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人学特色

2018-10-13 12:31张瑞敏保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

张瑞敏 保虎

摘 要: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到工作实践的开展,都充满对人的重视与关注,蕴含着人文关怀的特性。新形势下人们出现的思想危机,对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深入探讨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人学特色,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消解人的思想危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人学特色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20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100-06

所谓人学特色,是指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思想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工作的出发点,把人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及转化规律运用于工作的全过程,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工作旨归的特性。处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不断发展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时代难题。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进行深化改革、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习近平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进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际紧密结合,散发出耀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光芒,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一、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

马克思在批判宗教创世说的论调时,肯定了劳动创造历史,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历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是社会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深刻体现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中。作为国家的执政党,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2],党的事业和工作须臾离不开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人民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3]。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党内部分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大搞“四风”、堕落腐败,以人民的名义为自己谋取利益,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对此,习近平强调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党风党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此外,文艺事业是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代表,文艺事业的发展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4]。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更是直接了当的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这种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就是要在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作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引入科学轨道,防止因物质利益诱惑而陷入“异化”泥潭。

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根据社会生活领域不同,人的需要分为物质层面需要和精神层面需要;依照需求主体涉及范围的大小不同,又可分为个人需要和集体需要。这些需要都体现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对其保障与满足至关重要。习近平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并在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中始终贯穿着这一原则。

1.物质利益原则

物质利益是以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为主要对象的物质需求的满足。它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利益,是决定其他利益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5],“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6]。习近平以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7]。而这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国家的物质力量,改善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改变。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经济、住房、教育、生命财产安全等各个方面切实关注民生问题。习近平曾说:“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广大老百姓不脱贫,就是党的失职,小康社会的建成就无从谈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流于幻想。习近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宣传的核心内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就是“富强”,没有富强,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和立足。所以,作为精神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无视人的物质利益需求。

2.精神利益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是无限发展的,“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即从社会生活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8]。这里的“社会需要”就包括思想性、精神性的需要[9]。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具有精神属性,针对人的思想认识、精神品质、人格修养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回应和引导。习近平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方面是对共产党员精神异化、信仰迷茫敲响的警钟,同时折射出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坚定人的理想信念、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有力工具,在党的历史上一直处于生命线地位。社会发展新时期,人们出现精神迷茫、意义失落等现象,归根结底是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没能及时跟上,缺乏理想与信念思想的引领[10]。习近平提出要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手段和方法,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借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形成“大思政”理念,不再拘泥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而是要通过哲学社会科学与思政课程的融会贯通,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和人生抱负。同时,习近平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文化因素,用传统文化滋养人的精神、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道德。扩大文化惠民力度,让一切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此外,习近平还指出,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突出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习近平“全程”与“全方位”育人思想折射出的理念和目的之一,就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包容性,以更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3.集体利益原则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2]。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历来重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但是,由于历史上一度对马克思集体主义存在误解,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同时,扼杀个体需求和个性,导致集体主义走向极端,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损失。习近平抓住马克思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继承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科学集体主义价值原则。习近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1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向前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全国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在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时,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即使被人指为‘无情‘无能也在所不惜”[14]。思想政治工作的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造就人才。在涉及两岸关系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维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利益。可见,对集体利益的重视,是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通过科学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践行,使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得以自由实现,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

4.个人利益原则

习近平在坚持人民集体利益原则的同时,也没有忽視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的个人利益不是极端的个人主义,也不是为我独尊式的狭隘个人主义,而是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保障有利于个人身心全面发展的利益。中国梦是我国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15]。折射出中国梦的实现是在尊重和关注公民个体权利和尊严的基础上,鼓励公民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的实现融合共生的过程。共同理想以个人理想为基础,个人理想以共同理想为保障。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围绕学生和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在谈论思想政治工作时,无不凸显大局意识、社会效益,但其深层却蕴含着尊重个人、注重个性发挥的人学意蕴。

三、充满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习近平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科学合理地运用了人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及转化规律,关注人的生存、成长、发展需求,关照人的现实意义的寻求和终极目标的确定,从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等,都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色彩。

1.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

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人的问题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人的思想认识不同,对于以经济发展为目的还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孰轻孰重,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的看法就不同,以往有失偏颇的思想认知给国家、社会以致个人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灾难。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习近平在提升与统一人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力求最大程度的形成合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进而以社会的大发展反过来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价值取向。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旨在从思想上对党员干部正本清源、立根固本,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牢固执政为民的宗旨。这些都是习近平“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践行。同时,习近平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治国理政方略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和价值取向。他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16]。也即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之一是促进改革发展,而“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坚持“以百姓心为心”[17]。由此看来,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最终还是归于“以人为本”。在国家力倡现代化的环境下,中国面临“机械式、功能性世界观的问题与危险”,现代化本身不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对中国来说,现代化包括了许多陌生的因素[18],极易走入科技至上、经济为本的迷途,习近平“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纠偏现代人的认知、端正国家社会发展的正确目标意义重大。

2.彰显人文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

当代中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转型带来利益与机遇,但转型的冲突与振荡,也带来困惑和不安。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现代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科学技术带来的物质利益极大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与此同时,引领人生意义的精神体系,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准则,彰显人之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要素等人文精神却面临失落危机。人们的信仰、信念、信条无不受到怀疑、嘲弄与抛弃,却又缺乏真正建设性的批判[19],商业化、世俗化的浪潮使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庸常意识不断涌现、价值理想失落、人生意义迷失、道德感缺失、诚信意识匮乏等一系列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共享经济不断遭遇破坏,群体事件比比皆是,校园暴力层出不穷……面对人文精神失落的现实境况,习近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指示,使之弥补人文精神失落的现实境况。第一,被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端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引领性的作用。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指导地位,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看家本领,思想政治工作结构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2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好、诠释好、发展好,从而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同时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地探求事物的本来面貌,了解人生真实处境,探寻人生真谛。以此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择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做出科学指引。第二,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五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涵养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阐释人生存在及终极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人类面临的现世难题也提供有益启迪。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转化,使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更具人文特色。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于引导人们讲道德尚诚信、追求高尚人生目标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培育人的价值理性。第四,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将此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同时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潮,教导人们珍惜当下生活,寻求现实意义。

3.遵循人学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路径

人的思想形成及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以现实的人为客观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盲目偶然的,而是有切实可循的人学规律。习近平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及路径的选择上,遵循马克思人学理论所揭示的人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深刻体现了人文关怀特性。

第一,人的思想的可塑性规律。首先,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的生活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22]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观念不是天然产生和存在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发展的,通过有效引导能够树立或者纠偏人的思想认知。习近平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切实遵循这一规律,渐进式地逐步推进开展工作。一方面,对于思想意识未定型的少年儿童,习近平主张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23],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对于思想定性的广大青年、教师、党员干部以及普通老百姓,采取积极引导的工作方法,“以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24]。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力量,促使人们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式,寓教于情的纠偏人们的错误思想认知。另外,依据人的思想可塑性规律,习近平倡导实践育人的工作方法,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工夫”[25],大力倡导人们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塑造自己的德性,提升精神品格。

第二,人的思想发展规律。首先,人的精神需求的发展是以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首先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所以,习近平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人们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衔接起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思想政治工作不单单是形而上的精神领袖,而要做到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同时,每一具體的群体或个人,其精神需求和思想演变的进度又有不同,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来说,“一刀切”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必定行不通,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注重针对性和差异性,实施民族区域政策以及包容个体个性的张扬;此外,人的思想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关系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发展,对思想提升、知识获取的渠道也有新的要求。在新时期,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着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形式、手段,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大数据等新兴手段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动向有更精准的把握和预测,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其次,人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由外向内的转化。灌输方式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但在新时期,这种单纯灌输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与人们的思想发展不相适应,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注重采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更加符合人性的方式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文艺、哲学社会科学、舆论宣传等各个领域,采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方式开展工作。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主张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以人文氛围浓郁的教育环境等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此来与人的思想发展的规律性相契合。

四、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人学特色的现实启示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为统一思想、取得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进入新时期,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也要实现现代转型,才能顺时应势,助力改革实践。然而,在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催生物质大繁荣、科技大发展的背景下,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一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另一方面面临一系列思想认知危机: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在场,无孔不入的功利主义本位,泛拜物教中的主体性迷失等。人的思想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由对人的认知的不断讨论和发展,人是一切问题的中心这一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在对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其价值定位、目标追求、方法选择如果一味遵循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则将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从而难以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学特色顺应时代变化要求,在现代化突飞猛进、工具理性甚嚣尘上的态势下,“以人民为主体”,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及实践,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诸多困境,对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第一,以人为主体,彰显人学特色,才能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理想合目的性到社会合类性的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于人格培养、人性提升和精神建构,但这一理想目的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合类性的基础之上。所谓社会合类性,是指人的社会规定性,与劳动及其人的社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特性[26]。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类性,要从人的社会现实关系出发,在社会关系中教育人、引导人,了解人的需求,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定位,培育社会责任感,从而消解强大的自我中心主义和唯我独尊式的社会存在方式,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目的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人的工作,要顺利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需要以人为主体,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合类性,这样也才能将理想转化为现实,更好达成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第二,以人为坐标,融入人文精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熏陶与转化,实现从他律性到自律性的转化,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展。随着科学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失调的现象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人文精神以激发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升人的内在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27]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人的存在价值的迷失,生存意义的迷乱,理想信念的破灭,对社会及人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失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发展中缺席,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光荣革命传统在人的心中淡化,不仅导致个体精神的颓靡,也导致整个民魂的危机。鲁迅曾言“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思想政治工作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只有以人为坐标,培育人们的人文精神,建构起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仅仅自上而下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而是将意识形态转化为人内在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思想取向及行为方式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以人为目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促使人从自我意义的实现到伦理意义、信仰意义的实现,才能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完成其终极目标。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其功能及价值定位过于偏执一端,将社会功能的发挥、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首要目标,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成长发展需求,对人的自我意义的培养欠缺,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个人中心主义占据部分人们思想意识的主导,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助长了功利主义和拜物教思想的滋生蔓延。为了弥补思想政治工作个体功能的缺位,实现个体价值,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其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型的活动,更重要也最为根本的是价值培育型的实践活动。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要构建一套以人为目的的科学话语体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型教育等能够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模式,引导人们在保证必备的生活物质条件之后,更多的追求精神意義和精神品味,走出唯功利主义和泛拜物教的歧途。只有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将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发挥有效融合,更好完成终极目标。

总之,习近平充满人学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关注新时期人们的生存需要、精神追求、价值实现,对因人文精神失落带来的人的思想危机、精神异化有积极的改善作用,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转型以及目标实现提供了有效地理论和实践支撑。对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价值目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变,使作为价值培育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面临重重的挑战与困难,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遵循科学规律,关注人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才能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3.

[2][3][7][15][16][20][23][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5-367,153,153,40,90,154,181,173.

[4][11][17][2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7-198,198,76,190-191.

[5][6][12][21][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154,199,135,151.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4.

[9] 刘荣军.论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52-55.

[10] 郭瑞.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37-43.

[13] 习近平.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J].秘书工作,2014(6):4-8.

[14] 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45,22.

[18] 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2.

[19] 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2.

[26] 李庆钧.合类性与自由渴望[J].扬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5-30.

[27] 林洁.以文化人的人文之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6):131-135.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