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彦葵
摘 要:针对宁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认识与管理、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教学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举措,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质性地融入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区域经济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双创;宁波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探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促使高等教育迅猛发展,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另一方面,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700万,并且逐年递增,到2018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突破800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早在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背景下,突破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文章针对宁波地区的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作了探讨。
一、宁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类高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使学生、学校和社会三方获益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当前宁波高职创业教育有主要三种发展方向。一是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培养和知识构建,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创业计划大赛、创新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二是提倡创业知识、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迅速成长,通过校园的创业园孵化园的商业化运作,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中经商创业。三是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技术咨询服务,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这三种发展的方向可以看出,宁波高职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二、宁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明显
宁波的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但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缺乏,教育规模较小,系统性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很能保证。许多高职院校即使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课程多流于形式,授课形式、考核方法等方面较随意,课程开发滞后。虽然有些学校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学分,但没有将其纳入高等教育主流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多把它纳入到企业管理学科,学科地位边缘化倾向明显。创新创业教育实效较差。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差,创新创业率较低,成功创新创业率更低,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创新创业教育辐射度和受益面较窄等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对象因校而异,仅是一小部学生受益,没有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氛围。
(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认识和管理模糊
有些院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些院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中的技能训练,甚至有些院校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属于部分人的精英教育。因为教育目标未达成共识,有的院校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由教务部门管理;有的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由专业管理;有的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放在学工处或团委,有的院校设立创业学院专门负责管理创新创业教育。
(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零散
由于受专业培养计划因素的制约,课程设置中兼职课程多,专职课程少,开课率较低,课程体系化程度不够。目前宁波高职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做法主要有: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一些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类的课程;在管理学课程或就业指导课中增加创新创业内容;邀请企业专家做创新创业讲座或报告等等。课程类型比较单一,实践操作性较少,必修课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
专职创新创业教师数量少,多数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由专业学科课教师或学工部门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自己的主修学科,对学生进行有效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门的研究,教授的内容多以入门知识为主,案例选择上也是以成功案例或励志教育为主,缺乏商业技能传授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创新创业的深层基础,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的经验。多数高职院校现有师资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缺乏,在教学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指导。
(五)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
宁波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形式上,多以讲座、报告为主,忽视创新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学生的参与方式上,以创业计划竞赛为主,忽视商业实战演练。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有些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局限于创业孵化园,但由于资金、条件、专业的局限,这类创新创业实践并不能再大学生中普及,往往把众多大学生排斥之外。
上述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宁波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更好发展,也使得以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的步伐放缓。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應该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特色,将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深化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潜质。为实现这一目标,应着眼如下几个问题。
三、宁波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一)强化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文化氛围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就业培训,功利的针对性的教育容易只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等精神层面的塑造。创业教育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精神,树立“开拓进取、勇于人先”的校园文化氛围,才是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内涵。以强化意识为指导,对所有学生都进行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优意识的培养,由被动适应社会向主动挑战社会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建设
高职院校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在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面要有前瞻性,提供实践教学过程,将必要的创业意识、创新品质、创业核心能力等理念整合到专业教学中。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校友、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等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形成多元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引用实际案例,通过案例的模拟和研究,学生不仅会关注到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关注与创业相关的经济问题。可以从基础性实验教学、创意性实验教学、社会性实践教学、合作性实践教学四方面完善创意课程体系。
(三)注重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校外的大学生科技园、创业园和校内的创业孵化园,把它们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项目的转化。踊跃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好校内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立足社团活动,举办各类创业集市,为校内不同的创业者提供一个产品展示推广的交易平台,同时吸引广大产品创意爱好者和风险投资机构参加活动。开展创业素质拓展活动,让创业团队更具有同舟共济、协作共赢的创业精神,提升他们从容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定期举行创业沙龙,交流创业经验,指导创业活动,减少和避免创业中的失误。
(四)建立创新创业学分制度
以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相关实践活动为前提,学生接受的课程或参加的创新创业活动、项目、课题、发表的相关论文、获得的专利等都可以记为学分。建立创业档案,量化评价学生创业活动,尝试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开展创业活动。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奖学金,设置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奖项,表彰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
(五)依靠校企合作提供创新创业场所
创新创业教育仅靠学校资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产、学、研是有效途径。学校联系企业针对性研究学习,增强创业实践教學效果。用企业名称命名共建实验室,根据企业与教师合作的科研项目研究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在企业设立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让学生走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实训实习,弥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环节的不足。
(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当地政府的教育职能部门,应制定颁布鼓励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专门拨出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成立研究基金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定期召开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座谈会,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推广优秀的教学成果,编写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案例等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当地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建立创新创业基地,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下体验创业实践活动。院校内部可以设立专项财政支出,支持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也可以多渠道筹措资金,联系社会组织或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资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有针对性的重点扶持一些新兴产业项目。
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那么创业就是民富之源。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当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全体学生相匹配,实质性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深入发展与延伸拓展。
参考文献:
[1]范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2]蔡洪斌.创新创业与经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庄文韬.创新创业实用教程[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4]王涛,严光玉,刘丽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训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5]高志宏,刘艳.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6]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