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化手段对高职生进行健康管理

2018-10-13 09:44王清强
青年时代 2018年27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

王清强

摘 要: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现已成为体育教学的新趋势。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用信息化手段来监测管理学生的运动健康状况,以信息化手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使运动锻炼个性化和终身进行体育学习成为可能。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健康管理的优势使应用信息化手段对高职生进行健康管理成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体育教学;运动锻炼

一、前言

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由于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影响,学生上高职时基本是“三无”:无运动技能、无健康管理常识、无锻炼习惯。这给高职体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慕课、微课、翻转课等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开始被采用。现在有不少科技网络公司针对学校体育的具体情况,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体育教学统。有学生体育考试管理系统、学生体质测试管理系统、学校阳光体育管理系统、体育俱乐部、体育场馆管理、体育报告系统等。有众多的校园体育网、体育APP等信息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在体育教学、学生运动锻炼管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上应用。体育教学应与时俱进,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潮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健康管理,加强科学锻炼,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监督评价体系。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运动健康进行管理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

二、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健康管理上的优势。

(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已的个体不同,个性化接收自已爱好的运动锻炼信息,使个性化和终身进行体育学习成为可能

智能手机与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学生获取体育运动知识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体育运动锻炼知识信息极为丰富,学生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地从手机上获取最新的、专业的体育运动锻炼知识与运动技术方法,从而实现自主学生。学生根据自已的喜好,过滤与选择自已所需要的锻炼知识与信息。按自已的兴趣点选择性地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化教学成为体育教学中的必然趋势,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也使得个性化的体育学习和终身进行体育已经没有障碍。在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教师“把学生

引进门”。即让学生激发对适合自已的运动锻炼项目的兴趣;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离开学校之后,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学生仍然可以继续进行终身不断的体育学习和自我的健康管理。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改善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体育教学上确实还存在着上课教材单一,教法死板,内容枯燥,一味要求学生掌握某项技术动作,而不注重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发,让学生不爱学习,学不会,学不好。相当部分的体育教师还是按照多少年前的旧观念、旧思维来教学。上课还是强调学生以学习技术和技能为主,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没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和培养科学的锻炼习惯为主。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每位学生都是移动终端。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各种运动锻炼的技术规范运动内容已不再受课时、时间、教学安排上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已选择自已兴趣的运动锻炼内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信息化平台(如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推送等),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极大地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改善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让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体育教学与管理模式也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

(三)以信息化手段监测健康状况,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管理健康的良好习惯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化手段来监测学生的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课外“阳光体育”管理系统、健康体检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体质健康管理云平台等设备和软件服务供应商。从技术层面而言,用信息化手段来监测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已没有障碍。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它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体育教学的目标不是学生是否掌握某项技术运动作或是某项运动技术水平的高底。而是学生学生是否掌握管理自我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让自我的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地为社会工作几十年?具體说也就是是否掌握维护保养自已身体这台为社会服务的“机器”的知识和技能?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而言,某项运动锻炼技术没掌握、不兴趣,完全可以换成自已兴趣和有愉悦体验的运动锻炼项目。至于技术水平的高底也不是主要因素。技术水平高的可以和高的一起玩,底的和自已差不多的玩就行。愉悦体验、从运动锻炼中得了乐趣才是最最重要的,才是能坚持锻炼的主要原因。坚持运动锻炼就要克服劳累等不适感,没有能运动锻炼后人体分泌多巴胺所带来的愉悦感,单单靠意志力进行运动锻炼多数学生是很难长久坚持运动锻炼的。短期而言,为了成绩,为了及格,可能会被动从事运动锻炼,但走出校门后,运动锻炼后的愉悦感和运动锻炼集群(朋友圈、锻炼集体)是一个人坚持进行运动锻炼的最有力推手,是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最佳途径。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把健康管理贯穿到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一)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上。要从体育技术的传授为主转向以锻炼习惯的培养和健身技能的掌握为主。高职的体育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健康管理意识为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维护保养自已的健康身体的知识和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每位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要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学习掌握使用各种信息化教学工具。年轻教师要会制作微课、慕课。在体育教学中,要能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会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缺陷,让学生在慕课、微课平台上先学习和理解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然后体育教师在课上再结合具体实际进行先学后教的“翻转课”模式。

(二)深入研究开发适合自已的信息化系统,采用适合自已的信息化教学手段

各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专业方向、学生的体质状况各不相同,因此,各高职校应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适合自已的微课、慕课、手机APP软件和健康管理云平台。高职校可根据本校的学生数情况,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具体情况,来构建本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方案。现阶段化育信息化的终端设备还比较昂贵,开发使用学生体质健康的数据云平台收费还较高。学校财力较好,学生数较多的学校可先做在前面、走在前面。然而,大多数的高职校依然可从构建体育学习微信、QQ群做起,从采用信息化的体育教材做起,把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三)运用慕课、翻转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体育移动学习的新入口

慕课(MOOC)是英语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的在线课程课程。是互联网上的、开放的、大规模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线上课程。我院从今年起采用人邮出版社的《大学体育》慕课版教材。所有的体育运动锻炼技术规范运动要领,学生只要手机扫码即可获得。慕课进入体育教材是体育信息化改革的必然方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翻转课教学模式也开始流行起来。翻转课是英语Flipped Model翻译过来的。指学生通过在课下先通过信息化手段学习教学内容而不再依赖教师课上教授知识,教师在課堂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识,并进行答疑。因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故称翻转课。高职的体育教学技术内容完全也可以通过信息化进行教学内容的预先推送,在课堂上教师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学习和答疑。这样,体育学习过程由学习信息在课堂上进行教授转由学生预先在课下自主学习,学生经过吸收消化吸收后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给予相应的辅导,学习时间也从仅仅是课堂上延伸到课下的任何碎片化时间。

(四)以信息化手段来改变高职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高职体育教学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呼吁近年并不少见。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评价无非是增减总分的百分比,评价的标准还是比较单一,没能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多维度地从学生的必须的适合自已的运动技能的掌握、运动习惯的养成(量化到每一天的运动锻炼情况)、进步幅度、体育意识、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评价是体育教学的方向标和指挥棒。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运动锻炼习惯的好习惯。

(五)体育信息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体育教学,不是要摈弃传统的体育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各高职校具体的情况各不相同。各高职校的学生与教师的素质也各不相同。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也是要根据各高职校的具体实际而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四、结语

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慕课、微课、翻转课、运动管理APP软件的大量在体育教学上应用,信息化教学改革是高职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发展趋势。高职校的体育教师要跟随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努力提高自已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让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能努力让每一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高;掌握适合自已的运动锻炼方法;具备管理终身健康的知识和意识;养成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西晓.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61-63.

[2]张陵.高校体育教学微信公共平台的构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31):71-72.

[3]郭晓伟 试论手机媒体的体育信息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6(31):50-51.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教学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