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18-10-13 09:34龙波
青年时代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经济思想新时代习近平

龙波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总结前期经济建设规律,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的建设实践创造性结合的理论成果。其内容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如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判断、“五位一体”总体部署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树立新发展理念等,对破解经济增长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改革成果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而做出的现实判断,是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涵,对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发展问题做出的科学判断,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经济发展决策。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决策。这些科学论述,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新判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发展成果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矛盾运动的结果。

当前,我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过去关于主要矛盾中落后的生产力的提法已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认清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更美好的生活提出要求;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在协调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需着力解决好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区域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是在新时代下仍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相互促进、有效发展,才能充分结合区域发展优势,实现优化配置资源,激发区域市场经济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在市场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强调正确认识市场和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善于运用市场与政府调节的优良功能,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促使社会经济有效运行;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党和政府在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时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核心要义就是解决人民的发展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彻到社会发展之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立场及宗旨,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二)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做出新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这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党在治国理政上的创造性举措,是党对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及执政规律的深刻探索,为“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远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方向的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五大发展理念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摆在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关系在发展中更趋平衡;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给人民以天蓝水绿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积极参与到全球化中,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环境之中,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互利共赢;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强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人民的主体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将五大发展理念贯彻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仅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成果的准确判断,也是进一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以新发展理念为先导,我国经济稳健发展的战略部署开始初步形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而传统模式下经济存在束缚,已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要求,这就迫切要求党和政府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变以往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结构、转换传统经济增长动力,构建符合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模式。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产业供给质量的提升、供给结构的调整,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二是增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同时,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及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四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以“一带一路”为经济发展重点,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在引进先进技术、产业、资金等要素的同时,注重将本国产业发展优势发展出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对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做出新规划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分三走的目标。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前两个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更加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规划。第一个阶段,在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此阶段,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大幅度增強;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进一步缩小;第二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目标的阶段性定位,是党和政府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两步走战略目标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的战略步骤,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特征和时代要求。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准确定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年里,我国的GDP增长至80万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准确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新征程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

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大创新。以往经济的发展中注重三驾马车的拉动效应,而在发展经济时对市场需求掌握不够,随之产生部分行业产能所剩、消费需求外溢等社会现象,形成了社会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突出矛盾。党中央对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难题进行分析,指出当前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在供给侧,需创新发展模式推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同时,构建更加合理有序的要素供给结构、制度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三是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面对新常态下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权利,党中央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要论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能够通过市场的价格要素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进而优化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强调了政府应采取更为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治理体系,以保障市场竞争中的公平性和秩序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经济思想新时代习近平
元代畜牧业经济思想的探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2015习近平经济思想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