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冬琼
随着经济生活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当今的育儿观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人们的育儿方式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越来越畸形。
我们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正逐步意识到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传统文化的一些弊病所造成的这一“独有”的社会现象和导致的严重后果。感觉到“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刻不容缓。许多的研究者都在关注“幼儿分享行为、亲社会行为发展及研究”,一致的观点认为:“幼儿总是在与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要想改变幼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定势,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构思和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纲要中提出了以培养“完整儿童”为目标,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的全面发展,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教育主题活动----“玩具分享日”,每周五定期开展。在玩具分享日活动中,我认真观察本班幼儿,及时填写观察记录,和老师、家长经常交流,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拟对如何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供幼教同行参考。
一、树立正面榜样
老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言谈举止,日常行为和情感态度随时随地都对幼儿的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积木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积木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作出良好的榜样。
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另一榜样。我们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及时作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二、日常强化
常用的强化有两种:肢体语言强化和口头语言强化。
肢体语言强化是指老师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姿态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与赞扬。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老师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
口头语言强化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充分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愿意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如:在玩具分享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儿带来一辆新型遥控玩具车,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这时,老师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他:“和他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进行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玩具分给小伙伴玩,所以你们在一起才玩得那么高兴,你真了不起!”类似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孩子在今后就會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
三、建立分享规则
为了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必要的。我所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共同分享
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孩子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融洽地进行分享(食物,玩具、或其他),最终使彼此的情感都获得满足。如自己带来的玩具让大家一起玩,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在搭积木时,大家应商量,分工使用;这样才能达到你快乐,我快乐,大家都快乐的目的。在刚实施此规则时,我们要先教给幼儿协商的技巧。
2.平等分享
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地由利益来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常听到“XX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带来的汽车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让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体会,感受别人的心理,并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平等分享的规则
3.轮流交换分享
在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物轮换使用。刚开始实施此规则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会发生一些争吵。这时,我们可教给幼儿学会先拿到玩具谁先玩,后来的人想玩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渐渐地,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轮流交换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幼儿解决一些分享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在玩具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同时为幼儿将来成为守秩序的公民打下了基础。
4.先人后己的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带来的玩具先让别人玩
这种制度开始实施时会使幼儿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家里的玩具要先让别人玩呢?这时老师可采取换位的方法引导幼儿去思考。如可对幼儿说:“你是否也希望别人先把玩具给你呢?”这样,幼儿就容易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别人分享他的玩具了。而老师则要对幼儿表现出的先他人后自己的行为给予肯定,以强化幼儿在今后再发出类似的行为。先人后己的分享制度可培养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学会忍耐的美德。
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合作与分享就开始了。因此在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养成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家会有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在学校以及与周围的人相处的更融洽,在慢慢成长的人际关系上,更快乐!是一种美德,也是优秀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