、授权点不集中的问题。同时,通过门禁系统并网整合,搭建了京区单位安防网络,实现安防系统互联互通。
2.3.2 保卫业务流程电子化
经过对员工保卫业务办理的需求分析,将问题需求分解为不同层次,易于控制分析[4],传达会客、出入证办理、门禁授权等保卫业务办理量较大,且审批办理流程逻辑清晰,具备先期开发网上审批的基础和条件。
以传达会客业务为例,传达会客管理主要解决外来访客的审批、管理及对通行区域、权限的控制。传统纸质审批单依靠人工跑腿传递,效率较低,填写信息不规范,纸质记录可追溯性差。
针对上述问题,院牵头组织传达会客网上审批系统,通过需求分析,系统梳理会客审批流程(如图6所示),员工申请会客时,自动弹出会客申请单,表单系统通过从系统里取属性自动录入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单位、部门、员工姓名等。手动填写来访人员信息,通行区域可以从列表中选取,支持多项选择,通行区域列表由保卫处管理员负责维护,可批量导入或导出。表单简洁实用,流程体系清晰[5],表单信息均存储于后台数据库,便于后续查询、分析和使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保卫业务流程电子化在人员证件办理、车辆证件办理、门禁授权办理等保卫业务中(如图7所示),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前景,具有提供信息、支持组织运行、管理与决策的功能[6]。
图7 保卫业务办理平台功能示意
院通过管理体系创新,安全责任制得到层层分解落实,形成了单位负责人→主管领导→处室负责人→班组长→个人的全覆盖,安全责任书签订率100%,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责任制体系;通过管理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各单位保卫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解决监而不管,督而无力的管理局面;通过管理方法创新,院各单位保卫队伍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各单位保卫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年年递增,累计新增独立保卫工作机构5个,新增保卫干部44人(图8),为全院保卫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图8 近5年全院保卫干部人数统计
近年来,院利用国拨经费及单位自筹经费支持技防系统建设,累计投入超过6 300余万。航天城科研区完成了安防、消防总指挥中心和院区道路、周界围墙技防、物防的建设,建立了院区集中管理、区域控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总指挥中心监管、监控和应急处置的核心作用;在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分别建立了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等技防措施(如图9所示),全院核心要害部位技防水平再上新台阶。
图9 科研区技防系统分布示意
院保卫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独立运行、互联互通的安防网络(外网)和依托内部网络(内网)环境下的保卫业务审批系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保卫管理水平。
门禁系统联网和审批流程电子化实施以来,保卫日常业务的办理效率显著提高。门禁系统实现实时授权,会客手续、国密出入证补办等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如表1所示),节约管理成本、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赢得员工的一致好评。
表1 保卫日常业务办理时间对比
军工单位保卫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发展创新,通过从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达到了有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确认单位安全状态,健全保卫工作队伍,提升技术防范能力,科学改进工作方法,缩短保卫管理链条,提升保卫管理效率的目的。
军工保卫管理工作应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和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研究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技防信息化平台,把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追查结合起来,创新安全防控手段,提升安全防范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数字化技防建设示范单位,切实提升单位技防现代化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军工单位内部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