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宇 李海 梁海燕
摘要 通过收集整理我国糜黍育成品种,进行不同生态条件鉴定筛选和试验示范,划分晋北地区糜黍优势区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糜黍育成品种优化布局及生产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糜黍;区域布局;问题;发展对策;晋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045-02
晋北地区位于晋北黄土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广阔,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十年九旱。特定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决定了这些县区的坡地、丘陵地和山区适宜种植谷子、黍子、豆类、麦类等各种小杂粮。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小杂粮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品种单一且混杂,加上市场、加工销售等环节落后,不仅使小杂粮产业发展缓慢,也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晋北地区是山西省黍子生产的主产区,无论品种、产量还是种植面积均居首位,主要分布在东西两山的十几个县区,区域特色优势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黍子布局不尽合理、资金投入不足、生产标准低、经济效益差、科技投入不足。同时品种更新工作滞后,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良种化程度比较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产量和质量难以保证,严重制约黍子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近年来,通过对糜黍品种在各區县的试验示范及调查,明确各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生区和优生区,适时提出晋北地区糜黍优势品种的区域布局,以期为科研与生产提供依据。
1 糜黍优势区域的划分
通过对设在各主产县、区的试验点及生产示范基地连续3年的试验鉴定,根据晋北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并结合历年来积累的资料,根据各个品种对气候、土壤的不同要求,按纬度、海拔高度及气象因子,分成不同品种的适生区,在适生区内能生产优质丰产黍子土壤条件的示范点为优生区[1]。
针对黍子生长发育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种植特点以及黍子产品的不同需求,集中黍子育成品质及引进品种,特发展以下优势区域。
1.1 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黍子生产区
该区域包括3个县。灵丘县山区面积占87.6%,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平均降雨量420 mm,年平均气温6.9 ℃,气候复杂多样,南北气温、湿度、无霜期等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地理特点是山多、坡多、沟多,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为160 d左右,北山、东山一般为125 d左右,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9号、晋黍7号、晋黍8号。
浑源县境内地貌为南山北坡中间川,南山区面积占54%,北坡面积占29%。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424 mm(其中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年平均气温6.9 ℃,无霜期山区为115 d左右。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6号、晋黍8号、雁黍8号。
广灵县地形为半山半川,西高东低,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8.2 ℃,极端最低气温-34 ℃,年均气温7 ℃,无霜期130 d,降水量408.8 mm。重点推广品种为晋黍8号、晋黍9号、雁黍11号。该区域内优质高产黍子品种覆盖率达到60%,增产幅度达到5%~15%。
1.2 大同县黍子生产区
大同县位于大同盆地,总面积1 503 km2,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旱多风,夏雨集中,秋短早霜,冬冷少雪,十年九旱。年降雨量391 mm,平均无霜期132 d。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7号、晋黍8号、晋黍9号、雁黍8号、雁黍11号,该区域是大同市发展的黍子优质高产区域。近年来,随着几个大型黍子加工企业的投产,该区域黍子发展很快,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应力争使优势开发区域内优良黍子品种覆盖率达到80%,平均增产幅度达到10%以上,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1.3 天镇县、新荣区、右玉县黍子生产区
天镇县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山川间隔分布,年降雨量420 mm,无霜期120 d左右,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8号、雁黍8号、雁黍11号。新荣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区域光照充足,温差大,年降水量400 mm,无霜期短,平均无霜期为110 d左右。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8号、雁黍8号、晋黍9号。右玉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9 ℃,初霜期为9月上中旬,无霜期平均100 d,年降水量为420 mm。重点推广种植品种为晋黍3号、晋黍6号。本区域以培育早熟黍子品种为主,结合加工生产。每年黍子优势区域开发面积达到6.67万hm2。力争3年内使优势开发区域内优质种黍覆盖率达到40%,平均增产幅度均达到5%以上。
2 发展对策
2.1 大力发展黍子加工
根据区域内地形差异,科研工作者需要组织不同品种的试验示范生产。该区域生产的黍子品种不仅可以作为蔬菜有效供给城乡居民,而且可以为米酒酿造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同时也是黍子系列产品开发和深加工的基础。
目前,黍子在市场上大多是鲜销,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效益不稳。发展黍子加工,不仅可使产品增值,而且可降低市场风险。随着黍子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料需求潜力相当可观[2]。黍子原值以3元/kg计算,加工成黍子面后增值约2倍以上,黍子加工增值带来的是多方共赢的繁荣局面,加工企业、种植农户及消费者均受益。
2.2 培育新品种,满足多种需求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营养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市场上对黍子的需求日益增大,消费市场逐步细化,对黍子的需要呈现多样化的要求。糜子作为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需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杂粮,应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这就需要黍子科研工作者及时调整育种目标,根据黍子消费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黍子产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多元化育种,培育多元化的品种,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从而促进黍子产业的丰产优质[3-4]。
2.3 培育黍子品牌
晋北黍子生产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生产的黍子质优、色泽鲜艳,加之污染小、无机物投入少,是标准的绿色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产业化水平,培育名优品牌,才能稳定占有国内黍子销售市场,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 结语
黍子是栽培作物中最抗旱、耐旱的作物之一,这对于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山地丘陵面积占近80%的山西省而言是最适合的抗旱和救灾作物,因而从发展旱作农业战略上看具有不可取代性。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着市场竞争能力,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来说,不论自然条件和现实生产方式,还是劳动费用支出和生产成本等均具备比较优势[5]。总之,要适时调整优势品种及区域布局方案,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并加以政策引导及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糜黍加工业,并通过优势品种区域布局及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4 参考文献
[1]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十一五”规划纲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1-6.
[2] 强小林.西藏小杂粮豆作物生产现状与优势区域布局研究[J].西藏科技,2008(7):15-20.
[3] 戴双兴.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2):23-26.
[4] 谢俊奇.土地资源是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的主要对象[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17-18.
[5] 刘猛,李顺国,张新仕,等.河北省主要杂粮优势区域布局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17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