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驹 陈映芝 王柏荣 朱震
[摘 要]为了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节约理念,聚焦校园服务的痛点,拓宽闲置物品的流通渠道,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观,构筑健康有序的消费模式。文章采用滚雪抽样的方法对珠三角地区14所高校的769名大学生展开网络问卷调查,探明大学生买卖二手商品的意愿及现状,分析制约大学生二手商品交易的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接受二手商品,但同时对二手市场缺乏了解、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对二手交易平台缺乏信任。针对系列调查结果,项目组提出统筹校园闲置物品资源、规范校园二手市场秩序等相关建议,为构建大学生专属的二手交易平台做铺垫。
[關键词]二手交易;大学校园;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0.127
1 问题的提出
每一学年结束,大学校园总会有许多东西由于不便携带等原因被随意闲置或丢弃,而这些物品中大部分仍具有使用价值,其中包括教材书籍、旧电器等,浪费现象可见一斑。学校更多地以毕业生跳蚤市场、爱心捐助的形式,实现闲置物品的回收管理,但出于场地的限制,仍有大量物品亟待合理的处置。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可见,构建大学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符合国家的绿色发展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二手商品的交易不再局限于以往的二手车、二手房等大型商品的交易,而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相信日后大学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机制将日趋完善,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
2 背景综述
在欧美发达国家,二手市场起步较早,并成为人们消费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跳蚤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二手市场虽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火速发展,闲鱼、58同城这类二手货交易网站相继出现,二手交易方兴未艾。
目前,在各大高校中的二手交易市场主要有以下三种交易方式:跳蚤市场、易货市场和网络直销,这三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交易需求,但仍存在如持续时间短暂、商品种类单一、交易圈子狭窄等局限性。
与不给力的校园二手交易市场相矛盾的是高校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二手商品买卖需求。以二手书为例,首先,出于各种原因,高校教材更新速度相对缓慢,而有些专业书籍的价格又比较昂贵,二手教材低廉的价格无疑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其次,与各种“考证”相应的复习辅导资料,一旦考试通过,这些资料将或多或少被闲置,而另外一些大学生却又急需这些资料。有的高校会在图书馆设立专柜存放这些旧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并登记造册,但这种做法不仅占据较大的空间,还因为二手书籍较大的流动性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定的麻烦。
大学生群体的消费结构趋同,为二手交易市场提供了条件。项目组认为要充分高效利用好二手商品,需要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传播性强的特点构建一个专属的校园二手交易平台,而这一平台的设计与推广必须以市场调查为支撑。珠三角地处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当前的“95后”大学生注重个性化生活的打造和社交媒体的嵌入,这使得本地大学生二手交易行为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为此项目组开展了调查。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项目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共29题,涵盖四方面的内容:①基本信息;②大学生二手商品交易的需求信息;③大学生对二手商品市场和交易平台的了解情况;④大学生二手商品的实际消费行为情况。
本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通过微信、PC端口对问卷进行填写,并在各大高校的协会组织、教师群体等进行推广,发动在校大学生填写问卷。受访者匿名填答问卷,数据处理借助SPSS 20和Excel 2010完成,统计方法主要采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分析、对应分析、神经网络分析。
3.2 调查样本
获取781名样本,其中有效问卷769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6.58%。有效问卷中,男性占40.31%,女性占59.69%;一年级占26.40%,二年级占42.13%,三年级占18.73%,四年级占12.74%;所读专业为管理学类的学生较多,其次是经济学类、工学类、理学类的学生;月消费额在1000元以上的占39.95%,在801元与1000元之间的占32.65%,在500元与800元之间的占20.61%,在500元以下的占6.79%。
3.3 数据处理结果
3.3.1 大学生二手商品交易的需求分析
关于闲置物品的类型,书籍资料所占比例最高(占69.83%),数码电器产品占37.84%,运动用品占25.75%,服饰衣物占43.82%,虚拟产品占7.43%,其他物品占2.60%。
而处置闲置物品的方式,72.04%的大学生选择搁置,40.83%的大学生选择丢弃,50.72%的大学生选择给予朋友,18.73%的大学生选择摆上二手交易平台。由此可见,很少有人主动通过二手交易市场进一步挖掘这些旧产品的价值,因而需要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参与到二手商品市场中。
在需求方面,大学生偏向于书籍资料和数码电器产品,购买时考虑的因素更多是“价格低廉”和“一手市场某类商品的缺乏”。女生较之男生在选择二手商品时,更注重价格的高低:若二手商品的价格高于原价6折,女生的接受程度比男生的接受程度低。文科类、艺术类、理工类、军事类的学生最高接受程度为原价6~7折。不同专业的学生更愿意接受“7~8成新”的商品,而“军事类”的学生接受“5~6成新”和“4成新或以下”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别的学生。
超过60%的学生愿意在网上交易平台进行二手商品的出售与购买。而在支付方式上,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使用相关应用软件进行支付,其次是使用现金支付和货到付款,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同学会使用分期付款或贷款进行支付。可见,二手商品市场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
3.3.2 大学生对二手商品市场和交易平台的了解情况
769个受访者中,对二手商品市场非常了解的仅有35位,占4.55%;有点了解的占比56.70%;完全不了解的占比38.75%。男生对二手市场“非常了解”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在完全不了解的学生中,女生占据了多数。除一年级外,其他年级对二手市场有点了解的人数都高于完全不了解的人数。而在所有年级中,大二学生对二手市场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生活费的多寡并不会显著影响学生对二手市场的了解。
大学生获取二手商品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网上信息”(71.39%)和“朋友介绍”(59.82%),而通过“校园宣传”的只占到了25.75%,几乎和“电视广告”所占的比例持平。
女生使用二手平台的情况不如男生使用得多,同时男生没关注过二手平台的比例也占到35.16%,关注过但没用过的比例为29.68%,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能找到一条合适的处理二手商品的渠道。
69.31%的大学生不愿使用二手商品平台的原因是质量没保证,57.09%和46.16%的大学生不愿使用则是因为售后服务不足和使用满足感不高,而觉得没面子和其他原因仅占了15.86%和4.03%。
3.3.3 大学生二手商品的实际消费行为分析
(1)性别、年级、专业、每月生活费与购买行为分析
二手商品购买行为对应分析联合图
由上图可知,生活费花销越高的学生相对购买二手商品频率越高。四年级的学生对购买二手商品的需求远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
(2)是否愿意使用二手商品的影响因素神经网络分析
按照默认的7∶3的比例分別构建训练集和验证集,以“是否愿意使用二手商品”为因变量,采用单隐含层模型,进行神经网络分析,寻找影响二手商品使用的主要因素。
表1显示无论是训练集还是验证集,其相对错误都在30%左右,相当于预测准确率高达70%左右。
表2给出自变量重要性列表,在所有自变量中,最重要的变量其重要性会被换算成100%的相对重要性,而将其余各变量的重要性与之对比,换算成0~100%的比例。其中“觉得有必要构建大学生专属的二手平台”的重要性高达100%,意味着构建大学生专属的二手平台势在必行。
4 分析
4.1 结论
(1)大学生普遍接受二手商品,价格是他们考虑是否参与二手交易的关键因素。
这些二手商品主要包括书籍、数码电器产品、虚拟产品、运动产品、服饰衣物等五大类型。大多数学生普遍接受的二手商品新旧程度在7成新以上,同时接受的价格普遍在5~8折。
(2)大学生对二手市场缺乏了解。
即使是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也还有25.51%完全不了解二手市场。产生这样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二手商品只在特定的需求下才会被了解或者被购买;另一方面是各大高校尚未建立大学生专属二手交易平台,调查中88.4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构建大学生专属二手交易平台。这说明各大高校中二手市场的供求双方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二手市场的需求非常强烈。
(3)大学生对二手平台不信任,有必要构建大学生专属的二手交易平台。
对二手平台的不信任,主要表现在售后服务没保证、商品信息不明确以及卖方信息可信度不高等因素。要建立大学生对二手平台的信任,需要加强对二手平台的管理,规范二手平台的操作。
4.2 建议
(1)培养大学生二手商品买卖交易的行为习惯,扩大宣传。
校园二手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的建立及完善要围绕大学生的需求展开,由于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传统营销方式很难与消费者进行个性化沟通,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以校园服务为导向,学校可深入洞察大学生内心的需要及其关注的问题,优先向大学生推送相关的二手资源,解决大学生活的痛点,同时基于后台大数据的分析,提供相关的个性化服务,增加用户黏性,实现精准营销。
精彩纷呈的校园生活离不开形形色色的赞助商,赞助商可以联合校园二手交易平台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如以旧换新,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改善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提升大学生的参与度,将学生的二手商品交易行为逐步常态化。
(2)组建相关的创业团队,让二手平台的流量变现。
二手平台沿用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广泛收集大学生的闲置资源。创业团队可以进驻学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享受场地、租金、税费等各项优惠以及创业导师的指导,采用定时、定点相结合的办法收集二手商品,如每周两次“扫宿舍楼”;或在学校固定的区域投放回收点,回收点设传感器,自动记录和实时传递二手物品的信息,再由创业团队成员线下回收整理。
回收后的二手物品需要经过筛选、归类,并做必要的检查。检查包括物品的质量、完整性、安全性以及卫生性等,继而通过多种模式销售。对于需求较少的物品,可以考虑捐赠或者义卖方式处理,凸显平台的公益性;对于奇缺的物品,可以采用拍卖的形式;对于零散的配件物品,则考虑加工修复,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后再销售;对于常规闲置物品,则通过平台进行市场交易。
(3)加强平台的监管力度,强化大学生二手交易的信心。
目前社会上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参差不齐,校园二手交易平台需严把监控关,以本校为试点铺开,对所有寄卖二手货品的学生通过学生证、身份证等进行实名认证登记,制定相关的准入门槛,“双创”基地的实体店验证货品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交易责任可追根溯源,保证大学生交易过程中能得到有效保障。建立线上线下的综合反馈渠道,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时监督改进,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付款方式则可借鉴淘宝网的第三方支付模式,如书籍可在购买一周内确认无误后付款,一定程度降低交易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38-40.
[2]王昊.大学校园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18):30-31.
[3]伍吟珺,巨涛,张婧怡,等.大学校园二手物品交易活动调研分析报告[J].商业经济,2013(7):40-42.
[4]杜杰,洪富艳.创建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7(15):325,332.
[5]姜利钊,黄凯.大学生二手市场调查分析报告[J].时代金融,2016(12):19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