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则惹人喜爱,人因喜爱而更频繁使用,彼此温暖、彼此相爱,一起共度每一天”。“民艺之父”柳宗说。
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也说过“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这算是对食与器二者关系的精炼总结。
中国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华夏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文化沉淀到美食美器相映成趣的讲究。食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载体,更上升到文化艺术的美学层面。中国古代食器种类繁多,从寻常百姓用竹、木、陶制作而成的盛器,到贵族用金、银、象牙或青铜修饰的器物,无不是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时对食物的一种尊重,以及对精致高雅生活的一种追求。
锅碗瓢盆,或壶盏杯碟,粗糙也好,精致也罢,食器为食物而造、食物为食器而生,两者相遇,才算圆满。食器演变到今天,褪去了原先复杂繁重的外衣,但却不失精致与讲究。食器会低语,食器有情绪。它沉默不语却诠释着“色、香、味”的欢愉,看见精美,嗅到香味,潜入味蕾。不同材质的食器是不同的情感传递,它与食物相得益彰,酝酿着各自专属的味道。
①玻璃食器
②木制茶托
③瓷制食器
木器之美在于本身,质朴的似有一股天然去雕饰的自信,带着生命的纹理与生机盎然的气息。既有乡村的质朴又不乏仿旧的温暖,让人如同置身在田园般的生活。
晶莹通透的玻璃食器,透露着真实的觉悟,那些视感剔透的呈现,还原食物最本真的色彩。
简洁利落的线条,温润如玉的质感,鲜艳素雅的色泽,于安静质朴中透露着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和细腻优雅的审美品位。
自然平和的肌理,雕刻了岁月的痕迹。沉稳的外观下散发着不失柔和的光泽,满满地沉淀了时光的韵味和历史的温度。
硬朗果敢的质地,优雅简洁的线条,在日常生活中演绎不妥协的决绝。
万物有灵,食物与食器都是有情绪的,只有将它们妥帖地搭配,才能呈现最佳的味觉与视觉。“食器的使命是作为一个忠诚的旁观者,汲取自季节流转的天然光色,去升级食物的质感,让食客得以从眼前的一花一食上,遐想到天地之外去。”精美的食器不仅是一种对于细节的讲究,也是仪式感的一种体现。生活是需要某种仪式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皆能为诗;锅碗瓢盆杯勺盏,尽可入画。厨房里的粗陶碗、案头的橘黄佛手柑、几榻上的一本线装书,都是“仪式感”满满的器物。案上一幅人间烟火色,心中万象世上风云空。
④古代食器 青铜簋
⑤汉白玉食器(一组)
⑥锡刻诗画纹双如意耳餐具盒