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泳波
摘 要: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深化改革。高职院校应以创新为动力,努力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当前推动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造建设
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共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其中心内容。高职院校需要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结合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站在不同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进行优化,联合企业和家庭,共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对生产体系当中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組合,以此来推动经济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新思维过程可以称之为创新。通过引入不同层次的思维,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论创新系统,并在各个领域当中广泛地加以应用。创新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各个领域当中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通过对于社会可创造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当中,主要包括创新和创业两个角度的问题,两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思维领域当中更加突出的是创新,在行动领域当中则更加突出创业的概念。创业的基础和灵魂就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创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当中,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较为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整体生态系统是围绕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学校和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在政府的帮助下,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创新创业培养系统。
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原则
(一)政行校企、开放兼容
政行校企联动,开展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条可行之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任务在学校完成,但是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相关教育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向社会,创业精英和优秀人士来校讲学,将企业先进的理念引入课堂,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直观了解当下创业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二)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实施
高职院校根据学生定位,可构建“全员化→普及化→精英化”模式;课程设置,可构建“通识性→专业性→个性化”模式;创业实践,可构建“实践活动→创业模拟→自主创业”模式。分层分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针对性。
(三)面向全体、分级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建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分级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能力提升。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通识教育有机融合的局面
(四)创新引领、文化驱动
高职院校可构建浓厚的创业文化的校园文化,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网站、官微、广播、宣传栏等媒介,举行创新创业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让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深入学生中。
三、高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措施
(一)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
增设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课程,许多高中院校所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创新创业类课程不应该被束缚于象牙塔当中,需要紧密的和院校当中的专业课程进行结合,新型创新类课程的开展,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教师,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高超的创新思维。创新创业类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增添于创新理论课程当中,学科与专业之间进行紧密的衔接,有益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定期开展关于专业技能的考核竞赛,展开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竞赛,增设不同能力水平的教育课程和精英课程,推动不同能力和创新水平的人才共同进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确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打破以往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禁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根据时代的发展潮流,及时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拓展相应的理论实践平台。通过设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稳定发展,建立具有自身品牌文化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立协同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进行完美的结合,改变创新创业教育整体的发展方向,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在完整的培养系统当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加大力度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社会大众的贡献度。
(三)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组成,大多数都是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从能力水平入手,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适应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学有所欠缺。在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当中,有一部分是学工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担任着教职工作,同时还要负责部门当中的管理工作。在投入教学程度当中,工作人员无法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当中,无法适应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高强度工作。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专门培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师,通过建设培养方案体系,提高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水平。在专职教师队伍当中还存在着身兼多职的教师,一名教师担负着多个专业课的教学职责,无法真正的去投入到一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这就导致大多数教师缺乏成熟的教学经,不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对于专业课当中的理论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大量实践。兼职教师队伍当中大多数都是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家,这些人员虽然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应的工作知识,但是对于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缺乏一定的认知,教学教育能力比较薄弱。高职院校需要具有针对性地建立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需要教师具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从整体上去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创新创业类的师资培训或者国际研讨,转变传统思维,改善知识结构。建立创新创业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机制,让他们熟悉企业实际运作方式和经营模式。
(四)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重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时间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创新创业实践。高职院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在本校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更多的创业中心和科技中心。积极的和当地企业政府进行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真正的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当中。产学研要加强融合,拓展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通过教师的帮助,引导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申请。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生态系统进行流程的优化和重组,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创业人才,鼓励社团组织多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增设一系列的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新创意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創新创业实践能力。企业应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把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培训中心、项目部门建在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积极的引用企业当中的优秀资源,和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学校所承担的人才培养压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拓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生态系统的平台。
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将教育教学深入于社会、进入到相关企业,并积极地与企业挂钩,从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对于社会可创造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创新创业类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展开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竞赛,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建立协同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参考文献:
[1]曾骊,张中秋,刘燕楠.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双创”战略需要协同发展[J],教育研究,2017(01).
[2]吴彬瑛,倪锋.“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7(02).
[3]朱益新,颛孙丰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05).
[4]王爱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年04期.
[5]赵培军,鲁凤宇,刘景芳.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李健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