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成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10-13 09:44王恬悦
青年时代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王恬悦

摘 要:目前,尽管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数量有了一定增长,其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取得了认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教师的科研产出有了数量上的增长,但是,中心仍存在着职能不健全且职责不清晰、过于重视行政管理而淡薄中心的服务意识、过分重视实践而弱化科研能力、单调工作内容及缺乏创新活动等问题。因此,需要清晰中心的职能从而推动发展专业化,加强中心服务意识从而助力教师全面发展,健全教师教学发展制度从而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创新工作方法内容从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以此提高中心工作成效,完善中心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成效

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保证最根本的任务也就是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其中的关键是教师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我国的教师发展开始从学术研究里的理论论争逐步上升为国家的顶层设计,并且进入到组织机构的标准和规范化发展阶段,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自己的教师发展中心开始起步。该中心的普遍成立在形式上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伴随着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关注并聚焦中心的工作成效开始成为焦点问题。

把教师教学发展的理念付诸行动、逐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承担了培育国家未来技术人才及行业精英的重要任务。怎样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实施,并促使中心进入稳定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中心的核心任务同时谋求中心未来的发展,是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的内容

教育须从根本上“引导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的生长生成”,才能成为“唤醒学生、生成学生美好精神世界”的活动[1],因此,中心不仅要需注重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的技能,更需指引教师取得生成性成长,使得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收获到幸福感,从而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持续地反馈给学生。本着这样的信念与追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的发展才能挣脱教学技能本身的桎梏,才能渗透进更加深远的意义。作为教师管理的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事关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成绩提高,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工作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学质量不仅是高等职业院校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其中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及能力的技术人才,就必须具有能让社会认可、企业接受、家长放心及学生满意的教学质量。因此,应重点关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中的发展成效与发展体系环节的教学评价情况。

(二)对接生产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以及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具备生产实践技能,这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的额外的特殊要求,也是其必须掌握的技能。生产实践技能要求教师具有实操实践能力,且能不断适应当今日益更新的生产技术,更好的对接行业企业,能亲身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协助企业研发并攻克技术上产生的难题。因此,中心应促进校企合作,与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具体到教师教学的工作中,必须包含教师对教研及科研活动的参与程度以及取得的成果,需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成效考核反馈机制,有利于教师与中心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问题,从而指引其调整教学行为,以提升教师整体队伍的工作成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2]。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中国,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仍处在起始阶段,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发展的进程,但是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不健全的中心职能,不清晰的职责界定

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立伊始,借助挂靠在其他行政部门的这种模式促进了日常工作与组织机构的建设。但是正是因为其依附性也导致其工作难以独立开展,难以体现其必要性与合理性[3]。伴随着中心的职能不断健全并开始独立运作,中心工作又与其它部门之间产生了分工不明的问题,会存在与院校的教务处及人事处等工作的交叉,造成了不清晰的职责界定。由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挂靠存在着自身职能的不健全、职责的不清晰,和即使独立了也无法统筹管理的诸多

问题。

(二)过于重视行政管理,淡薄中心服务意识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要形式是挂靠行政机关,由行政人员参与日常工作,缺乏专业及研究工作者,因此习惯于行政管理的模式,服务意识不强,造成了教师对教学发展中心的依赖性不强,中心开展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难以得到教师的配合。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的活动及培训都会采用行政发文,這种形式无形中给了教师以强制性与压迫感,教师心理上的不接受会使中心日后的工作难以施展,继而中心工作难以持续发展,工作成效降低[4]。

(三)过分重视实践,弱化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本身是教师所不可或缺的能力,其体现着教师对当前知识的把握与运用及对未知信息的学习、探究与创新[5]。因为高职院校要求教师的能力是以“双师”结构为主,所以出现了教师将“双师”要求的素质作为专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但是,从“双师”要求的能力来看,其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规范过于严苛和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师本应具有的科研能力。

(四)单调工作内容,缺乏创新活动

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的项目仅仅是承接了原本教务处或人事处的工作,一些项目并没有完全展开,例如帮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能力、落实教师个别咨询或教学问题辅导等[6]。仍旧存在一些中心并没有配备专职工作者、且利用其它部门工作者的空余时间进行工作的现象。导致工作内容单一化,且服务的质量不足,工作成效偏低且各活动内容间差异不大,缺乏创新的活动。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成效问题的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慎重的对待和反思。为了提高其工作成效,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建设与完善,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整体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中心的高效工作。

(一)清晰中心的职能,推动发展专业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不管是挂靠于其它行政部门建设还是独立建设,都必须降低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将其自身服务职能定位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发展的专业化,对教师的需要给予适宜的回应,使教学充满活力。因此,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引进专家及专职工作者,加深教学工作、教师专业发展等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指导和保证教师教学的发展。

(二)加强中心服务意识,助力教师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多多举办具有人性化的教师发展服务项目。中心工作人员应注重和教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教师,给教师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与实际上的帮助,使教师弱化对管理者的抵触心理,主动参与到中心的工作和发展建设中来。此外,中心应紧抓时代脉搏,与全国乃至全世界教师组织中心发展网,为了真正解决教师的疑惑而建立网络答疑咨询平台,将发展性评价理念贯穿于教师评价的全过程[6],从而帮助教师全面发展。

(三)健全教师教学发展制度,促进科研与教学协同发展

教师教学发展的制度有赖于我国教育有关部门的健全及完善,并使中心在顶层设计、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经费投入预算中对教师教学发展进行指引[4],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中权衡科研与教学所占的比重,促进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发展,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还可以提供科学研究的咨询交流平台,对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进行帮助与支持,例如,可以对科研问题进行解答,可以对科技课题进行收集与分享等等。另外,高职院校需突出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制定出持续可行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

(四)创新工作方法内容,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我国教师发展的项目规划与课程设置由教育部制定,并通过文件通知的形式,将培训项目及实施办法下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以及部属各院校。这些项目一般均有存在强制性,项目内容也存在相对单一、太过宽泛的问题[7]。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需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不仅要创新工作方法内容还要增进评估教师教学发展的进度安排,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个培训项目。

四、结束语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应该迅速找准定位,明确自身存在的意义。工作内容的确定,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抽象的工作宗旨与目的具象化;工作原则的遵循,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工作科学合理化,激发研究和实践人员对中心工作成效标准的思考;中心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相应对策解决问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文红,任祺.变革中的高校教师发展——2013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14,(7):93-96.

[2]杨建良.五年制高职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05):54-56.

[3]别敦荣,韦莉娜,李家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45.

[4]权灵通,何红中.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历程与评价[J].高教探索,2016(05):118-123.

[5]孔德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J].河北企业,2015(12):106-108.

[6]阳洪东.发展性评价在职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4):220+224.

[7]郭婧.英國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以诺丁汉大学为例田.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44-47.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
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思路探讨
高等职业院校“1+n”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应用模式的研究
初论职业院校汉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攻略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