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雨 罗曼莎
摘 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学联学生会组织的发展状况重视力度的加大,高校学生会组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需要大变革的时期。本文以大变革下高校学生会组织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导向,从内外部因素着手分析,力求在政策、高校学生会组织、学生三者之间找到有机平衡点,挖掘制约学生会良好发展的障碍,提出改进措施,使高校学生会组织保持活力。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学生会;现存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有关精神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标志着全国学联学生会组织全面改革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会作为重要的学生自治性组织,其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高校学生会组织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不到位
本次调研中,笔者选择陕西省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共列举出有关学代会相关问题23个,收回问卷824份。其中39%学生表示仅听说过学代会但不了解、26.6%同学从未听过学代会,76%的同学未参与过学代会投票,同比例学生表示未受到学生代表询问生活学习情况。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代表大会流于形式,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不高;有关学生代表大会的信息自上而下传达不到位;学生代表大会存在的意义未能准确普及。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学生代表大会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目的,在学生会成员的工作中,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高校学生会组织工作重心出现偏差
高校学生会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包括思想引领、服务学生、促进团结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当今多数高校学生会组织忽视自身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很难在学生中起到带头作用。部分学生会组织忽略了组织存在的根本意义是服务学生群体,没有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实际脱离学生群众而存在。[1]
(三)学生会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间缺少有效的衔接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有百万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而企业在看中学历之外,更看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相契合的。学生会的工作同样可以全方位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却没有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有所体现或有所关联,导致部分学生会学生更看中机制内的内容,而放弃学生会对自身的锻炼机会。
(四)学生会管理制度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不完善
各高校学生会组织都有符合自身需求的相关制度,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从总体来看,各高校大部分学生会组织都存在着难以落实管理制度、缺乏健全有效的选拔、任用、考核和监督机制等问题。[2]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1.高校缺少对于学生干部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多数高校对于学生会组织成员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学生干部综合测评考核加分以及推优等一些隐性的激励方式,激励力度较小,同时,学生工作很难进行量化考量,临时性、突发性工作不在少数,因此在推优中很难做到绝对公平。这些激励方式在高校人才培养风向标大变革的背景下难以产生有效的“正迁移”。
2.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参加学生代表大会的意识。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是高校学生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充分行使学生权利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各级学生会组织定期、规范召开的代表大会,审议学生会的组织工作报告;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学生会的领导机构;对学生会制定及修订组织章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缺少积极主动参加学生代表大会的意识,导致对学生会的外部监督难以落实。
(二)内部因素
1.学生会内部缺乏创新能力。学生会内部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会工作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造成了学生会工作重心的偏差;缺乏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活动;各级学生会与班级团支部间的沟通渠道不通畅;没有做到真正倾听学生的声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2.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学生干部考核机制会导致学生会组织架构不清晰,难以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组织运行效率低下,学生干部难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等问题。
三、高校学生会组织机制完善
1.提高学生会创新能力,打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正能量品牌活动;各级学生会组织和班级团支部间加强有效联系,形成校级学生会、院(系)级学生会与班级团支部间三位一体的通畅渠道;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全力以赴为学生发声,以此来维护最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
2.切实根据高校大变革的风向标来加强学生干部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会成员在高校人才竞争培养中的竞争力,使激励机制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挂钩,力求在学生会工作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间进行有效的衔接;通过提高对学生干部选拔的门槛要求和加强对学生干部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增加对学生干部的培养,建立储备干部人才池,为学生干部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干部的竞争力。[3]
3.在组织架构管理、组织文化管理和管理方式上进行全面完善。学生干部应首先从学生会内部做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良好的学生干部形象和清正廉洁的学生会氛围;提升组织效能,构建扁平化和高效化的组织体系;营造相对自由开放的组织文化环境,充分激发学生会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会成员积极了解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方向,将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求融入到学生会日常的活动和工作当中,打造学习型和创新型的新型学生会;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在管理方式中的运用,加强学生会间的联动机制,提高学生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生干部的产生标准和流程应该严格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学生干部候选人须政治合格、品学兼优、素质过硬、有较好群众基础,经公开报名、院系推荐、民主酝酿、资格审查和公示等程序确定”的要求执行。注重学生干部任职期间的监督和考核,杜绝学生干部在思想上出现“懒惰不作为”“当甩手掌柜”的情况;通过双向机制,使学生干部加强与学生间的联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提高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4.积极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让学生真正了解学生会的工作内容,加强学生自治的力度和范围;促使学生会转变工作形式和工作态度,将“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落到实处;确保学生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按照《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1995年全国学联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2015年全国学联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修订)的要求切实开展,尤其应当加强常委会在日常工作中的监督力度;通畅学生进言献策、反映问题的渠道,真正做到为学生发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苏瑛,王冠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会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
[2]刘铂,王晓娟,袁伟斌.高校学生会的组织和管理问题分析[J].科教导刊,2012.07.085
[3]刘毅.大學群体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教纵横,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