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琪 马晓红 张玉红
摘要 总结了新乡市红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花;栽培技术;高产;河南新乡
中图分类号 S567.2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78-02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菊科红花属一年生或者两年生(秋播)草本植物,别名刺红花、草红花、红花草等。红花用途广泛,红花的种子、花丝入药,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等功效;红花种子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等功效;从红花花朵中提取的色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红花种子榨油后的饼粕富含蛋白质,可作饲料喂养牲畜,也可提取食用蛋白[1-3]。另外,红花还具有耐旱、耐寒、耐盐碱、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据记载,新乡市已有2 000多年的红花栽培历史[4],产于卫辉市、延津县、封丘县、滑县一带(旧时称卫辉府)的红花称为卫红花,卫红花以其量高质佳、蕊长色红、手抓油润、劲攥不折、药香扑鼻的优良品质驰名全国,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通过对卫红花栽培的多年探索,现将新乡市红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茬口安排与品种选择
新乡市红花种植以秋播为主,冬播、春播为辅。秋播、冬播和春播適宜时期分别为10月中下旬、11月中下旬和翌年2月中下旬(土地化冻后)。适宜秋播的品种有卫红花1号、豫红花1号等,适宜冬播的品种有卫红花2号等,适宜春播的品种有卫红花3号等。
2 选地整地
红花适应性较强,耐旱、耐寒、耐盐碱,忌高温高湿,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气候,适宜种植在肥力中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适宜种植大豆、棉花、玉米、花生、马铃薯等作物。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同时施入有机肥30 t/hm2作基肥。
3 播种
播种前精选种子,选择晴朗的天气晾晒2~3 d,然后用55 ℃温水浸种10 min,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捞出晾干。最后,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药剂用量为种子质量的0.2%~0.4%,晾干后播种。
播种方式有人工点播和机械播种。人工点播时,行距1 m,株距5~10 cm,每穴3~5粒种子,穴深2~3 cm,播种覆土后将土踩实,种子用量75 kg/hm2,保苗约150万株/hm2。机械播种时,行距1 m,株距5~10 cm,种子用量、保苗数量与人工点播相同。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补苗
播后7~10 d红花出苗,间苗2次,第1次间苗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在4~5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同时定苗,拔除病弱、过大或特小的苗,每穴留中等壮苗1~2株。发现缺苗,阴雨天补种。
4.2 中耕除草
红花种植期间一般进行3次中耕除草,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中耕3~6 cm,第1、2次中耕除草与间苗同时进行,第3次在植株封垄之前培土时进行。
4.3 追肥灌水
红花生育期共追肥3次;第1、2次追肥在2次间苗后进行,分别追施尿素、硫酸铵,施肥量均为150 kg/hm2;第3次追肥在植株封垄、现蕾前进行,施入草木灰、尿素、过磷酸钙,施肥量分别为3 000、150、225 kg/hm2,施肥后培土以防倒伏。封垄之后不再施肥。
红花耐旱怕涝,但幼苗期和现蕾期遇干旱天气,要适当浇水;雨水过多时则应及时清沟排水。
4.4 打顶摘心
第3次中耕追肥后,红花茎长约1 m、分枝数20个左右,可以适当打顶摘心,促使红花多分枝,蕾多花大。
5 病虫害防治
5.1 红花炭疽病
5.1.1 症状。红花炭疽病又称红花烂颈瘟,致病菌为围小丛壳[G1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5],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梢和茎,以嫩梢和顶端分枝受害最重。叶片发病后,常在叶片边缘出现不规则或圆形病斑。叶柄上病斑形状不同于叶片,为长条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嫩梢和茎感病后,首先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成褐色梭形斑,病斑中央凹陷,并生有突起的黑褐色小点;发病严重时,梢部出现红色黏状物。湿度大、春播、偏施氮肥等因素都会造成红花炭疽病发病严重。
5.1.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播前施足底肥,定苗后追施磷、钾肥,开花前喷施磷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②物理防治:将种子在常温条件下浸泡10 h,再在50~55 ℃的热水中浸泡10 min,捞出播种。③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咪鲜胺乳油500~600倍液、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6]。
5.2 红花黑斑病
5.2.1 症状。红花黑斑病的致病菌为红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carthami Chowdhury)[7-8]。红花感染黑斑病后,叶片受害最重,茎杆、苞叶及叶柄偶尔发病。叶片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暗褐色斑点;发病中期,病斑扩展为直径2~3 mm的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坏死,在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灰褐色至黑色霉层。幼苗染病后,子叶上病斑明显,随着病情扩展,病斑向下延伸至胚轴形成坏死条斑,最终导致幼苗死亡。红花感染黑斑病后,常导致减产20%~50%,病害发生严重时减产80%以上。
5.2.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和深耕;轮作倒茬;适时适量施用氮肥,忌过迟过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合理灌溉。②物理防治:用50 ℃温水浸种30~45 min,并不断搅动以确保种子受热均匀,冷却晾干后播种。③化学防治:红花黑斑病发生早期,可选用25%咪酰胺乳油1 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20%噻唑锌悬浮剂 400 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9]。
5.3 红花锈病
5.3.1 症状。红花锈病的致病菌为红花柄锈菌(Puccinia carthami Corda)[5]。红花感染锈病后,叶片受害最重,苞叶等其他部位次之。幼苗感病后,下胚轴、根部及子叶出现黄色病斑,严重时幼苗死亡。叶片被侵染后,叶背散生褐色或暗褐色小病斑,病斑微微隆起,并且密生针头状黄色颗粒。发病后期,病株枯死、花色变差、种子干瘪,从而导致红花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红花锈病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多雨季节容易发生并蔓延、流行;连年种植红花的地块发病重。
5.3.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方法与红花黑斑病相同。②物理防治:用50 ℃温水浸种20 min,并不断搅动以确保种子受热均匀,冷却晾干后播种。③化学防治:用种子重量0.3%的药剂进行拌种处理,药剂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0%戊唑醇悬浮剂;红花锈病发生早期,可用15%粉锈宁8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40%乙嘧·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叶面喷雾,每隔7~10 d喷雾1次,连续喷雾2~3次[10-11]。
5.4 红花枯萎病
5.4.1 症状。红花枯萎病也称红花根腐病,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loani(Mart.)App.et Wr.][5],主要危害根和茎基部。病菌于苗期侵入,易在5月初和开花前后发生,发病初期,主根变褐色腐烂,扩展后引起支根基部维管束变褐,潮湿时,病部维管束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团。红花枯萎病发生时,植株下部茎、叶首先萎缩变黄,然后逐渐向上发展,发病严重时3~5 d后全叶枯死,但枯死叶片不脱落。阴雨天气会加重红花枯萎病的发生。
5.4.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无病良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花期追施1次复合肥,促使花蕾生长;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在病穴周围撒施石灰粉。②化学防治:播种前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20~30 min;发病初期,用8%氟硅唑微乳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液等药剂灌根[12]。
5.5 红花指管蚜
5.5.1 危害症状。红花指管蚜(Dactynotus gobonis Matsumu-ra),别名牛蒡长管蚜,属于同翅目蚜科长管蚜属昆虫[5-6,13]。红花指管蚜是为害红花生长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发生在植株上半部的主茎与侧枝上,受害枝叶常出现黄褐色微小斑点,但不形成卷叶,受害严重时植株枯死。红花指管蚜繁殖快,常多代危害;气温高,天气干燥时蚜虫易盛发,蚜虫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 ℃,相对湿度为70%~80%。蚜虫也是病毒的主要介体,生产上应加强防治。
5.5.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适期早播;合理间作;拔除并销毁有虫植株。②化学防治:红花田中蚜虫数量较少时,可采取点片防治的方法;当有蚜株率达30%~40%时要全田防治,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800倍液、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啶虫脒乳油l 0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10~15 d喷1次,连喷2~3次[14]。
5.6 潜叶蝇
5.6.1 危害症状。潜叶蝇,俗称拱叶虫、夹叶虫、叶蛆等,是双翅目潜蝇科的一类小型昆虫,在我国发生的主要有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Goureau)]、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番茄斑潜蝇[Liriomyza bryoniae(Kaltenbach)]等[15-16]。潜叶蝇幼虫钻入叶片或叶柄内取食会形成虫道,从而影响红花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死早落。
5.6.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剪除有虫叶并销毁。②化学防治:在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0.3%印楝素乳油1 000倍液、0.6%银杏苦内酯水剂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17-19]。
5.7 地老虎
5.7.1 发生特点。地老虎俗称地蚕,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地老虎种类众多,在红花上发生的主要有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 Schi-ffermüller)、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 Linnaeus)[20]。地老虎食性杂,寄主范围广,以幼虫为害红花。3龄前幼虫在地上部危害,昼夜取食新叶和嫩茎;3龄后幼虫分散入土,昼伏夜出,主要为害植株根茎,造成植株断垄缺苗。
5.7.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消灭幼虫。②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化性,在春季越冬蛹羽化前、4月中旬至5月上旬设置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4月初,在红花田上方60 cm悬挂性诱刹,诱捕器间距20 m,在田间直线排布[21]。③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 g/hm2噴雾防治[22];幼虫4龄后,可撒施毒饵诱杀,毒饵配制方法是先把麦麸或豆饼炒香、冷凉,然后将5%二嗪磷颗粒剂30倍液(有效成分含量1 500 g/hm2)拌入麦麸50 kg/hm2中,堆闷3~5 h,傍晚将毒饵在红花田每隔10 m撒成小堆,诱杀地老虎[23]。
5.8 红花实蝇
5.8.1 发生特点。红花实蝇(Acanthiophilus helianthi Rossi),别名钻心虫、花蕾蛆,属于双翅目石蝇科昆虫[6]。红花实蝇在北方地区1年发生4~5代;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第1 代幼虫为害秋播红花,但危害程度较低;6—7月,第2代幼虫严重为害红花花蕾。花蕾因幼虫钻食危害而腐烂,最终导致红花开花受阻。
5.8.2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及时清除残株,减少虫口。③化学防治:在花蕾露白期,选用2.5%溴氰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2 000倍液、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间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24-25]。
6 采收加工
5—6月是新乡市红花的花期,进入盛花期后及时采收花丝,每个花序可采摘2~3次,每隔2~3 d采摘1次,尽量选择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
红花花丝曝晒易变色、堆放宜发霉变质,因而采收后应在阴凉通风处阴干或在40~50 ℃烘房内烘干。红花花丝产量通常为350~500 kg/hm2,高产时可达600 kg/hm2。花丝采摘后15~20 d,种子即成熟,选晴天割取,脱粒后晒干,种子产量2 800~3 200 kg/hm2。
7 参考文献
[1] SHI HP,LUO J,ZHANG W,et al.Using safflower sup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fatty acid profile in milk of dairy goat[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15,127(4):68-73.
[2] ERYILMAZ T,YESILYURT M K.Influence of blending ratio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afflower oil methyl ester-safflower oil,safflo-wer oil methyl ester-diesel and safflower oil-diesel[J].Renewable Energy,2016,95(4):233-247.
[3] ANJANI K,YADAV P.High yielding-high oleic non-genetically modif-ied Indian safflower cultivars[J].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2017,104:7-12.
[4] 梁慧珍,董薇,余永亮,等.我国红花分子及生化标记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8):10-13.
[5] 陈招荣,兰谱,于玮玮,等.天津地区红花病虫害调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3):102-106.
[6] 付宏岐,王录军,薛萍,等.红花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6):123-125.
[7] 张钰,傅俊范,周如军,等.红花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8(2):105-107.
[8] 张钰,傅俊范,周如军,等.红花黑斑病菌的分离与鉴定[J].河南农业科学,2008(2):64-65.
[9] 黄雄,罗永飞,肖千文,等.16种杀菌剂组合对核桃炭疽病和黑斑病的防控效果[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6):631-634.
[10] 马克程,芦屹,王惠卿.红花锈病的发生与防治[J].新疆农业科技,2001(6):21-22.
[11] 刘婷婷.红花主要病害种类鉴定及其防治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9.
[12] 翟亚娟,白庆荣,高洁,等.红花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敏感性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8):59-61.
[13] 孙科,胡长效.红花田红花指管蚜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36-37.
[14] 王洪亮,李卫海,王丙丽.6种杀虫剂对红花指管蚜的防治效果比较[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8):51-52.
[15] 顾黄辉,顾立生,张玉琴,等.蔬菜潜叶蝇的发生调查与预测预报[J].植物保护,2002,28(2):25-27.
[16] 金辉,王世喜,龙立新,等.蔬菜潜叶蝇的寄主种类及其发生动态规律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6:18-20.
[17] 崔乘幸,王威,孔凡斌.0.3%印楝素乳油防治油菜潜叶蝇的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3918.
[18] 崔乘幸,刘永榜,田雪亮.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油菜潜叶蝇的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96.
[19] 吴雪平,杨宁,单长卷.0.6%银杏苦内酯水剂防治油菜潜叶蝇的药效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545.
[20] 高丽娜,田彩红,封洪强,等.河南省北部夜间空中昆虫群落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2):83-88.
[21] 李晓,赵志强,鞠倩,等.性诱剂对花生田棉铃蟲和小地老虎防治效果研究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3,25(4):27-29.
[22] 刘同金,庄乾营,赵维,等.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玉米田小地老虎和玉米螟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10,9:81-82.
[23] 戴德江,王华弟,宋会鸣,等.5%二嗪磷颗粒剂对白术上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评价[J].现代农药,2015,14(4):39-41.
[24] 赖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瓜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25] 胡国良,程益鹏,楼君芳,等.山核桃花蕾蛆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4):46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