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的繁育及栽培管理技术

2018-10-12 09:26孙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繁育杜仲栽培

孙强

摘要 杜仲全株均可入药,适应性强,病虫害发生较少,还可用于城镇绿化,是具有较高种植效益的树种。本文从杜仲繁育方式、栽培技术、抚育管理、杜仲皮采剥和初加工技术等方面对杜仲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杜仲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杜仲;繁育;栽培;管理;加工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76-02

杜仲皮是一味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嫩叶、花和果实也可药用。杜仲适应性强,树干笔直,树冠广圆,叶色浓绿,抗污染,病虫害少,是山地、平原及城镇绿化的好树种。

1 繁育方式

1.1 播种育苗

1.1.1 种子处理。杜仲种子含有杜仲胶,发芽困难,影响种子吸水膨胀。因此,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常用的催芽方式为沙藏层积处理,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透气性好、不积水的地方进行沙藏,沙藏深度0.6~1.0 m,即在冻土层以下。先在沙藏坑底放10 cm厚的沙,然后将种子和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湿沙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置于坑内,周边插草把以利于通气;或一层种子隔一层沙放置,最上面盖沙15 cm,再在上面覆土,播种时用筛子筛出种子即可。播种时若大部分种子未露白,可在播种前用200 ℃的温水浸种24~36 h,每隔12 h换水1次,浸种后将种子捞出晾干,然后播种。

1.1.2 整地做畦。育苗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湿润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地块。播种前对土壤深耕,施农家肥37.5~45.0 t/hm2,同时撒施硫酸亚铁150~300 kg/hm2進行土壤消毒。耙平做畦,畦的宽度一般以1.0~1.2 m为宜。

1.1.3 播种。春季以4月中旬、秋季以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为宜,方法以条播为主。整地后按30 cm行距开沟灌水,待水下渗后将种子撒播或点播于沟中,沟深3~4 cm,行距20 cm左右,覆土1.5 cm,播种量为120~150 kg/hm2,可生产杜仲苗30万~45万株/hm2。并在苗床上覆膜或覆草进行保湿,以利于出苗[1-2]。

1.1.4 苗期管理。出苗后20 d,待幼苗生长出4~5片真叶时间苗。缺苗的地方应进行补苗,补苗应在阴天进行,以利于成活。应在30 d左右按株距3~5 cm定苗,使密度保持在18.0万~22.5万株/hm2。苗高10 cm左右开始苗期追肥,施尿素30~45 kg/hm2。6—7月是苗木生长旺季,需每月追肥1次,施尿素45~60 kg/hm2。施肥结合浇水进行,多雨季节及时排水。8月下旬应停止施氮肥,可适量增加钾肥或草木灰,使苗木生长充实,以便安全过冬。

1.2 扦插育苗

1.2.1 插穗处理。每年5—7月选择当年生健壮、发育充实半木质化的新梢为插穗,剪成5~10 cm,每个插穗应带3~4节,上剪口距芽1.0~1.5 cm处剪平,下剪口在侧芽基部或节处平剪,剪口离节处2~3 mm,每条插穗留1~2个半叶。为了促进生根,可用0.005%吲哚丁酸或奈乙酸浸泡插穗24 h,然后扦插,可促进生根。

1.2.2 扦插基质。苗床基质可用河沙,将苗床整平,开沟扦插或用木棍或竹棍按株行距5 cm×10 cm垂直打孔,再将插穗插入孔中。扦插深度5~7 cm,扦插后浇透水,使插穗和河沙紧密相接。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上面盖塑料薄膜,塑料膜周围用土压实密封,使苗床保湿、保温,控制苗床内的温度在25 ℃左右,湿度在90%以上,以促进嫩枝生根。也可搭荫棚遮荫,并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

1.2.3 扦插后管理。扦插后每天喷清水1次,保持叶面新鲜,苗床湿润。如气温过高,可喷清水2次。苗床内温度达30 ℃时,可揭开塑料膜的一角进行通风降温,16:00以后盖严密,30~40 d可生根,成活率可达80%以上。待根系生长旺盛时,可将塑料膜慢慢揭开进行炼苗,使扦插苗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2 栽培技术

2.1 以采剥杜仲皮为目的

栽植时应选择土地肥沃、水分状况及通气良好的缓坡或平地栽培,要求苗木粗壮、根系发达、长势良好。栽植前要施足基肥,每株施圈粪50 kg、过磷酸钙0.5 kg,栽后浇足底水。

2.2 以采收干皮和种子为目的

林分密度宜小,初植密度以3 000株/hm2左右为宜。通过去细弱枝、去雄株等措施,使密度降到750~900株/hm2,雌株占80%左右,15~20年进入收获期,每年可生产种子 750~1 500 kg/hm2,生产鲜皮1 500 kg/hm2左右。

2.3 以采收叶片和枝皮为目的

应适当加大密度,宜种植3 000~4 500株/hm2。造林后第3年5—6月于地上5~20 cm高处截干并培土,当年即可抽生大量萌条。以后每隔3年砍伐1次,剥取枝皮和叶片。

2.4 以采收杜仲皮、枝皮和叶片为目的

栽植密度以900~1 500株/hm2为宜,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区发展。定干后在梢部选留4~6个主枝进行培养,待主枝直径达5 cm左右时,每年轮流采剥1~2个主枝的树皮,同时每隔3~5年采剥主干树皮1次[3]。

3 抚育管理

3.1 幼林抚育

对当年栽植的杜仲苗要经常浇水以保证成活,及早回剪发生枯梢的苗木,雨季每隔10 d中耕除草1次,连续3~5次,成活后的幼树在6—8月少量追肥,施尿素300 kg/hm2为宜。

3.2 浇水施肥

每年春季3—5月应根据土壤墒情浇水2~3次,以确保树体生长及开花结实的需要。施肥要根据林地土壤特性、土壤墒情及树体需肥特点而定,一般成龄杜仲每年追施厩肥或人粪30~75 t/hm2、尿素300~900 kg/hm2、过磷酸钙750~1 050 kg/hm2。

3.3 林下间作

杜仲幼林地可在行间间作蔬菜、瓜类、药材及豆类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林地收入。

4 杜仲皮采剥、初加工技术

4.1 采剥技术

杜仲皮的采剥本着既要最大限度地多采,又要保证树体存活,主干不产生疤疖、树势不严重衰退的原则。采剥季节应选择生长季节中树木的旺盛生长期,开采树龄一般在十年生前后,主干直径10 cm左右为宜。在树干的不同方位采剥宽5~10 cm、长50~60 cm的条带2~3块,采剥总宽度约占干周的1/3,以后每年更换位置轮番采剥,每3年1个周期[4]。

4.2 初加工技术

新采下的杜仲皮应及时叠放发汗,方法是将其平展交错码放,用木板和石块压实,周围用草席或麻袋盖严,3~7 d后待树皮由绿变棕褐,摊开晒干,最后压平整形,打捆包装待售。

5 参考文献

[1] 王高鹏,程超民,孟淑霞.杜仲良种果园化高效栽培技术[J].绿色科技,2018(3):78-80.

[2] 张林梅.杜仲育苗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8(1):94-95.

[3] 高恩恩.杜仲的繁育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7,20(7):37.

[4] 康向阳.杜仲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展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9(3):1-6.

猜你喜欢
繁育杜仲栽培
“不要脸”的树
草莓的立体栽培
种猪繁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探讨
郁金香子球繁育成商品种球的研究
殃及池鱼
周末
作业
桂中地区“双高”甘蔗示范繁育与产业化推广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