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下客
不知不觉,开学的脚步已经临近。 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豆包们来说,他们即将迎来的,是崭新的生活。 还有即将进入新学期的大孩子们,他们也同样面临各种挑战。 开学季,你们准备好了吗?
假期带月宝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到了商场里,几个孩子非要闹着坐小火车。
坐小火车,理论上允许一个孩子有一位家长陪同,但是四个小家伙不让大人陪,齐刷刷地嚷嚷着:“妈妈,不用陪了!我们已经长大了,能独立了!”
四个小孩围着商场自己走一圈,我们这些当妈的还真有点不放心,但是孩子们的宣言太给力、太霸气,我们也只好放手。
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坐着小火车走了,我们这几位妈妈在后方跟了好久,一边跟一边感叹:“孩子一转眼就这么大了,已经开始要挣脱我们的保护了。”
今天是月宝第一天上学,我以为太早起床她会不习惯,会有一番别扭,但是她居然五点多就爬起来,告诉我:“妈妈,我都等不及要去学校了。”
昨天晚上,她自己写好姓名卡片,自己包好书皮,自己整理书包,本来是老师交代给我的任务,她通通都自己做了。
有时候,我只当她还是个孩子,没想到,她骨子里已经是个“大人”了。
每个孩子骨子里都有成长的需要,这比她天生的依赖感更强烈。
我常常被一些孩子的“为什么”轰炸得应接不暇,他们眼睛里迸发出的好奇、奋进、成长的能量,都是我们这些成人无法匹敌的,很难想象,这些孩子就是他们的家长口中那些贪玩、任性、懒惰、不思进取的孩子。
一位导师曾经说过:“每个人生来都有雄心壮志,种子不会满足于只做种子,它有成为一棵树的需要,它想与风共舞,它想直达天际,它野心勃勃!”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从来不满足只做孩子,长高长大,成为有力量的人,一直是他们心底最深的需要。
又到了开学季,早上路过幼儿园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觉想起月宝小班的时候,每天早上也是这样一番纠缠。
那时我总是告诉她:“妈妈下午就来接你了,我们只是分开一小会儿。”孩子大叫着“不行”,心里满满的都是分离的痛楚。
现在想想,我们这些成人或许带错了路,我们太过强调分离,却没有强调成长。
孩子到底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不是为了分离,而是为了成长。
当他脱离了家长事无巨细的照顾,会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亲自动手,自己吃饭,自己打水,自己睡觉,自己穿衣服,他失去了一呼百应的好日子,但是却学会了自立。
当他和一群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会发现世界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必须照顾到别人的情绪,与别人和平共处,他会在共享中得到幸福感,在互动中感受到快乐,于是他学会了社交。
他们会在游戏中获胜,也会落败,他们会被老师表扬,也会偶尔受挫,于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性格开始变得有韧性、变得柔软,可以以一个强大的姿态面对这个世界。
孩子哭哭啼啼地走进幼儿园,出来时却可以脱胎换骨。这并不是一件值得伤感的事。
有时候,是家长的分离焦虑影响了孩子。
同学L的孩子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朋友圈里她写着:“平日里嗜睡的她第一次失眠了。”
是啊,手心里捧大的孩子突然交到别人的手里,无异于从身上割了一块肉下来,说舍得,太虚伪。
即使是在小学新生的队伍里,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家长目送着孩子进了校门后,眼圈泛红,久久不肯离开。
甚至还有一两个哭鼻子的孩子,躲在妈妈的怀里不出来,而妈妈是这样安抚他们的:“别哭了,一会儿我就来接你了。”“我就在外边等着你好吗?”“你要是想我,就让老师给我打电话。”
可是太强调分离的感觉了,除了加重孩子的胆怯,别无它用。
和孩子道别后,哪怕孩子在哭,也要果断离开。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哭闹时,会说“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孩子愉快地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的时间拉长。这个时候,尽量选择相信老师的经验,她们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很丰富,比咱们留下要有效。
每到开学季,家长给孩子的暗示很重要。
情感关怀必不可少,但是让他们意识到上幼儿园、上学都是成长的标志,比情感关怀还重要!
在小书包里放上纸巾和水壶,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你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
带孩子多和同学们接触,告诉他:“你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
还可以翻翻他们的教材,看看他们要学什么新知识,嘱咐他:“学到有意思的知识,回家后一定讲给我听。”
这些都是对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昨天翻看月宝的书,发现小学课本里的很多诗词,我都没有读过,不禁感觉后生可畏,我对月宝说,自己也要多读书了,不然你很快就会超过我了。
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们何尝不是?比如我现在就在学习如何花样翻新地给月宝做早餐,不在幼儿园吃饭了,总不能让她的嘴巴有落差不是?
孩子迟早要脱离父母,独自面对他们的人生,而我们,与其止步不前,流着泪守望,不如整理行装、与孩子一起前行!
祝孩子们开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