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报道/温斌
《诗经·小雅》中有一首诗:“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对“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小雅》是由乐器之名演变为曲调之称的,这种曲调原盛行于西周王畿一带,西周时期指镐京(西安西南)及其周围由周王直接统治的直辖区域。《诗经 小雅大东》反映的内容,也源自于这一带民间传说。因此,“牛郎织女”传说早期文化“因子”,源自西周王畿地区。刚开始时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并无任何故事情节,在人们逐渐的一种隐喻式的联想中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守志》:“就传说兮骑龙,与织女兮合婚。”表述了牛郎织女合婚之说。《月令广义 七月令》引魏晋南北朝时期殷芸《小说》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石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社。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表述了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的传说。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而节日活动的内容是以少女乞巧为主,七夕节最早是在西汉的宫廷里执行的,后来流散到民间,融入了牛郎织女艰辛而忠贞的爱情内涵。
西安西南斗门昆明池边牛郎织女的石刻像,是引发“牛郎织女”传说的原形,牛郎石刻身高2.15米,仅露上半身于地表之上,高约1.90米。底座与身宽相近。此像保存较好,五官清晰,头发的刀痕尚历历在目,身着交襟式衣服,腰间系带,右手曲肘上举作持鞭状,左手紧贴胸作用力握缰状。织女像作跽坐状,身高约2.30米,底座与身宽相近,高为1.20米。此像眉头微蹙,嘴角下撇,头结髻垂于颈后,颈部有断裂痕,身着右衽交襟长衣,双手环垂于胸前。二者均为花岗岩园雕,刀法粗犷,朴实浑厚,运用适当夸张手法,更使其形象动人,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汉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隔河相望,杜甫诗云“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注入了爱情因素。有了爱情的注入,本来不相干的两颗星座,两位传说中的神,具有了人性,成为体现人间感情的夫妻,并由此生成一个独立的艺术生命系统。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壁画
昆明池鹊桥
坐落在昆明池东岸斗门镇东街的织女石雕
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壁画
传说中的织女石床
2200多年前汉武帝时期为训练水军,在今西安斗门一带开凿昆明池,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人工湖泊。当时为了上应天象,池中刻置石鲸,两岸刻置牛郎、织女,以象征天河,屹立在斗门镇街东的牛郎和镇东6里外常家庄的织女石刻真确标明了昆明池的东西两岸,也逐渐演绎出了牛郎织女的民间爱情故事。后常用此典以咏夫妻暌隔,或借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牛郎和织女为了爱情一直守候在昆明池畔, 2000多年来,象征“牛郎”和“织女”的石爷和石婆隔昆明池遥遥相望,见证了昆明池的盛衰。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久而久之,人们对石像崇敬而迷信,开始顶礼膜拜起来,唐德宗贞元14年(公元798年),修织女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现在,在长安区斗门镇东街和常家庄村原来的遗址上分别建有一座石爷庙与石婆庙,庙里分别供奉着牛郎织女的雕像。牛郎织女石刻像也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石爷神”、“石婆神”。 传说农历正月十七日是牛郎织女结婚的日子,农历七月七日是相会的日子。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长安斗门及关中地区至今还传承着过庙会的习俗。这里香火不断,至今还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文化活动。1956年,“石爷石婆像”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也广泛传播,源远流长。
唐末宋初时,昆明池逐渐干涸,沣河以东逐渐被繁衍生息的村落所取代。昆明池在干枯了1000多年之后,重建的昆明池于去年10月1日对游客开放,昆明池·七夕公园盛大开园以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和七夕背后的历史文化为主题,成为见证中国传统忠贞爱情的好去处。
祭祀牛郎织女的香火不断
供奉织女石雕的石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