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雨 魏立峰 魏飞 孟子淋
摘 要:“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普适性的教育法则和新课改倡导下的一种教学理念,在理论上有其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然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偏差,“应然”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实然”,现实存在的各种因素使得理论在转化成实际或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挫折,导致了“因材施教”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错位、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因材施教;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一、“因材施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广困厄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保守性
1.陈旧的观念。传统的教育工作者大多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即对知识单纯地传播,既不会切实履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法则,也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因材施教”的真正含义。要在观念上突破传统的误区,真正科学准确地认识到“因材施教”的外延与内涵,特别是对学生政治思想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结合教育的目标,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以及其他影响教育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学生的发展。
2.保守的角色定位。教师角色的保守性。教师角色往往跳不出“传道授业解惑者”和“知识的灌输者”的圈子,而思政教育作为偏重理论性、社会价值需要、强调国家意志的学科,使得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理论方面的教育而缺乏实践性的拓展,并且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对单一知识或教材讲解与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发展和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角色的权威性。学生更多是作为一种被动接受的客体,导致了教育质量不高,因此要将教育的主动权让位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自由地学。
(二)传统学院管理制度的局限性和束缚性
首先,就教师授课方法而言,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普适性,教师在授课方式方法上难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并且授课形式也主要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频率,既较少涉及到提问与讨论的环节,又缺少实践活动与素质拓展,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逐渐沦落为一种被架空的存在而毫无实在性意义与价值;第二,学院管理制度的约束性。伴随着生源的增多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对于教学的效率要求也逐渐提高,从而导致班级授课制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形式。大班额授课制就班级容量上来说,通常都是100-200人的容量;就授课专业来说,也是涵盖了不同的专业,这种对教材、对象、过程等有着整齐划一要求的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导致结果就是对专业区别的淡化和对个体差异的忽视,既不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同时又缺乏对学生的专业培养。
(三)考核形式的单一化和一般化
传统的“施教”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和核心,导致了学生主体性的逐渐消失,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也带来了教育活动的“重教轻学”观念,且教育的内容大多是围绕教材进行知识的灌输,而缺少创新性、延展性、实践性知识的融入,考核上也就必然呈现单一化的格局。
(四)平台基建的薄弱与制度的缺失
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正常的各项经费的同时,本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20元、专科院校按在校生总数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标准提取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考察等,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教室资源不能满足正常教学,师资力量不能供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导致的结果就是课程内容的压缩以及“因材施教”丧失了执行和落实的支撑和环境。
制度上的不健全也是导致“因材施教”难以施展的一大困境。没有制定专门的关于“因材施教”的保障制度,在具体环节的落实上,就会有心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这样一种“因材施教”的意识,建立这样的一种制度或者规章,真正地去推行和实践,不断挖掘与创新“因材施教”开展的形式,使得思政教育理论课不再仅仅是被束之高阁的存在。
二、“因材施教”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因材施教”是高校思政工作的应有之义
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处于一个瓶颈期,各高校既迫切地追求思政教育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又面临着无从下手的困厄与苦恼,而“因材施教”这一教育法则则为解决这一矛盾冲突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育学生德行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操行,为此,搞好高校思政教育势在必行。然而,思政教育与其他内容的教育是一样的,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发展个性、教师的教授特点、教材的类别等各种要素,要做到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而不能等同视之,一概而论。在这一点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在谈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一问题时,认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像谈恋爱”,并针对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或沟通交流工作,总结出三句话,即“第一,知道别人要什么;第二,知道自己有什么;第三,知道东西怎么给”。所谓“知道别人要什么”即学生的个性需求与特质,是学者之“材”;“知道自己有什么”,即教育实施者的能力与水平,是教者之“材”;“知道东西怎么给”,即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针对性,强调媒介手段之“材”。只有搞清楚这三点,才能“以心换心,用最好的方式,最好的话语转换方式,在最恰当的场合提供给对方,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效果”。他的这番比喻与阐释是极为简明生动的,概括而来就是“因材施教”这四个字。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施过程其实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交流与沟通,而沟通与交流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真正把握住了这一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各种要素特点与个性,是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因材施教”是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高校思政工作领域的彰显
纵观“因材施教”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因材施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并能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其自身有着无法令人忽视的魅力与光芒,这种魅力与光芒即它是被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包括现代进步的文化内容,同时也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促进了人的进步与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前进。21世纪,我们提倡与追求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的现代化需要“因材施教”予以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与理论支撑。教育的现代化要求课程建设改革、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制创新、教学模式多元,而这些都是建立在“因材施教”基础之上的变革与突破,就比如说“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人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能得到提高和健全的发展,而实现这一全面发展务必要关注到人的特点与个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
将“因材施教”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在当代社会的彰显,也是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因材施教”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力“武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教育的问题上,就要注重与关注到教育的人性化、培养的人性化,要注重对受教育者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积极响应这一教育理念,而“因材施教”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响应与反馈。但是“因材施教”并非是人们所理解的“因人施教”,而是建立在一定水平基础与思维能力上的针对性教学,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作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务必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与理解。特别是就我们民办艺术类高校而言,学生专业各有不同,学生个性因人而异,加之专业色彩浓重而缺乏理论重视,导致思政教育的开展更加难以为继,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因材施教”这一武器来提高我们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从实际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政教育难题。
(四)“因材施教”是“服务育人”理念的集中反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必定是有着正确思想与清醒觉悟的青年,有本领的青年必定是有较强专业素养与能力的青年。對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其说是一种一般化的管理与约束,不如说是“服务育人”来的更实际,也更人性化。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材施教”就是素质教育下对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它一方面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充分地调动学生,以合作式、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主体的自觉性。
就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而言,更加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来指导其实践。思政教育虽然偏重理论政策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施教者既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思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精神。总而言之,没有置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法则和教育策略,不管是一个教学单元,或是一个班级,甚至是一个人,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发展差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与考评机制,了解学生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实现教育育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钱逊.论语浅解[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耀明.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分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S2)
[4]邓卫.因材施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北京教育(德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